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产品研发在此背景下提出,其目的也是为了打造“金课”,努力提升课程质量。当然,“课程产品研发”理念不能完全照搬企业对产品的管理方式。教学标准为课程产品质量提供了较为强制的要求,为从根本上提升课程研发水平提供了基本依据。......
2023-11-08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一门课全程仅由一名教师完成。对比而言,慕课每门课程的成功录制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是由一个强大的教师团队参与完成的,这个教师团队由一位或几位主讲教师和助教组成。主讲教师主要负责视频的录制和讲授,而助教会协助主讲教师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教学脚本的撰写,相关教学资料和测验题目的收集等。助教的作用是协助主讲教师在讨论区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参与讨论互动[21]。基于课程产品研发理念的新闻传播学课程团队架构应由一个分工合理的团队组成(见图1),其中课程产品负责人对整体课程质量负管理责任。团队架构根据职能可以划分为课程产品负责人(即课程主任,是课程的总体策划者和主要组织者,可以是授课者也可以不参与授课,可兼任执行策划人角色)、执行策划人(在课程产品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课程体验研究组(主要负责调研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和需求,进行课程小范围测试,开展增进学习体验的教学设计等)、多媒体课件组(主要负责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具准备等)、外部资源合作组(负责课程所需的外部教学资源的对接)、师资组(课程实际授课人,可以一人或若干人)和助教组(协助课堂组织、互动、答疑、平时成绩记录等,大班制一般由多人组成)。
图1 课程产品团队架构
教师授课模式可以分为一位老师和多位老师授课,其中多位老师授课又可以分为同堂授课模式和分段式授课模式(见表3和表4)。同堂授课模式适合思辨式的课程,通过多位老师对话式授课,来传递知识和思想,也可以激发老师灵感。对于学生而言,同堂授课模式具有更好的听课体验。同堂授课模式一般由承担主持人角色的老师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课程脚本引导进度并进行适当的临场发挥。分段式授课则适合交叉复合型的课程,课程产品负责人为每一部分的内容寻找最适合的授课者,并协调多位老师之间的内容衔接,既发挥各自特长又能使课程系统化。
表3 同堂授课模式示意
表4 分段式授课模式示意
2.课程研发的基本环节
1)策划环节
策划环节主要包括课程策划、脚本编写和课程测试。课程策划是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大纲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课程策划是建立在课程调研的基础之上,包括教学内容调研、学生基本素质调研等。脚本编写是通过脚本的形式将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进行标准化,是对传统教学讲义的升级。课程测试是针对课程脚本的试运行,有利于对授课过程进行品质控制,发现脚本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测试可分步骤进行,比如首先是针对少数学生的Alpha(α)版本,然后是针对实验班的Beta(β)版本,最终为推广到所有班级的正式版。课程版本测试的过程中注重收集学生和课程制作参与人的意见,修订“课程产品”存在的问题。(www.chuimin.cn)
2)执行环节
课程执行环节是教学课时内所有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主要包含课程脚本执行、教师课堂讲授和教学互动等。课程脚本详细规定了按时间顺序展开的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对象感的教学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课程负责人可以扮演“导教”的角色,引导教学活动按策划方案有序发生。授课教师基本上可根据课程脚本将知识创造性地复述出来,并组织课堂互动。由于预先调研了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授课内容能够很好地满足大部分学生期待并与学生掌握知识的节奏相吻合。可以通过适当提升课程挑战度,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精心设计的关键句、巧妙融入的教学案例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互动都能为课程质量增光添彩。
3)反馈环节
反馈环节包括作业布置、课程评价和课程优化。作业包括预习作业和复习作业。我国对于课前预习的重视程度总体低于讲学与复习。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佐(Eric Maazou)研究发现敦促学生课前预习材料并根据理解思考问题有助于改变学生思维习惯,知识学习由依赖记忆变为依赖理解、课程传授由大讲堂变为大学堂。预习并不是简单的告知下节课内容,而是科学布置任务与思考,敦促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以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学概论”课程的预习作业为例,其第二讲“文化”的预习作业中包括4组名词解释、2个预期学习目标成效作业。2个作业均要求从香港文化出发作答。作业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第一问为找出现象,第二问则从某固定视角思考产生该现象的原因[22]。课程评价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课程质量,制定课程评价标准的时候应当在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予以细化。在课程评价标准方面,网络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值得借鉴。例如,影响最大的高等教育网络课程标准包含课程概述与简介、学习目标(能力)、学业考评、教学材料、课程活动与学生互动、课程技术、学习支持、易获性和可用性8个维度,共43条标准[23]。课程优化是建立在课程反馈的基础之上,体现为下一个课程版本的内容更新上。
