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电视新闻缺乏原创力与主持意识淡薄

中国电视新闻缺乏原创力与主持意识淡薄

【摘要】:主持风格缺乏原创力,是制约主持风格多样化的瓶颈,也是我国主持人难以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因。这种漠视将直接导致节目的原创能力减弱进而丧失,也导致主持风格内涵不深,生命力不强。此外,主持人普遍缺少主持意识。缺乏主持意识的主持人已成为主持群体风格形成与提升的障碍。反观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弊端。然而,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此方面存在各种问题。

节目创意和主持风格频频被抄袭和模仿的同时,反映出现今的广播电视节目创新能力不强。主持风格的低水平重复反映在对主持人表面现象的模仿,仅从造型或主持技巧上进行模仿,而不注重主持风格的创造性和艺术性。例如,有的主持人从形象、声音到表达方式、用语习惯、说话的腔调及与语气等进行全方位模仿,甚至连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语言都要模仿。这些节目在刚出现的时候,可能由于市场的余热,会在短时间内赢得一些收视率,但从长远来看,当观众对这类节目产生观赏和审美疲劳之后,就容易遭到 淘汰。

主持风格缺乏原创力,是制约主持风格多样化的瓶颈,也是我国主持人难以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因。主持风格不仅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也使得主持风格缺乏个性,难以有成长空间,也是对自我主持风格原创能力、原创意识的阻碍和压抑。无论是“原创”节目被抄袭,还是“购买”版权节目被模仿,背后折射出来的都是部分人对节目知识产权的漠视。这种漠视将直接导致节目的原创能力减弱进而丧失,也导致主持风格内涵不深,生命力 不强。

此外,主持人普遍缺少主持意识。很多主持人是由播音员转型而来,受原有职业观念与专业训练的影响,他们已习惯于体现播音意识,而忽略主持人必须具有的主持意识、记者意识、编辑意识等。缺乏主持意识的主持人已成为主持群体风格形成与提升的障碍。一方面,主持人难以深入理解节目创作的精髓,其主动性与应变力不足以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主持人满足流于表面的照本宣科,主持风格淹没于千人一面的形式,而与节目内容或多或少地出现分离,节目缺少活力,主持人缺乏 个性。

反观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弊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实践问题不容忽视。在全面设置了多元化、科学化的电视新闻播音方案后,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借助有效的、完善的、适宜的播音主持措施,促进播音主持方案的实施。为了有效促进电视新闻播音活动的实施,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需要借助有效的辅助性语言,积极与电视新闻观众群体开展合理化的沟通活动,还需要依托层次化、多样化的播音主持措施、播音策略、播音手段等,推动电视新闻播音成果的实现与发展。然而,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此方面存在各种问题。电视节目主持人对辅助性语言的运用水平不高。想要保障电视新闻播音质量,推动电视新闻播音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在运用普通话的同时,积极融入辅助性语言,确保电视新闻观众群体能够正确理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内容,这也是夯实电视播音实践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当前的电视新闻播音实践中,部分电视节目主持人对辅助性语言的运用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电视新闻主持人以往所接受的电视新闻播音培训活动已经难以契合当下的电视新闻播音发展要求,而有的电视新闻主持人对辅助性语言的学习能力比较差,他们所接受的一些电视新闻播音培训活动对他们的能力发展、综合成长与专业化发展无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评价与反思问题也比较显著。在电视新闻播音活动中,无论是播音评价活动,还是播音反思活动,都有助于增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成长进度,强化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业发展道路,促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化发展。大量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借助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的播音主持评价活动,对自身的综合播音状况、播音主动性、播音积极性、播音成果以及电视新闻播音质量、播音方式、播音策略、播音理念等做出真实有效的评价,并依托这些电视新闻播音评价结果,反思广播电视播音实践活动,不断探寻推进电视新闻播音发展,增强电视新闻播音质量,强化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自身职业发展动力的关键措施。但是,从目前来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评价以及播音反思能力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难以保障播音评价的多元性,这也表明了他们的播音评价能力的薄弱之处。当前,大部分的广播电视组织机构都可以围绕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做出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播音评价,然而,在电视新闻播音评价方式层面上,它们所做出的播音主持评价往往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取向,很多广播电视组织机构只是借助观众观看率这一个单一性的指标作为播音评价的基础与依据,毫无疑问的是,在多元发展理念下的广播电视播音实践中,这种单一化的播音评价方式比较局限,难以保障电视新闻播音活动的持续性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反思意识不足。在电视新闻播音的实践探索中,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播音反思是不断发现电视新闻播音问题、思考电视新闻播音问题、解决电视新闻播音问题的重要过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群体的播音反思能力、播音反思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专业化发展能力以及职业发展道路。

