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乘车要谨慎,信守名分与时令,墨家爱民,适时用劳动力

乘车要谨慎,信守名分与时令,墨家爱民,适时用劳动力

【摘要】:乘,量词,一辆车为一乘。身心投入于所为之事,自始至终,谨慎勤勉,毫不马虎,毫不懈怠,如此则其事业可望成功,否则易败。“信于名”指各人按自己名分的既定职责各行其是。百官职责,也是客观存在。“信于令”指按时令行农事,不违农时。至于墨家,则是以提倡节用出名的学派。经史子集四部,爱民之论,时见其中。五是“使民以时”,即应适时地使用劳动力,不在农忙时兴工程、征劳役,以免耽误农事。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 ①道:治。千乘(shèng)之国:指当时中等的诸侯国。乘,量词,一辆车为一乘。

【按】

此章讲治国之道。一是“敬事”。“敬事”与今人常说的“敬业”相近。身心投入于所为之事,自始至终,谨慎勤勉,毫不马虎,毫不懈怠,如此则其事业可望成功,否则易败。《荀子·议兵》:“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当然,事之成败,因素很多,不全在敬,然敬至关重要。

二是“信”。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包括“信用”而不为“信用”所限。“信”意谓“实”,指真实,诚实不欺,讲信用,还包括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国语·晋语四》箕郑对晋文公云:“信于君心,则美恶不逾;信于名,则上下不干;信于令,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信于心”指客观地观察、评价人或事物,不带任何偏见,美恶各得其实。“信于名”指各人按自己名分的既定职责各行其是。百官职责,也是客观存在。“信于令”指按时令行农事,不违农时。遵时令行农事乃遵循客观规律。“信于事”,指根据事情的客观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大家都有效地工作。“信”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www.chuimin.cn)

三是“节用”,亦即节省开支,反对奢侈,杜绝浪费。这一思想,在孔子之前就有之。如《管子》卷四《八观》:“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才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儒家著作如《大戴礼记·主言》、《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富国》和《天论》,也都讲到治国当节用。至于墨家,则是以提倡节用出名的学派。中国历史上许多名君、名臣,都崇尚节俭。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节俭是一种美德。考之于史,盛世尚奢侈难保其盛,像汉武帝、唐明皇、清高宗之世都是如此,有难乎为继之患,幸赖汉宣帝、唐宪宗、清仁宗能改弦易辙,善持其后,国家才得平安。末世尚奢侈,亟促其亡,六朝、五代、两宋末、明末,都是如此。

四是“爱人”。“爱人”是爱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爱民”。儒家重视人民的作用,从孔子一直到清末儒生,无不将爱民奉为治国之道。经史子集四部,爱民之论,时见其中。

五是“使民以时”,即应适时地使用劳动力,不在农忙时兴工程、征劳役,以免耽误农事。《春秋》三传中,赞扬“使民以时”与批评“使民失时”的内容很多。《孟子·梁惠王上》等也有“勿夺其时”之说。“使民以时”,既是对人民的态度问题,也是个政治才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