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体骨结构辨认:正常人体学实验指导

人体骨结构辨认:正常人体学实验指导

【摘要】:通过对人体骨架、分离骨标本和模型的观察,掌握全身主要骨性标志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完整骨骼标本。2)坐骨:坐骨结节、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试述骨的分类和构造。上、下肢骨的分布,组成,名称和排列位置。

【实验目的】

通过对人体骨架、分离骨标本和模型的观察,掌握全身主要骨性标志的结构与功能。

【实验器材】

(1)新鲜长骨剖面的标本。

(2)儿童长骨纵切、脱钙骨及煅烧骨标本。

(3)人体完整骨骼标本。

(4)各类分离躯干骨标本。

(5)分离四肢骨标本。

(6)整颅骨标本及颅底标本。

【实验内容和方法】

1.新鲜长骨剖面 骨密质、骨松质、骨膜、骨髓腔、关节软骨、骺软骨。

2.骨的化学成分 脱钙骨、煅烧骨。

3.人体完整骨架 各部位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图2-2-1)。

图2-2-1 全身骨骼

4.躯干骨

(1)椎骨的一般结构:椎体、椎弓、椎弓根、椎弓板、突起(棘突、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椎孔。

(2)颈椎:椎体小,横突有孔,棘突分叉,寰椎、枢椎、第7颈椎的特征。

(3)胸椎:上肋凹、下肋凹、横突肋凹、棘突细长向后下方。

(4)腰椎:椎体大、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5)骶骨:骶前孔、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耳状面、岬。

(6)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胸骨角、颈静脉切迹、锁切迹、肋切迹。

(7)肋:肋骨、肋软骨、肋沟。

参见图2-2-2。

图2-2-2 胸廓的前面观

5.四肢骨

(1)肩胛骨:关节盂、内侧角、下角、肩胛冈、肩峰、喙突、冈上窝、冈下窝、肩胛下窝。

(2)肱骨:肱骨头、外科颈、桡神经沟、内上髁、外上髁、大结节、小结节、三角肌粗隆、肱骨滑车、肱骨小头。

(3)锁骨、尺骨(鹰嘴、滑车切迹、尺骨头、尺骨茎突)、桡骨(桡骨头、环状关节面、腕关节面、桡骨茎突)、腕骨(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掌骨、指骨的名称及排列。

(4)髋骨(www.chuimin.cn)

1)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髋臼、弓状线。

2)坐骨:坐骨结节、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

3)耻骨:耻骨结节、耻骨联合、耻骨梳、耻骨上支、耻骨下支。

(5)股骨: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臀肌粗隆、内侧髁、外侧髁、内上髁、外上髁。

(6)髌骨、胫骨(内侧髁、外侧髁、胫骨粗隆、内踝)、腓骨(腓骨小头、外踝)、跗骨(距骨、跟骨、舟骨、楔骨、骰骨)、跖骨、趾骨。

6.颅骨

(1)颅的组成

1)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2块。

2)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由15块颅骨构成,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下鼻甲各2块,下颌骨、犁骨、舌骨各1块(图2-2-3)。

图2-2-3a 颅前面观

图2-2-3b 颅侧面观

(2)颅的形态

1)颅的顶面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新生儿颅盖有囟:分前囟和后囟。

2)颅的侧面观:外耳门、颧弓、翼点、乳突、下颌角、颞下窝。

3)颅的前面观:眶(视神经管、泪囊窝、鼻泪管)、骨性鼻腔(骨性鼻中隔,鼻腔外侧壁的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以及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犁状孔、鼻后孔、蝶筛隐窝)。

4)颅底内面观:颅前窝(筛板、筛孔)、颅中窝(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鼓室盖、垂体窝、视神经管)、颅后窝(枕骨大孔、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舌下神经管)。

5)颅底外面观:硬腭、鼻后孔、枕外隆凸、下颌窝、颈静脉孔、茎突、茎乳孔。

(3)鼻旁窦: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4)下颌骨:下颌体、下颌支、下颌角、髁突、下颌头。

7.主要骨性标志的人体观察和触摸

(1)躯干:胸骨角、剑突、肋弓、第7颈椎棘突、胸椎和腰椎棘突。

(2)头面部:枕外隆凸、乳突、下颌支、下颌角、舌骨、翼点、颧弓、眶上缘、眉弓。

(3)上肢:锁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尺骨鹰嘴、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尺骨茎突、桡骨茎突、肱骨大结节、舟骨、腕骨、掌骨、指骨。

(4)下肢:髂嵴、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坐骨结节、大转子、髌骨、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胫骨粗隆、腓骨小头、内踝、外踝、跟骨。

【想一想】

(1)试述骨的分类和构造。

(2)试述颅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3)上、下肢骨的分布,组成,名称和排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