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电视新闻播音多样性研究:受众需求变迁推动主持风格

中国电视新闻播音多样性研究:受众需求变迁推动主持风格

【摘要】:与此同时,观众对电视媒体的意见、建议都存在滞后性,只能借助打电话、写信、邮件等方式呈现,无法实现“实时互动”。在观看过程中,观众处于一种“实时互动”的错觉中,好像与千千万万的在线观众一同观看节目,尽情享受电视节目的联动性与社交功能,享受弹幕文化的变化与层次性。受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在节目中具有深切的影响。

传播理念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现代传播思想过渡,电视媒体在节目设置和主持风格的呈现上更注重以受众为本,增强服务性,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传播精神和以受众为中心的受众本位理念。

受众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伴随媒体传播实践而转变的,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观念确立了受众的主体地位。主持人与受众之间从被动的、单向的信息传受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双向的人际交流关系,这期间的变化不但意味着传播模式的转变,也蕴含着受众对传播需求的转变。主持人把人际传播带入大众传播,使电视媒体和电视节目具备了一定的风格特征,使大众传媒具有了人际传播的特征与意义,具有了充满真诚与平等的人性化交流方式,也使得受众与传媒之间呈现出动态的、持续的循环关系模式。

弹幕在电视媒体中的应用也展现了受众审美需求的变化过程,体现了电视媒体的变迁与主持人风格的演变。目前,很多年轻人都喜爱弹幕,于是出现了弹幕文化。弹幕在现如今的网络时代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弹幕传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如何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是弹幕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深入探析弹幕在电视媒体运用中的问题基础,全面探索弹幕在电视媒体运用中的发展方向,以此为弹幕与电视媒体的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建议。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弹幕作为一项新技术,凭借其新型交互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弹幕视频的出现,是传统媒体融入互联网的重要切入点。目前对弹幕方面的研究主要在发展现状、应用发展、弹幕文化传播等方面。一部分人认为传统电视媒体似乎正受弹幕视频冲击,面对来势汹汹的弹幕,传统电视媒体应该重视和思考电视节目如何在网络时代更好地适应和发展;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弹幕将是传统媒体焕发生机的手段,互联网行业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已经呈衰落的趋势,弹幕反而为传统媒体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通过分析这一现状可以从深层次探究弹幕视频的传播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更好地发展。目前学术界并未深层次地提及弹幕在电视媒体运用中的发展方向与管理途径。

对于弹幕的争议性自弹幕诞生就一直存在,在颠覆传统观看模式的基础上也对观众的接受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挑战。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弹幕为电视媒体带来了诸多发展变化。

首先,弹幕给予观众表达观点的机会。在弹幕出现之前,电视媒体与观众的互动交流渠道较少,不同观众之间也缺乏交流的途径,往往都是单独欣赏电视媒体节目,观众并不具备表达观点的机会,也没有与其他观众交流的契机,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思考、认识、想法等都没有实现实时传输,无法相互流通。与此同时,观众对电视媒体的意见、建议都存在滞后性,只能借助打电话、写信、邮件等方式呈现,无法实现“实时互动”。弹幕出现之后,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下,其已经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与电视媒体碰撞的产物,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弹幕丰富了观众观看电视媒体时的自我体验,给予观众表达观点的机会。弹幕给予了电视媒体信息互动,使观众能够在观看的同时实时发表和交流自己的观点,不管是表扬还是吐槽,都能发表出来,这些言论被保存下来,再次观看还会再次呈现,使受众的存在感得到了满足。弹幕打破了先观看后评论的常规观看模式,观众可以在屏幕上进行最及时、最直接的接触和思想交流,不再像以前只能在评论区发表观点。与此同时,在电视媒体中,观众可以借助弹幕,表达自己对于电视剧情、电视节目的建议、意见与体验感受,这极大地提升了观众对电视媒体的关注度,促使观众逐步具备了电视媒体的话语权,畅通了观众表达观点,影响电视媒体发展的渠道与路径,不仅促进了电视媒体本身的发展,也推动了观众各种观点、意见、建议的广泛传播。

