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我们开办了“家长学校”。家长们在自己的孩子入学的两年以前就报名参加家长学校,在那里听课,直到他们的孩子从中学毕业为止。家长学校的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共计250学时。我们尽量地做到,让每一位父亲、每一位母亲把在家长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跟自己孩子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能设想会有完满的家庭一学校教育。......
2023-12-03
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应当兼顾国家顶层设计的优化、发达地区帮扶方式的改善和乡村地区自身教育氛围的建设,激发三者形成合力。
1.国家层面
1)将师资水平作为教育扶贫工程的考核指标
目前,国家层面教育扶贫工程对乡村地区学校的指标要求大多集中在“物”的层面,很少触及“人”的层面。例如,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中,对教育信息化的描述仅限于“加快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涉及任何对师资等人力资源的要求。
应当注意,师资水平的提升无法依靠乡村地区自行解决,必须在国家层面予以统筹。当被问及是否可能在洱源义务教育阶段招聘大量专业性信息技术教师时,Z主任表示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并不可行。一方面,人事编制的分配权不在当地,而在更高层级的行政机关;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短缺只是教师资源短缺的一种体现。在中国乡村,英语课、数学课等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短期内希望通过国家层面统筹,挖掘好现有的“全科教师”资源。长期而言,要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留在乡村地区任教,如通过“免费师范生”等定向培养方式培育一批能够深入乡村地区开展数字素养指导的师资。
2)提升师资培训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在培训组织上整合资源,删繁就简。洱源教师大多参与过若干由县、乡或镇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但这些培训大同小异,其刚性要求以达标为主,针对性不强。在现有条件下,应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让每位老师接受系统而非零散的培训。
在上海,信息技术教师每两周都要参加由区学科中心组组织的教研活动,结合听课、互评、讲座等形式,使得教师的培训常规化与体系化。因此,在乡村地区,也可适当转变思路,从邀请专家到互相评价。
同时,洱源许多教师表示,目前培训以技术操作为主,但许多老师缺乏如何将这种认知以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孩子的教学方法。因此,现有培训可以逐渐从聚焦技术转向聚焦思维和教学,帮助老师建立起相对专业和体系化的思维体系,进而从数字素养角度影响学生。
3)调整乡村地区信息技术课教学和评价体系
目前,乡村地区的信息技能的评价体系与课程设置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匹配。
一方面,课程设置给予乡村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太大。在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数学生只要接受2年的信息技术基础型教育,而在云南却是6年。在洱源,许多信息技术课成了学生自由活动或自修课。因此,应编写符合乡村地区实际情况的教材,乡村地区小学阶段每周的课时数可以减少为1课时,以落实教材内容,形成体系化信息技能培育为目标,逐步推进。
另一方面,现有评价体系又无法给予学校和教师与课程标准相匹配的正向激励。在初中,如今只有学生八年级末时进行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这种方式太过单一,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取了“考前突击”的方式。
可鼓励学校通过模拟在线平台等网络资源,通过在线答题生成平时成绩等途径使学生的评价方式日常化、过程化;在小学,云南省没有组织统一的信息技术课程考试,缺乏评价监督手段,未来可鼓励各校出台具体的评价建议,通过抽查、汇报等形式进行定期监督和过程管理。(www.chuimin.cn)
2.发达地区层面
目前,发达地区对乡村地区的帮扶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学校主导的教育资源帮扶;二是由企业主导的技术资源帮扶。这两种路径都存在可以优化的空间。
1)完善由学校主导的教育资源帮扶路径
当下,不少城市学校通过教师挂职、社会实践等形式鼓励师生投身公益,为乡村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笔者建议在传统高校社会实践和支教以文化课教学为主的基础上,融入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配合当地教师对教材要求解构和再创作,探索出适合当地儿童学习的信息技能教学模式。
2)完善由企业主导的技术资源帮扶路径
目前,不少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沪江网等依靠自身技术资源,参与了乡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扶贫项目,具体方式包括科学回收与捐赠闲置电脑、通过网络共享优质课程等。
但这些帮扶大多聚焦硬件设施,或简单地通过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空间转移,很难切实提高当地儿童的数字素养。简单复制型的“远程教育”既容易造成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的“水土不适”,又难以让孩子体会到如何利用信息技能去实现更深层次的自主学习。
未来,互联网公司可尝试以提供电子书包的使用培训、教学类软件的实验与应用等。同时,利用专业优势为当地儿童提供更多关于信息检索、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3.乡村地区层面
在乡村地区层面,最重要的是构建形成家校互动的长效机制。
在上海,“学校—教师—家长”三者总能在对孩子进行数字素养的培育上形成合力。教师在接受访谈时,经常援引学校的规章制度,家长也经常表示自己是在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