图2 课程研发的基本环节
3.课程产品研发流程
大部分课程可以共享相同的课程产品研发流程。除了以上课程基本环节所提到的内容,还要包括前期调查、课程预算与后期优化等步骤,课程产品化设计大体流程如图3所示。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策划前的调研主要涉及行业需求、往届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国内外相关课程教学资料等。其一,了解国家、社会及行业需求可以帮助明确本门课程培养目标,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其二,重视学生学习体验是课程产品的竞争力所在,课程产品策划之时便广泛调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预期学习目标,使课程满足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的需求。其三,建立起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网络,寻找合适的执教人打造高水准课程,以“金课”为目标,综合考虑理论的深度与难度。
教学管理部门需要为基于产品理念的课程研发投入足够的课程预算,包括配套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尤其是涉及外出授课等设计,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支出。以“融媒体导论”课程为例,第一堂课可以设计为到企业新媒体部门的“中央厨房”(媒介融合平台)进行现场联合教学。这种课程教学设计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资金的配套。
图3 课程研发的流程示意
课程产品研发在此背景下提出,其目的也是为了打造“金课”,努力提升课程质量。当然,“课程产品研发”理念不能完全照搬企业对产品的管理方式。教学标准为课程产品质量提供了较为强制的要求,为从根本上提升课程研发水平提供了基本依据。......
2023-11-08
在5.2节,通过产品平台规划工作获得了所需要的产品平台及其平台要素定义。从产品平台设计角度来说,最重要的的步骤是第一步“系统总体设计”,这一步骤将在下文中详细介绍。依据产品平台总体设计所开发的第一款产品型号被称为基型产品。两者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基型产品开发项目需要产品平台设计部门较多参与,且对新CBB要着重针对共用特性进行设计、评审和测试。......
2024-01-27
(一)用户参与式设计与社群构建互联网与智能化时代产品开发设计的核心是用户的深度参与以及社群的建立。懂用户、找话题、挖痛点、讲故事、爱互动、强情感、寻共鸣是互联网时代建立用户社群的重要路径,社群的建立是将普通用户变为粉丝的必要方式。(二)商业应用场景的建立商业应用场景的建立与评估是互联网与智能化时代产品开发设计的重要方法,也是连接产品与商业模式的有效路径。......
2023-06-15
目前,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深度学习的发展。从数量、投资等角度来看,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计算机视觉成为了人工智能最为热门的三个产业方向。深度学习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实现人工智能的强大技术,已经在图像视频处理、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功应用案例,并对学术界和工业界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2023-06-28
过去的20年中,科学家从免疫学角度出发,对银屑病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对部分发病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目前银屑病被认为是一种T细胞免疫介导的皮肤病。关于银屑病的免疫学机制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也是目前新药研发的靶点,如英利昔单克隆抗体、依法利株单抗、抗白介素单抗等许多细胞因子抗体类新药。......
2024-01-08
产品规划首先要对本企业目标市场进行全面分析、理解,找出导致未来市场格局变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明确本企业的优劣势,找准本企业未来的市场突破口。这是当年的IBM在个人电脑市场评估方面犯下的巨大错误。明确有效的业务设计,为进一步进行细分市场等产品规划工作明确了方向。图2.5某个人电脑企业业务设计示意图在进行市场评估时,注意不要局限于企业现有产品、现有市场,要有开阔的市场视野。8)手机产品方面,苹果尚未......
2024-01-27
(二)大数据思维提升效能互联网与智能化时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要求快速的反应和精细的管理,急需借助对数据的分析来科学决策,催生了对大数据开发的需求,大数据被称为将引发生活、工作和思维变革的一次革命。同时,大数据思维也逐渐颠覆了传统产品开发设计的流程和模式,数据挖掘、分析、筛选、应用的能力成为产品以及商业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
2023-06-15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目前AI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AI2.0。AI2.0的主要特征包括:深度学习数据驱动的直觉感知能力的出现、基于互联网的群体智能和技术型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出现,以及跨媒体计算的兴起等。......
2023-06-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