图3-22平台用户使用微信时间分布图我们对用户的使用时间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图3-23。图3-23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近一半的同学使用微信的时间在10分钟之内,大家对微信平台的使用仍在逐渐熟悉的过程中,碎片化的使用现象更加明显。图3-24每天使用微信浏览公众账号信息的时间同时我们还选取了全年每月第一周、第三周,共24个样本周的周报表,其中图文页阅读人数较高的天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周六、周五、周三。......
2023-11-09
作为新兴的媒介形态,很多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转型成为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管理人员,国内部分学者从媒介运营的角度对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行为进行了初探,较有代表性的有赵敬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初探》、刘欢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简洁之道》、王璇的《媒体微信账号如何运营20万粉丝》等文章。他们从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制作、“O2O”活动策划、微信账号商业化运营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理性的思考和建议。这部分的研究成果目前都是篇幅较短的描述类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部分为观察法,所提出的理论多为主观的感性经验。
由前述文献综述可知,相关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所得出的结论以个人的感受为主。在“大数据思维”方兴未艾的热潮中,对于研究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全新的媒体形态进行研究必须有真实、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软件进行研究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中探寻微信公众平台受众行为的相关性和线性关系。
从2014年7月起,腾讯公司开放了图文消息阅读人数和点赞数量的权限(目前“点赞”功能已更改为“好看”),这两个功能看似不起眼,但它表明微信将打破长期持有的“弱营销”属性。权限开放之后,用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文章的点击量与受欢迎程度。与此同时,广告客户也可以更有效地投放广告。微信官方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底微信公众号已超过1000万个,其中活跃账号350万个。微信平台推广功能在公开测试期间就拥有超过8000名广告客户。从这些数据来看,微信影响非常广泛。从过去的“严重过度营销”到这次的重大修订,微信似乎变得越来越商业化。此次修订是微信未来细化营销生态的开始,有专业广告人指出:“将来会有更多规则,而不是更少。”(www.chuimin.cn)
本书将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同时对自身参与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积累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重点研究高校大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接受行为,同时随着新兴媒介如短视频等移动客户端的出现,类似抖音、火山等短视频平台也成为高校新媒体用户所常用的新媒体平台,本书也将在下篇对这类媒体的接受行为作简单的初探。
有关数据时代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和抖音平台用户接受行为研究的文章
图3-22平台用户使用微信时间分布图我们对用户的使用时间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图3-23。图3-23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近一半的同学使用微信的时间在10分钟之内,大家对微信平台的使用仍在逐渐熟悉的过程中,碎片化的使用现象更加明显。图3-24每天使用微信浏览公众账号信息的时间同时我们还选取了全年每月第一周、第三周,共24个样本周的周报表,其中图文页阅读人数较高的天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周六、周五、周三。......
2023-11-09
通过数据统计,关注微信平台最有效的方式为:搜索公众号名称和扫二维码。由此可见,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也具有企业微信公众平台一样的特点,如在超市中,我们经常见到的以扫“二维码”获赠奖品为营销手段的促销活动。因此公众平台的名称确定显得尤为重要。图3-8“河北大学青年”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名称搜索增加的用户统计图......
2023-11-09
以上从图文消息的生产过程对影响图文消息阅读行为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探析,即在图文消息的生产过程中,要重视标题的写作,力求简练;应避免大量文字和图文的堆砌,语言轻松活泼;信息来源要根植于所在高校,重视原创性;在每天固定的活跃时间段推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鼓励用户的分享行为。......
2023-11-09
针对微信公众平台与满足用户需求的关系,业界多运用“使用与满足”和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的理论框架,结合用户使用心理进行研究。“使用与满足”同样适用于其他新媒体研究,人们可通过快捷、方便的新媒体满足自己的需求。文章指出微信公众平台对受众选择行为影响的最终目的是让受众产生使用行为,当需求被明确意识到,且成为维持行为发生与完成的动力时,就成为动机,需求和动机是影响受众选择行为的两大因素。......
2023-11-09
其中ρ是流行病学中的传染率,可近似地理解为转发行为发生后引起他人阅读行为的概率,ρ的影响因素会在第四章第三节中的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中展开论述,k前文已提到是顶点的边数成为顶点的度,也就是这个节点产生联系的数量,t是信息传播的时间。......
2023-11-09
受众的接受行为研究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用户不熟悉的信息,受众往往采取怀疑、验证、接受、传播的态度。这与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模式相同,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的使用习惯、发送次数等接受行为,从整体上形成一个使用体验,同时为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发布、运营提供了一个参考意见,并加以改进。......
2023-11-09
我们选取了以下三个评价数据:每日消息发送人数、消息发送次数、人均发送次数。“河北大学青年”微信公众平台2014年全年共实现信息发送人数596076次,信息条数1584190次。我们应用SPSS软件和Ucinet6.0软件,根据全年52个自然周的信息发送人数、发送次数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增加人数,可画出网络结构关系分析图。信息发送次数的增加能够增强微信平台的凝聚力,吸引更多的受众加入。可见2018年成为微信平台用户运营的拐点。......
2023-11-09
感谢您配合我们进行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接受行为问卷调卷,本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习惯和理解建议,为打造适合在校大学生使用的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借鉴。()A.一天更新多次B.一天更新一次C.每周更新D.随机更新18.您认为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每天适合推送的消息条数为?()A.5个以下B.5~10个C.10~15个D.15个以上23.您认为目前校园类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023-1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