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策略解读

中国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策略解读

【摘要】: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追求利益的思想深入给体育文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的逐渐消亡的局面给人民敲响了警钟,寻找其发展的有效途径已迫在眉睫。相比较之下,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与发展则模仿较多,创新较少。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社会和时代提出的要求。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追求利益的思想深入给体育文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的逐渐消亡的局面给人民敲响了警钟,寻找其发展的有效途径已迫在眉睫。由于缺少组织和支持,研究水平参差不齐,保护与传承的方法、手段单一等,使得挖掘保护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关注保护的形式和结果,而没有是很少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存在的根本动力等至为关键的问题。因此,挖掘整理、继承弘扬我们国家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形式

人民政府为开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一些政策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五条指出:国家鼓励、支持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提高。但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还没有专门性的法律法规,面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面临的困境,从国家政府到地方应建立起一条系统的保护政策与措施,实现“从整体到局部”严密的保护线。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人民劳动的产物,它来源于劳动实践、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等。在我国,许多民族关于历史文化的文字记载较晚,甚至有些民族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的文字,那么用身体语言进行历史教育就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而体育文化就是身体语言的重要形式。由此看来,保护好民族体育的继承人与代代传授的方法是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

1.开展全国性民族传统体育盛会

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共有16个竞技项目,3大类表演项目展开角逐。它不仅成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演的舞台,更是成为我国各民族和谐团结、拼搏奋进的重要象征。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成功举办以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被纳入比赛中。从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开始,取消金牌榜,更没有人使用兴奋剂,前八名的选手可以在同一个领奖台上领奖,在这种和谐友谊的比赛理念影响下,没有人使用兴奋剂,这种亲和力使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和谐友好相处。这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被很好地保护,而且通过比赛的角逐使项目本身趣味性增加,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

2.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基地

国家为了保护原始的自然环境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建立起自然保护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可以吸取其宝贵经验,建立一系列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基地,选拔优秀的继承人,开办民传教育班,培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后代,改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形成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和整理部门,发扬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将其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使宝贵的文化得到发展,民族体育基地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任务刻不容缓。

(二)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文化迅速变迁的背景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批判继承和对现代体育文化的选择性吸收,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本民族特色又被国际社会认同的必经之路。现在的社会,无论哪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和开发都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各方对文化保护事业的大力支持下,现在的任务就是选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和保护珍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发展电视媒体和网络信息等传播途径(www.chuimin.cn)

电视与电脑的发展与普及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条便捷而又广泛的道路。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通过一定的整理出现在荧屏上远比那些令人乏味的非黄金时段和重复播放的节目更吸引人民的眼球,通过这种方式让民族传统体育时事出现在人民的视野中,逐步走近人们的身边,加深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同时能激起人民群众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的热情。新兴媒体,如移动电视、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数字电视等作为技术支撑体系下形成的媒体形态,能将信息覆盖到全国的各个角落,快捷地传递信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观众同步观看赛事转播,交流自己的想法与心得,这是一种全新的突破。

2.加强项目创新

一种文化要想发展离不开创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创新是唯一的一条途径,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通过文化整合而走上奥运的先例给我们启迪和经验。相比较之下,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与发展则模仿较多,创新较少。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取消了金银牌的争夺,改为等级评判一、二、三等奖,这就较具有竞争性和功利性特点的西方体育文化创新的一点,顺应了重视养生、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思想。由此看来,创新才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创新需要资金和精力的投入,需要人才的培养和后备人力资源的储备。这就为政府和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3.发挥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功能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必须重视和突出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是社会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专门场所,学校有专业的老师和丰富的体育设备,集前沿教学理论与教学内容为一体,学校是民族体育发展与传承的摇篮。经过专家的调查与研究,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都有作为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其发展空间较大。在学校中开展趣味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创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读本,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渗透到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学校传统体育教育体系。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薄弱,可供参考的理论相对较少,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提升,学校有研究能力较强的专家学者,有基础理论丰富的学习团体,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大幅度扩展的有利因素。学校教育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向全国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2)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社区是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的基本单位,社区人群相对集中,居民价值取向易于整合。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体育广场等场所宣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知识,让人们了解传统体育,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是西方体育思想入侵的时代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地位行之有效的方法。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另一途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深入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健身热潮,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趣味性、表演性、健身性较强且易于开展的项目加以改造创新并与全民健身相结合,解决了全民健身场地、器材供应和无内容可练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