其次,弹幕增强了电视媒体的联动性。弹幕出现前,电视媒体的社交功能较低。在以前的电视媒体中,由于观众没有相互交流的渠道,也没有实时互动的有效方式,因而难以借助电视媒体实现社交活动,因而电视媒体没有表现出一定的社交属性。弹幕出现后,容易获得群体归属感。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也更有积极性,在播放时用弹幕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加了电视媒体的联动性。弹幕对我国传统媒体的突破价值与积极意义在于为媒体和观众创造了一种新型体验。弹幕能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可以进行自由评论互动,延伸了电视媒体的社交功能。与此同时,电视媒体的弹幕文化逐步形成。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弹幕所带来的改变还在于电视媒体中的弹幕文化不断涌现。目前很多年轻人都喜爱弹幕,以至于出现了一种弹幕文化。各大视频网站也都增加了弹幕功能,由此可见,弹幕在现如今的网络时代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电视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影响。(www.chuimin.cn)

最后,弱化了电视节目的艺术属性。弹幕出现前,电视节目的艺术属性比较强。在以往的电视媒体中,节目更多地从艺术角度出发,以电视节目的功能属性为切入点,逐步传播优质的价值观与思想理念,宣扬崇高的意念,而观众也更多地从电视节目中吸收价值观,形成观念认识,感悟电视节目的艺术性氛围,专注于欣赏电视媒体的内容本身。弹幕出现后,也有部分保守的主流观众群体更注重视频的观赏价值,部分观众不愿意看到弹幕,则是和长期以来的观看心态和观看习惯有关。观众借助弹幕功能,实施发布对节目本身的想法、观点,与同时观看的观众一起互动交流,享受电视节目的观看乐趣,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电视节目,对于参与嘉宾的认识。在观看过程中,观众处于一种“实时互动”的错觉中,好像与千千万万的在线观众一同观看节目,尽情享受电视节目的联动性与社交功能,享受弹幕文化的变化与层次性。与此同时,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部分观众对弹幕内容的兴趣,甚至超过了电视节目本身,电视节目的艺术属性随之下降,观众更加关注电视节目的娱乐属性,更加关注弹幕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电视节目的艺术属性。

弹幕的存在,将观众的建议与意见摆在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面前,充分展现了受众群体的相关需求,为主持人的风格转变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受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在节目中具有深切的影响。对于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来说,自身的个性特点可能会影响主持当中对于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主持人要运用自身的特点突出重围,寻找自己的风格特点。晚会型节目主持人就是在晚会类节目中担任主持角色的工作者,他们需要具有较强的主持应变能力与话语表达能力,能够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可见,晚会能否顺利展开,主持人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在,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变得更加系统化、多样化,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逐渐由得体庄重变得风趣幽默、接地气,主持人阵容也更年轻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多节目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极大提高了观众对于主持人的水平能力。在高科技信息时代,虚拟主持人的出现创造了媒体的互动奇迹,这是过去几十年里根本无法实现的科学技术,将科技融入生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不偏离主线,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制胜的法宝,让主持色彩标签化。在主持活动中,媒介变化驱动主持人创新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方式逐步诞生,并全面发展,新媒体的媒介传播速度是惊人的,社会层面对信息传播效率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主持人更应该积极应对传播媒介的新变化、新要求,促进自身的革新发展。主持人要把握好语言应用的尺度。受众需求的变化要求主持人创新,对主持人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应变能力、语言服饰等多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电视主持人要关注自身的语感语气,以真实、合理、全面为原则,尽可能以严肃、认真、规范、理性的语言播报,以果断、及时的态度对待每一条重要信息,促使社会大众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各类最新消息,充分体现节目的时效性,关注自己的语言形式,充分展现专业电视主持人的敏锐性、语言性、氛围性,积极把握本质,关注事情本身,将真实的消息播报给观众群体。主持人要以睿智的语言、敏捷的思维,发布具有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消息,遏制不实谣言的传播与扩散,提升社会观众群体的思想观念。

在受众需求的影响下,主持人的服饰、妆饰需要发生改变,以此顺应当前的大众审美。为了契合受众的语言审美,主持人也需要依据年轻受众的语言需要,完善语言组织能力,选择更被受众接受的语言诉说方式,受众更加渴望被理解、被关注、被重视,更加期待与主持人的情感互动,因而,主持人需要转变主持思路,提升整个节目的价值导向与人文魅力,顺应受众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