有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播音主持实践中很少开展播音反思活动,甚至部分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从来没有过播音反思,这都意味着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具备较强的、明确的播音反思意识,而他们的播音反思意识的局限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播音反思能力上的不足,从而导致这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能力偏低,这是需要多方积极探索与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我国的广播电视播音实践中,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能力不足问题非常明显。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多样发展的政策因素方面,想要提高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多样化发展能力,强化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能力,全面优化广播电视播音实践的发展质量,需要积极完善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内容。一般政策性文件主要涵盖以下方面:第一个是宪法,第二个是法律,第三个是行政法规,第四个是部门规章,第五个是规范性文件。目前,围绕电视新闻播音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内容不多,规定不细,效力不强,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实践的保障作用、推动作用、引领作用、支持力度比较薄弱,难以契合电视新闻播音的发展步伐。首先,有关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化发展的政策文件内容不多。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电视新闻播音活动才迈入了正规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发展轨道,发展时间相对不长。目前,无论是我国的政府部门,还是我国的广电部门,对电视新闻播音活动的政策性文件都制定得不多,内容较少,围绕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化发展的文件内容就更加稀缺了。(www.chuimin.cn)

当前,我国对电视新闻播音活动的关注度、支持度、认可度正处于持续增长的发展状态中,然而,这还是没有解决现有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化发展的政策文件内容不够细致的问题,很多的政策性文件更加侧重于对我国的电视新闻播音实施整体化、综合化的指引,细致化、具体化、可操作化的实践措施涉及不多,难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电视新闻播音活动的稳步实施,也正是因为政策内容的粗略问题,其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化发展的引导作用、支持作用非常局限。除此之外,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化发展的政策效力不强。目前已经制定的有关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内容往往不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对实际播音主持问题的指引作用与约束作用都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当前,直接指导电视新闻播音活动以及电视节目主持人发展的相关通知、方案的内容都不够具体,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难以确保有关政策内容的逐步实施与落实到位。难以增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能力发展,这也表明了这些政策文件的约束力不足,这也是造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化发展不佳、多样化提升不力、播音胜任力不足的关键性因素。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合作交流机制方面,在国外的电视新闻播音体系中,主要借助三个制度形式(第一个是资源中心制度,第二个是巡回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制度,第三个是合作播音制度),为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提供专业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技术评估、播音评价、播音指导、播音实践等服务,同时为电视新闻主持人群体提供播音教育培训、播音资源、播音建议等多样化辅助服务,以此推动电视节目主持人之间的丰富化、层次化、多样化的合作、互动、交流,这也被称为电视新闻主持人与电视新闻主持人之间的合作交流模式。

在我国的电视新闻播音发展体系中,针对合作交流方面的活动设计还不够科学有效,这也表明我国的电视新闻播音领域还没有构建起持久化、规范化、合理化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合作交流机制。首先,合作交流模式推广不力,程度不佳。研究发现,电视新闻组织机构的整体数量不多,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过于分散的发展形态,很多地区的电视新闻组织机构都难以满足播音主持人的学习需求,因而,以跨区域为主要特征的合作交流模式的推广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不同电视节目主持人之间难以有效地开展合作、交流,难以实现定期化、长久化、持续化的互动,这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胜任力的发展,不利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化进步。其次,合作交流模式发展不足,程度较低。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整个播音主持框架中,存在两个层面上的播音主持发展体系,一个是普通型播音主持发展体系,另一个是电视新闻播音发展体系。正因如此,无论是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群体的培育活动,还是播音主持实践活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群体之间一直各自发展,各自成长,各自研讨,很少开展深入的交流、互动活动。

但是,全新的电视新闻播音理念倡导要全面推进“融合”观念,促进普通型播音主持与电视新闻播音活动的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而不是相互割裂。毫无疑问的是,我国一般性、普通型播音主持模式的发展时间更长,围绕一般性播音主持活动的专业知识、理论探索、实践研究都更加全面化、完善化、健全化,与之相反的是,我国的电视新闻播音模式仍处于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而电视新闻观众群体的需求独特性、复杂性、多样性,也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更加多元、更加系统、更加专业的要求。因而,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还难以契合电视新闻播音的发展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个性化培育还难以实现。

为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不断挖掘素材,探索资源,汲取营养,不断开拓自身的电视新闻播音思路,持续完善自身的电视新闻播音理念,促进自身的多样化播音主持发展规划。不可否认的是:相互合作模式的受益方不单是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该模式的实施,可以全面增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也可以提升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群体的思想意识与综合素养,逐步改变社会大众对电视新闻播音活动的粗浅认识,引导社会大众正确理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正确感知电视新闻播音的价值与魅力,推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化能力发展。然而,当前的合作交流从数量上看非常匮乏,相互联系也不紧密,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群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度不高,合作交流程度不大,电视节目主持群体的分隔仍然普遍存在,合作交流模式的发展力度与交流程度都偏低,这也促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胜任力难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