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乡儿童数字素养差异及对策研究-以沪滇学校田野调查为例

城乡儿童数字素养差异及对策研究-以沪滇学校田野调查为例

【摘要】:数字素养,城乡儿童,多元因素,对策,教育信息化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的必备技能。可见缩小城乡之间教育信息化水平差距仍任重而道远。本文借助数字素养全球框架,旨在聚焦城乡儿童的数字素养差异,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研、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围绕上海和云南两地的儿童、教师、家长、学校四个研究对象,探寻影响城乡差异的多元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蒋 钰 李 有

【摘 要】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的必备技能。为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教育质量控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改进学习并缩减数字鸿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制了数字素养全球框架。当下在中国,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扶贫的推进,城乡儿童间的接入沟差距在缩小,使用沟逐渐成为城乡儿童的主要数字鸿沟。本文借助数字素养全球框架,聚焦城乡儿童的数字素养差异,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研、参与式观察等方法,从沪滇两地儿童、教师、家长、学校的四者整合视角,探寻影响城乡差异的多元因素并从国家层面、发达地区层面和乡村地区层面分别为教育扶贫中的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数字素养,城乡儿童,多元因素,对策,教育信息化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的必备技能。为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教育质量控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改进学习并缩减数字鸿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制了数字素养全球框架。(www.chuimin.cn)

当下,中国也在着眼推进数字素养教育,希望缩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两份文件明确强调充分发挥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落后地区、重点领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协同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目前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东部及沿海地区已经可以深度应用,但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还仅仅能够满足最低限度的日常教学应用”。可见缩小城乡之间教育信息化水平差距仍任重而道远。

上海作为中国的一线中心城市,其城区公办小学的硬软件水平和师生素质能较全面地体现当今中国城市小学的发展现状。云南省洱源县位于滇西边境片区,是国家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典型地区之一。本文借助数字素养全球框架,旨在聚焦城乡儿童的数字素养差异,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研、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围绕上海和云南两地的儿童、教师、家长、学校四个研究对象,探寻影响城乡差异的多元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