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中约有2万字与天等县有关,原文记叙了徐霞客从明崇祯十年十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天等的31天游览历程。天等的山之雄、水之美、人之淳,让徐霞客离开天等之后仍念念不忘。根据《徐霞客游记》整理出的徐霞客游天等线路二十二日……政立死,其妻为下雷之妹,政谨私通之,欲以为内援,而诸土州俱不服。后其弟署州事,其地犹半踞于莫彝,岁入征利不休。未几,身死无后,应归顺继嗣,而田州以同姓争之。......
2023-11-08
俗话说:“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在一开始就说到,徐霞客之所以能云游四海而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朋友相助。在向都的16天,他也结交了一批朋友。
从《徐霞客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文韬是徐霞客最好的朋友。这周文韬,是个“土人之用事者”,就是说,他是个当地人,在官府里管事,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之类的人物吧。徐霞客是在到向武的第三天,即十一月初五才认识他。那天上午,天气特别冷,向武官府派出的脚夫到了,徐霞客正准备出发。这时候,周文韬出现了。“见余诗辄携入,且谕夫去,止余少留。”也许是冥冥中注定他们该成为朋友,也许是这个周文韬本来就是个与人为善、喜欢结交朋友的人,反正他一见到徐霞客,就觉得特别投缘,看了徐霞客写给州官黄绍伦的诗,就立即劝他先留下,并吩咐脚夫们:“今天客人不走了,你们回家去吧。”然后把那首诗带进衙门去。其结果是徐霞客的境遇立马有了很大的改善:下午,州官黄绍伦给徐霞客写了一封信,同时还送来蔬米酒肉;黄昏时,黄绍伦又作了应和徐霞客的诗,派人用信函送来。
第一次亮相,周文韬就给徐霞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个人不仅能办事,而且还很热情。对领导交代的任务,尽职尽责,不劳领导费心;对待客人,热情大方,周到得体。这不,第二天一早,周文韬又来了,他带来了州官的书信,叫徐霞客不要急着走,稍留些时日。徐霞客道谢后,表示自己赶时间,等脚夫到了就要立即动身。偏偏等了好一会儿脚夫还是没来。徐霞客坐不住,只好到琅山那里去走走。回到驿站时,脚夫到了,正打算动身,周文韬恰巧又来了,再三挽留,又催促他的同僚梁文焕前去带些路费来赠予徐霞客。到最后,徐霞客去意已决,招呼脚夫:“赶快走吧。”脚夫一听,哄然一声散了伙。原来他们还以为“赶快走”就是让他们散伙离开呢。总之,今天又走不成了。当晚,周文韬和掌管州里守备的“大头目”韦守老一起来拜见徐霞客,传达州官挽留他的意思。
在周文韬的一番挽留下,徐霞客终于和州官黄绍伦相见了。初八上午,周文韬拿着州官的亲笔信来了,赠送了一些铜钱作为徐霞客在寓所中的费用,同时告诉徐霞客,州官下午要在州衙里召见他。下午,周文韬按时前来,带着徐霞客去见州官黄绍伦。会面结束后徐霞客返回寓所,周文韬又拿着黄绍伦的书信前来探望,并表示谢意。
与徐霞客交往的过程中,周文韬不仅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是实实在在地把徐霞客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初十上午,徐霞客又为怎么去云南犹豫不定,再次到佛前去拈阄。后来周文韬带来黄绍伦的建议,叫他不要走归顺,可考虑走田州、泗城州,并说可以写信给那边的州官,让他们提供方便。在传达了领导的意思后,周文韬也私下表达了他个人的看法,他觉得田州和泗城州也都不是适宜借道的地方。看到周文韬说得这么恳切,徐霞客终于不再迟疑,下定决心走南丹。
徐霞客在向武考察的那几天里,周文韬都尽可能做了妥善的安排,为徐霞客提供方便。十八日上午,待徐霞客终于收拾妥当,要离开向武州治,周文韬带了梁心谷、茂林禅师前来,将徐霞客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订后期而别”。
古州衙内十二生肖石雕
