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安小雁塔整修工程报告

西安小雁塔整修工程报告

【摘要】:文物保护标志方面,2013 年在小雁塔遗产核心区、缓冲区四周埋设了遗产界桩,2014 年申遗成功后院内设置世界文化遗产标识。2018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小雁塔北门前方、原西安市人民政府所立的青石保护标志碑一侧,新立汉白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保护标志碑。5 月,国家文物局给陕西省文物局复函,原则同意小雁塔保护规划。

这一时期小雁塔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制度继续坚持和深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的基础保障。

保护机构方面,2007 年,小雁塔的专职保护机构由西安市小雁塔保管所变更为西安博物院。

文物保护标志方面,2013 年在小雁塔遗产核心区、缓冲区四周埋设了遗产界桩,2014 年申遗成功后院内设置世界文化遗产标识。2018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小雁塔北门前方、原西安市人民政府所立的青石保护标志碑一侧,新立汉白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保护标志碑。

文物记录档案方面,2006 年再次向省市文物主管部门报送小雁塔文物记录档案。2013 年参照文化遗产档案的体系,完善了小雁塔国保单位文物记录档案,并以相同标准增设小雁塔文化遗产档案。重点加强以小雁塔文物本体建筑考古、保护工程为中心的遗产档案的主动搜集、科学管理,并开展相关研究利用工作。

保护区划方面,2004 年7 月21 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是实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指导、管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的基本手段”“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

2006年,西安市文物局开始组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2013年,《小雁塔保护规划(送审案)》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查。2014 年8 月,国家文物局下达《关于小雁塔保护规划的意见》,要求省、市文物局指导小雁塔管理机构,组织有关单位对保护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另行报批。

2019 年,配合西安市政府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项目,西安市文物局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古迹遗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新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保护规划(2020 ~2035)》(简称《小雁塔保护规划(2020 ~2035)》),西安博物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共同协助规划编制。

2019 年7 月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小雁塔保护规划(2020 ~2035)》进行了评审。[21]2020年1 月,《小雁塔保护规划(2020 ~2035)》报审稿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查。5 月,国家文物局给陕西省文物局复函,原则同意小雁塔保护规划。2021 年7 月16 日,《小雁塔保护规划(2021 ~2035)》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结合1992 年公布的保护区划和周边最新考古成果,该规划将小雁塔保护范围面积扩大至15.63 公顷。

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期间,小雁塔周边的唐代长安城考古中新发现多处重要遗址 。2012 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清代荐福寺外西北角揭露发现了唐长安城朱雀大街遗址、安仁坊西北角坊墙墙基、第七横街遗址;2015 年,勘探出安仁坊横街遗址;2017 年以来,在清代荐福寺外西南和南侧揭露发现了朱雀大街遗址、安仁坊西南隅唐代宅邸建筑基址、安仁坊南墙遗存、光福坊北墙墙基遗存、第八横街等相关遗址。这些小雁塔周边新发现遗址与唐代荐福寺塔院的布局密切相关,主要位于1992 年公布的小雁塔一般保护范围之外、建设控制地带之内,是小雁塔历史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小雁塔的保护历程,除了中央和地方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外,还得益于西安市政府在历次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中都将小雁塔作为唐代长安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明确保护。2015 年2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西安博物院考察调研时,在询问小雁塔的保护情况后,专门叮嘱对待文物古建的保护工作,一定要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做好保护,又一次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事业的关心和重视。本章以建设部原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的一首小诗小结:

古城无价宝,科学难再造。

继承与发展,保护最重要!

【注释】

[1]1955 年中共西北党校改为“中共中央第二中级党校”,后发展为今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2]韩保全:《西安大遗址保护的回顾与展望》《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只能是〈三国志〉而绝非〈三国演义〉》,《古都西安考古文物文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年。

[3]西安市文管会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局,正式行文都以西安市文化局的名义进行。时任市文化局局长为谭评。市文管会参与小雁塔整修工程的主要有办公室主任赵书铭、秘书范绍武、陈辽、陈之中,财务李学仁,工程施工郑灿扬、何质夫等。

[4]雷君:《采访范绍武同志的报告》,2002 年,未发表。

[5][4]葛天:《小雁塔大礼堂1950 ~1957 年使用状况调查报告》,2018 年,未发表。(www.chuimin.cn)

[6]孔正一:《小雁塔》,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 年。

[7]1955 年5 月18 日《中央第二中级党校来会洽谈补修小雁塔下台阶围墙等工程的报告》。

[8]此处记载有误,根据赵克礼:《陕西古塔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 年。书中从位置、建筑内格、僧人世系及记载方面考证,认为此处塔院不应该是荐福寺僧人塔院,而应是大兴善寺的僧人塔院。

[9]康寄遥:《陕西佛寺记略》,油印本,1984 年。

[10]雷君:《采访范绍武同志的报告》,2002 年,未发表。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64 年第4 号。

[12]1963 年4 月2 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对划定大荐福寺保护范围意见的批复》。

[13]1964 年5 月18 日《陕西省小雁塔小学关于大荐福寺保护范围划定界线后房屋拨交情况报告》。

[14]王军、王琰:《西安的古都风貌与欧洲风情》,《建筑学报》2004 年第11 期。

[15]韩保全:《西安大遗址保护的回顾与展望》,《古都西安考古文物文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年。

[16]该所除保护小雁塔文物本体和周边历史环境,管理小雁塔的参观游览工作外,还承担了西安市文物局古籍书库保管、民俗文物征集等职能。

[17]参见市革办发〔1979〕62 号印发《关于退还小雁塔房地产会议纪要》等文件。

[18]现西安博物院管理的东、南、北三面界墙仍然保持清代寺院界墙基址。清代寺院西界墙基址现位于博物院管理范围的西部人工湖中部一带。

[19]西安博物院是西安市属综合性博物馆,2007 年5 月建成开馆,全院占地245 亩。院内收藏有文物藏品13 万件组(三级以上文物1.4 万件组),大部分出自西安地区的古遗址和古墓葬,以青铜器、玉器、金银器、三彩陶瓷和石刻造像为特色;收藏古籍10 万多册(善本古籍1 万余册),还保护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古建筑小雁塔及相关文物。

[20]1980 年以来,小雁塔保护范围中轴线约60 亩对外开放区域原有独立管理围墙,2006 年时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建设中拆除,将中轴线区域和东、西两侧连通成一体。

[21]与会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主任、西安研究室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家瑶研究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侯卫东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考古队队长龚国强研究员;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