相较之下,云南的学校、老师和家长虽不会形成正面冲突,却也无法形成合力。比如,若干受访教师提到“并不希望学校安排兼职信息技术课”“不是专业出身,怕教错”等。但家长却认为“学校应该多教点”“在学校里多教点,课后就不要再用电脑了”等。由此可见,学校、教师、家长无论在限制、鼓励还是默认孩子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缺乏高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因此,我们建议建立统一的交流平台,通过探索亲子活动、家校互动等方式畅通沟通渠道,在儿童信息技能的培育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最终凝聚为教育共同体。
虽然洱源和上海两地儿童的数字素养差异可能只是中国教育扶贫工程中的一个“小问题”。但笔者相信,洱源不只代表洱源,上海也不只代表上海。以此为切入点,进而折射出中国城乡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公民信息素养差异、教育扶贫的“痛点”和“难点”,就是一个极具共性的“大问题”。因此,如果能为其觅寻良好的解决方案,受益者将不只是洱源儿童,而是整个中国乡村的儿童。
为此我们开办了“家长学校”。家长们在自己的孩子入学的两年以前就报名参加家长学校,在那里听课,直到他们的孩子从中学毕业为止。家长学校的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共计250学时。我们尽量地做到,让每一位父亲、每一位母亲把在家长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跟自己孩子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能设想会有完满的家庭一学校教育。......
2023-12-03
冲动型沟通模式是家长与孩子最愚蠢而危险的沟通形式。冲动的沟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认为父母不可理喻,与父母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父母与孩子要理性沟通父母与孩子都要具有善意和真诚的态度,将沟通目标锁定在解决问题上,而非批评或控制别人。在质疑孩子时,应当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提出积极、具体的理由。遇事理性沟通,孩子就能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接受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2023-07-24
要达成家园共育的效果,就需要教师掌握与幼儿家长沟通的一些技巧。家长要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唯有和教师沟通。此时,教师要理解家长的心理,要用足够的耐心与家长沟通,要将幼儿教育理念以及相关政策解释给家长听,进而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此,要注意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以示对家长的尊重。她的这个举动吓坏了小男孩。此时,作为教师,要与家长良好沟通,就要以心相待,从两位家长的心理入手,化解家长矛盾。......
2023-07-04
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尽管各个部门均依据不同的管理权限建立了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不同部门之间有时却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改变传统的相互通报制度。因此,组织间的交易需要打破不同主体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建立信息流动和整合机制。此外,统一的数据平台还能促进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多元协调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
2023-06-27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为了达成良好的沟通效果,促成家园共育的局面,除了要注意运用以上技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所以,在与年龄大的家长沟通时,一方面要向其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另一方面要用浅显的语言宣传幼儿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诚恳、尊重、亲切的态度。前者表现为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企图从各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完美打造;后者表现为对孩子过分“尊重”,导致孩子不能融入集体生活。......
2023-07-04
使用语言技巧高明的人,能利用符合听众、环境、形势及话题的说话技巧说话,而且态势语言,音调也能和语言充分配合。所以,在与人沟通时,语言与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表达。所谓不理想用语,就是会伤害到语言的影响力及感染力的语言,大致包括“连接语”、“限定语”、“差别语”三种。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使用限定语,同时注意避免诸如眼看下方,不敢正视对方,用不安的细小声音说话等。......
2023-08-02
主人等了一会儿,那位迟到的朋友还是没有来,回头却发现席间有两位客人已经离去了。主人本一片好心宴请朋友,但终却因为自己的话引起了客人的误解,而使得筵席未开客人却全部跑光了。男青年也满脸疑惑地说:“头,头,我说的是头大。”有一个年轻朋友兴奋地说:“中国队大败日本队获得冠军。”......
2023-08-17
南北朝时期,益州郡设立了学校,成为正式传播儒学的机构,不过学校有限。元代时云南被纳入大一统国家以后,国家的地方学制在云南得到推广,各路、府、州均设立学校,推行儒学。在清代学校成为云南传播儒学的重要阵地。[83]由于士农工商四民观念的变化,学校教育面向有能力求学的大众学子,扩大了儒家文化在云南的传播范围。虽然云南民族较多,各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信仰,但这并不妨碍儒家文化在云南的传播与发展。......
2023-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