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海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情况及新冠疫情考验

上海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情况及新冠疫情考验

【摘要】:有包装的厨余垃圾应将包装物去除后分类投放。为上海居民垃圾分类点赞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对于正处于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关键期”的上海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大考。疫情中继续保持良好分类习惯的小区并不止安源一家。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一)操作流程

1.垃圾收集

收集垃圾时,应做到密闭收集、分类收集、防止二次污染;收集后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洁收集容器和分类垃圾桶。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的方式,应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内置垃圾袋,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

2.投放前

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瓶罐类物品应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投放;厨余垃圾应做到袋装、密闭投放。

3.投放时

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玻璃类物品应小心轻放,以免破损。

4.投放后

应注意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蚊蝇滋生。

(二)投放要求

1.可回收物投放要求

(1)轻投轻放。

(2)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废纸尽量平整。

(3)立体包装请清空内容物,清洁后压扁投放。

(4)有尖锐边角的,应包裹后投放。

2.有害垃圾投放要求

(1)投放时注意轻放。

(2)易破损的应连带包装或包裹后轻放。

(3)如易挥发,应密封后投放。

3.厨余垃圾投放要求

(1)厨余垃圾应当提供给专业化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2)严禁将废弃食用油脂(包括地沟油)加工后作为食用油食用。(www.chuimin.cn)

(3)纯流质的食物垃圾如牛奶等,应直接倒进下水口。

(4)有包装的厨余垃圾应将包装物去除后分类投放。

4.其他垃圾投放要求

(1)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2)难以辨识类别的生活垃圾投入其他垃圾容器内。

上海居民垃圾分类点赞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对于正处于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关键期”的上海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大考。防疫工作占据了社区志愿者的大部分时间。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忙着测体温、口罩预约登记、联系外地返沪人员,没有太多余力像以往那样始终督促帮助居民垃圾分类。加之快递、外卖变多,大家好不容易养成的分类好习惯,会不会因为疫情打折扣?垃圾分类究竟有没有从被动执行,真正转化为主动习惯?

3月份,不放心的志愿者们来到安源小区,穿上了防护病毒用的一次性雨披,从顶楼开始一层一层实地去看。连续一周,少有居民留垃圾在楼道,不安的心终于放下。

对于这样的情况,安源社区的居民们却并不觉得意外。他们早已经从垃圾分类的旁观者,变成了志愿者,更有居民成了小区环境的捍卫者。

疫情中继续保持良好分类习惯的小区并不止安源一家。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在4月对部分居住区进行了摸底,发现69%的居住区保持了较好的分类习惯,达到了优秀达标的要求(评分90分以上)。

实践活动

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校园既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又是我们的另一个家,是一方充满书香气的天地。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作为学校一分子,我们都应为创造更加整洁、优美、温馨的校园环境出一份力。

请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主题活动,可以是校园清洁活动、植树活动,还可以是绿化维护活动……

过程记录

实践活动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如今,低碳生活的概念已深入人心。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提倡并去实践。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大家庭,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要身体力行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积极行动起来。

认真规划自己的日常生活,想一想自己在哪些方面可以为低碳生活做出贡献,制定一个详细计划,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过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