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树立;立命就是在知天命的基础上,树立使命,建立自己的未来。无论寿命长短都不动摇,在修身中等待,就是立命。立命与孔子主张的立志属于同类问题,在立志上增加天命的背景就是立命。他15岁确立走学人之路的志向,开始立命;30岁时确立终身追求的理想,完成立命。关于立命,我们可以看看孟子笔下的伊尹。以为天下苍生造福为己任,这就是伊尹的立命,尽管他不过是一个农夫。......
2023-10-22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①,无喜色;三已之②,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③,陈文子有马十乘④,弃而违之⑤。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⑥。”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 ①令尹:春秋时楚国的最高官职。子文:姓芈,名穀於菟(wūtù),字子文。春秋时楚国人,官令尹,曾毁家纾难。三居令尹而家无一日之积。②已:结束,此指罢。③崔子:崔杼,春秋时齐国大夫。大夫棠公死,杼往吊,见棠公妻棠姜美,娶之。庄公与棠姜通,杼遂弑庄公,立景公而相之。后为庆封所杀,谥武子。齐君:此指庄公。④陈文子,名无须,齐国大夫。十乘(shèng):四十,此指四十匹。乘,四。⑤违:去。⑥清:高洁,清高。
【按】(www.chuimin.cn)
子文为令尹,三起三落,起落之时,无喜怒之色,罢令尹时,又必以令尹之政务告继任。不以一己之进退萦怀,而以国事为重,其忠盛矣。然不审继任之贤否与材性差别,一样告之以政务,未必于国事有利,如此则子文尚未至智。未至智,焉得至仁? 陈文子不惜舍弃巨额家产,不与乱臣同处一邦,堪称清高,然入一邦,有乱即去,又入一邦,有乱再去,显然未能察乱之先兆,故亦不得称智。不得称智,何得称仁? 智者未必是仁者,仁者则必是智者。
有关论语教读的文章
立,树立;立命就是在知天命的基础上,树立使命,建立自己的未来。无论寿命长短都不动摇,在修身中等待,就是立命。立命与孔子主张的立志属于同类问题,在立志上增加天命的背景就是立命。他15岁确立走学人之路的志向,开始立命;30岁时确立终身追求的理想,完成立命。关于立命,我们可以看看孟子笔下的伊尹。以为天下苍生造福为己任,这就是伊尹的立命,尽管他不过是一个农夫。......
2023-10-22
楚观起有宠于令尹子南①,未益禄,而有马数十乘。楚人患之,王将讨焉。子南之子弃疾为王御士②,王每见之,必泣。三日,弃疾请尸,王许之。楚国人对此深感忧虑,楚康王准备讨伐他。于是楚康王在朝堂上杀死子南,把观起车裂并在四境示众。过了三天,弃疾请求收尸,康王同意了。楚康王再次任命薳子冯为令尹,公子为司马,屈建为莫敖。辞退了这八个人,之后楚康王才对薳子冯感到放心。......
2023-09-22
孙叔敖是楚庄王的国相,执掌朝政许多年,为国家的强盛、楚庄王成就霸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廉洁奉公,从来不为自己谋私利,家无余财。孙叔敖生前做官非常清廉,从不聚敛分外之财,甚至连楚庄王多次赏赐的封地,他都坚决推辞没有接受。楚庄王这才知道了孙叔敖家里的情况,立即派人把他儿子找来,赏赐给他很大的封地,孙叔敖的儿子却坚守父亲的遗嘱,推辞不要。幸亏楚庄王遇到了孙叔敖这样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人!......
2023-11-27
所以从长计议,双方决定出国避难。于是两个人就联合公孙无知,发动了宫廷政变,杀了齐襄公,公孙无知成为国君。于是,鲁国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准备把公子纠护送回国,支持他继任国君。请注意,这里鲍叔牙称管仲而不是他习惯称的夷吾。使用敬称而非小名,显然是把二人定位成了公务关系,而非朋友。讲到这里,我们很容易想起一个人——鲍叔牙。可以说,管仲的这一箭对他也是一次重大考验。......
2023-10-31
大概是5月初,我接到来自上海的一个美国人的电话,他的中国话说得比较流利。我与保尔的故事,自然是要从他在武汉大学任教说起。在与外事处交涉未果的情况下,保尔要求见校长,我同意接见他。当年我与他谈话时,了解到他来中国前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研究德国文学,因为他有厌学的思想才辍学到中国任教的。随后,我又询问外事处的负责人,为什么不同意保尔的要求。出于对我的信任,保尔希望听取我的建议。......
2023-11-23
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不以三公易其介,柳下惠之清也。一介不取,伊尹之清也。又孟子言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与伊尹言非其道,一介不取诸人,若合符节也。......
2023-11-22
赵恒惕认为对毛泽东决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警察厅在赵恒惕的授意下,将毛泽东等人召到厅里质问。并秘密下令,一有机会就逮捕毛泽东等人,以绝后患。毛泽东参加了这次罢工,并成为其中的组织者。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他下令,弄清毛泽东的行踪,一定要将他缉拿归案。他悬赏几千大洋,在全省通缉毛泽东。......
2023-08-07
大抵春秋之世,最初为齐桓公独霸时代,其次为晋、楚争霸中原、秦霸西方时代,最后为吴、越争霸时代,今依次分述如下〔82〕:齐桓公的霸业,得力于管仲。后桓公、管仲相继死,霸业遂衰。自是晋、秦屡起战争,多为晋所败;终春秋之世,秦人始终不能得志于中原。这时郑居黄河南岸,介居晋、楚二大国之间,为晋、楚争霸中原所必得的与国。春秋的霸局,至是告终。......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