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校园体育文化层次结构及研究成果

校园体育文化层次结构及研究成果

【摘要】:人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其主要载体,是活力最强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特色的定型根本上是主体的结果,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主观追求、设计与创新。(一)干部体育文化干部体育文化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的决策层、高校二级管理单位的领导集体以及系部的领导集体。

人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其主要载体,是活力最强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应首先着眼于人,它的核心问题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它既包括校园成员的体育文化水平、体育道德、体育观念、体育态度、语言艺术、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科学化训练水平、学生的运动水平、运动成绩、健身水平、服饰内容和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等素质的教育与培训、体育作风的培养、主体体育精神的树立与发挥,从整体上提高校园成员的素养与水平,也包括贯穿学校全部和制度中学校体育精神的宣传、灌输和渗透,更包括了充分发挥以名师名生为代表的群体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充分给予他们在教学、科研、训练、健身过程中展示个人魅力的机会。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特色的定型根本上是主体的结果,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主观追求、设计与创新。但是由于学校内不同群体的身份、角色不同,因此从主体方面来考察,校园体育文化客观上存在干部体育文化、教师体育文化、学生体育文化有区别的三个层次。学生体育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最表面、最活跃的层次,教师体育文化处在稳定的中间层,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导方面,干部体育文化以学校决策管理层为代表,是校园体育文化整体自觉发展、主动创新的重要动力。

(一)干部体育文化

干部体育文化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的决策层、高校二级管理单位的领导集体以及系部的领导集体。他们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及能否目光敏锐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通常是加速或延缓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与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校领导集体对校园体育文化有预见的倡导和长期培育是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源泉,他们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态度,会极大地左右学校跨文化交流方式与内容,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继承民族传统体育、吸收世界体育文明及创新的进程。学校领导集体尤其担负着学校政治文化、道德文化与健康文化的建设的重要责任,在代表先进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管理宽度上应做出更多的努力。

(二)教师体育文化(www.chuimin.cn)

教师体育文化的主体是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职工以及离退休人员。他们是一所高校社会地位和声誉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科研、训练、健身和社会服务的主角,更是体育文化的主导力量。一方面教师的体育思想道德、体育文化修养、学术抱负及生活态度,一言一行无不对大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科研、训练、健身和社会服务中的活动,也影响着学校领导层的决策,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文化主体作用。

(三)学生体育文化

学生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学校各办学层次的所有学生。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退休人员的指导和影响下,通过学习获取知识、运动技能与健身方法,提高身心素养。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形成、发展和传播,是学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体育文化是最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它表现在教学、科研、社团、文艺、俱乐部、课外活动、娱乐活动、野外活动、健身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体育文化节、体育周、体育比赛、运动队训练、讲座、竞赛、讨论、宣传、演讲、网络、多媒体等学校的一切方面。正因为学生体育文化的表现人多面广,因此很多人就把校园体育文化局限在学生体育文化层次上。由于大学生思想观念中固有的东西少,条条框框的束缚较少,容易接受新东西、新思维、新事物、新观念,同时他们也往往是各种文化传播的重点对象,所以学生体育文化经常是高校跨文化交流的最前沿和最活跃的部分,并成为校园体育文化中文化冲突乃至社会政治冲突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