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研究:学生参与校园体育健身的环境卫生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研究:学生参与校园体育健身的环境卫生

【摘要】:人们生活的环境与身体健康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体育健身时,了解环境对体育健身的影响,对于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空气中氧含量降低至10%时,人体会出现恶心呕吐,中枢神经活动减弱。人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吸入足够的氧气。因此,体育锻炼时,更要注意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下进行。PM2.5又称为细颗粒物、细粒、细颗粒。低气温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造成局部冻伤。

人们生活的环境与身体健康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体育健身时,了解环境对体育健身的影响,对于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将自然环境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空气

1.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是人体赖以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之一。它对人体的生命与健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对物质代谢、气体代谢和热代谢(体温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更为重要。人体通过呼吸功能与外界环境随时进行着气体交换。当空气中氧含量降低至10%时,人体会出现恶心呕吐,中枢神经活动减弱。当氧含量降至7%~8%时,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个危险界限,会出现窒息、体温下降、昏迷、循环障碍,甚至死亡。

人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吸入足够的氧气。新鲜空气可以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也能改善睡眠、呼吸功能,提高基础代谢。在体育锻炼时,机体为了满足运动时氧的需要,内脏器官呼吸、循环系统的活动相应加强,特别是呼吸加深加快。如果空气不清新,含灰尘杂质和有害气体较多,不但直接影响空气中氧的含量,使体内氧的补充受到影响,而且,其中夹带的细菌、病毒还容易进入体内,引起呼吸道及其他疾病。因此,体育锻炼时,更要注意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下进行。为了防止灰尘进入肺内,应当养成用鼻子呼吸的良好习惯,因为鼻腔中的鼻毛和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2.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成分

每天都有无数火炉、锅炉在燃烧,无数的机动交通工具奔驰。火炉、锅炉和交通工具都需要用煤或石油产品作能源,随着煤和石油产品的燃烧,各种有害物质排放到了大气中,污染了空气。

二氧化硫是煤燃烧的副产物之一,空气中有百万分之六的二氧化硫时,人就会感到一种呛嗓子的气味。二氧化硫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在空气中可氧化成硫酸,随雨下降就是酸雨,随雾飘浮在空中就会腐蚀建筑物等。

氧化氮是氧和氮在燃烧中形成的气体,有毒,大马力的汽车会产生较多的氧化氮。

PM2.5又称为细颗粒物、细粒、细颗粒。它是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种颗粒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中,随着其在空气中浓度的增加,空气污染也越严重。PM2.5颗粒小,面积大,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并且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其随呼吸进入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人长期暴露在颗粒污染严重的空气中,可能引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

3.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害处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害处,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急性危害

因气候条件,大量空气污染物不能扩散或转移,或因工厂一次性大量排放有害物质,人们在短时间内吸入很多有毒物质,就会发生急性中毒。

(2)慢性危害

长期生活在污染区的人,呼吸系统受到空气中有毒气体的慢性刺激,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受到损害,就容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大气中的烟尘颗粒,也是造成慢性危害的主要因素。

(3)致癌作用(www.chuimin.cn)

在空气污染物中,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达几十多种,最主要的是来自煤烟、汽车尾气和柏油马路灰尘等。其中一些毒性物质致癌作用很强,长期刺激皮肤,会使人患皮肤癌;长期吸入呼吸道,会使人患肺癌。许多国家的统计都表明,城市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这与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有重要的关系。

4.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锻炼效果更好

新鲜空气一般是指含氧较多、含杂质和灰尘较少的空气。在含氧较多的新鲜空气中运动,能帮助我们提高运动能力,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氧是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在剧烈运动时,如果氧供应不足,新陈代谢不能顺利进行,就不能坚持很长时间。

脑力劳动时单位重量的脑组织消耗氧则更多,大大超过了单位重量肌肉所消耗的氧。大学生长期在人数较多并且不通风的场所学习时,由于空气中含氧较少,二氧化碳较多,氧供应不足,使血液里的含氧量降低,所以会感到头昏脑涨。所以在课间或做运动锻炼时应当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去,同时要多做深呼吸,以改善血液中的含氧量,促进脑的机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可以通过相应的体育锻炼来提高。一些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通过相应的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在空气中缺氧的耐受力。大学生可通过相应的运动训练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二)气温

人类是恒温动物,体内应保持恒定的温度。气温的高低对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新陈代谢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的气温下,人体的新陈代谢强度和散热方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保持体温的恒定。气温在21℃左右时是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此时的生理机能最佳,这时机体的工作能力发挥最好。

在气温超过35℃时,人就会因大量出汗、体液减少而导致体内环境的改变,运动能力下降,甚至会出现痉挛、中暑等情况。适应热环境者在气温较高时可进行运动,但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运动时应穿浅色、轻薄和通气良好的服装,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达到预定的要求。要经常性地补充水分,适当的淡盐水更好,如出现头晕、抽筋、皮肤湿冷等状况,要立即停止运动,到阴凉处进行处理。一般人对热环境的适应需4~8天。

低气温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造成局部冻伤。在较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严寒会给机体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肌肉工作能力下降、运动能力受到影响。在寒冷环境中,人可能由于体温散失过多而出现头晕、协调能力下降、步幅不稳。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如果能循序渐进,坚持在冷环境中运动,就可改善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提高耐寒力,有利于身体各系统机能的进一步加强。

在寒冷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选择合适的保温、防寒运动服装,太臃肿的服装会给运动带来不便,还会导致体热不宜散出;体育锻炼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这样既有利于达到预期的运动效果,又可有效防止运动中出现损伤。

(三)湿度

空气的湿度主要是加强气温对人体的作用,影响人体的散热过程。如在高气温下,空气湿度大,就会使机体的蒸发散热受到阻碍,体热蓄积而易造成中暑。而当低气温时,空气湿度大会增加机体的传导散热,使人感到更冷,并易造成冻伤。因此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均对人体不利。正常情况下,空气的相对湿度以30%~70%为宜。

另外,空气湿度还能加重污染程度,这是因为水蒸气容易以烟尘微粒为凝结核而形成雾,使有害气体不宜扩散,所以雾天空气污染比较严重,不宜在室外进行锻炼。

(四)太阳光线

在夏季进行体育锻炼时,强烈的阳光可能晒伤皮肤,甚至引发人体中暑。因此,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防晒避暑,避免在阳光强烈的地方进行体育运动。

阳光中有紫外线和红外线。紫外线带有很大的能量和很强的化学刺激作用,是一种消毒杀菌能力很强的光线。皮肤经它照射后,能提高抗病能力,还能使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另外,紫外线还能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使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对预防贫血有一定的作用。红外线是产生热作用的射线,对人体起温热作用。它的热能可穿过皮肤深入肌肉组织,使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人体的供能,增强物质代谢,同时还可以兴奋神经,使人精神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