周文韬这为人和办事的能力,同他的性格、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徐霞客说他是“土人”,其实他并不是正宗的向武本地人,而是归顺人。那年,执掌越南高平政权的莫敬宽被另一豪强黎氏打败,带着妻儿逃奔到归顺,州官岑大伦于是接纳了他。后来越南黎氏军队逼近归顺,莫敬宽又逃到归朝(时富州治,在今云南富宁县),仓皇之间把妻儿留在了归顺。黎氏不断施压,归顺州官没办法,就把莫敬宽的妻儿交了出来(另有一说是归顺州官乘人之危同莫敬宽的妻子好上了)。因此,莫敬宽和归顺结下了仇恨。后来莫敬宽打回了越南高平夺得了政权。和归顺知州有隙的镇安知府就跑去高平,引来莫敬宽的军队围攻归顺城,把州官岑大伦俘虏到越南去。之后,镇安知府向莫氏军队要回岑大伦,将他杀掉。当初归顺被围城的紧急时刻,州里人看周文韬读过书,为人仗义又有胆略,就收集了千两黄金、四十匹马、五十匹绸缎,让周文韬带上数人,出城去献给对方,劝说他们退兵。然而对方十分狡猾,接受了黄金财物后假装后退,然后又突然返回,扣押了周文韬等人重新把归顺州城合围起来,并在城下把周文韬的随行人员尽数给杀了,每天早晨把周文韬悬挂在高竿上当靶子,用鸟铳来恐吓他,让他叫城里的人投降。然而周文韬并没有屈服。就这样被悬吊了几天,周文韬的老母亲用绳子缒出城来,抱住那竿子,和被吊着的周文韬相对而哭。莫氏军队见状于是把周文韬的母亲扣起来,让周文韬回去找钱来换母亲。周文韬于是进城,找了一百二十两黄金把母亲赎了回来。后来,归顺城还是被攻破了,周文韬一家人全数被绑到越南,编为奴隶。几个月后,周母死在了高平。周文韬瞅了个空子,带领全家逃出来,昼伏夜行,在荒山中逃奔了一个月,才返回归顺。回来后,周文韬立即和原归顺州衙里侥幸逃命的几个头目,一同去找当权者,又遍求邻境各土司共同援助,才把归顺土司政权重新建立起来,立岑大伦的儿子岑继纲继承知州职位。向武州官因此十分看重周文韬的胆略和才干,就请他到向武来做个管事。周文韬也因此就在向武安了家,成了半个本地人了。
徐霞客在向武的第二个朋友,是州官黄绍伦。从他和徐霞客诗书往来的情况看,这是一个有文化的知州,而且对有文化的人特别尊重。徐霞客到向武次日即初四,黄绍伦就写了诗送给他,也不知道传到他手中没有。但初五上午周文韬亲自把徐霞客的诗转给他后,他下午就有信回复过来,而且马上派人送来菜米酒肉,傍晚又以诗和徐霞客相应和,可见他对外来客人特别是文人的重视。
“土官”墓
从后来黄绍伦对徐霞客的百般挽留,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叫“求贤若渴”。初六那天,黄绍伦甚至“五留徐霞客”。第一轮:一大早徐霞客刚起来,周文韬又拿着让他“稍作停留”的书信来到了。这书信的作者,显然是这位知州大人。而周文韬反复来挽留,并赠送路费,显然也是知州布置的任务。徐霞客十分感动,在出发之前认真写了书信感谢黄绍伦。第二轮:当天徐霞客因故未能成行,外出游览傍晚返回驿站时,又有一个“执礼甚恭”的人奉黄绍伦之命前来挽留他。第三轮:当徐霞客婉言谢绝后,中军谢某、胡某各自登门拜见,请他多停留些时日,而先前那个使者又再三往返劝说。第四轮:紧接着,周文韬偕同军事长官韦守老前来拜见,诚恳地传达了黄绍伦的谕示。第五轮:当徐霞客竭力辞谢后,虽然天黑了,黄绍伦还是再次送酒米菜肉来,又用亲笔信恳切挽留,说等病好起床后见一次面,言辞间有礼有节,恭敬有加。可见,这黄绍伦为了留下徐霞客,可真下了功夫。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初七拂晓,黄绍伦又送来鸡肉酒米。盛情难却,徐霞客于是起床写信答谢他,同意暂留数日。这天天气特别明丽晴朗,徐霞客心里也格外舒畅,于是他买来香蕉,煮了肉,把自己给灌醉了。
就在徐霞客答应留下来的第二天,即初八下午,黄绍伦和徐霞客在州衙后堂见面了。两人聊得十分投机,都有相见恨晚之意。他们互相询问了年庚,原来黄绍伦比徐霞客要大三岁,五十四岁了。没聊多久,黄绍伦又重新表达了他想留下贤才的诚意。而徐霞客也告诉他,他此行的目的是参拜佛教名山云南鸡足山,不能久留。黄绍伦于是说:“余知君高尚,即君相不能牢笼,岂枳棘敢栖鸾凤?唯是路多艰阻,虑难即前。适有归顺使人来,余当以书前导,且移书归朝,庶或可达。”意思是说,我知道先生是高尚的人。如果先生不能屈居牢笼,荆棘丛哪敢栖息鸾凤?只是这条路上艰难险阻很多,我很担心。正好有归顺州的使者前来,我将写信让他在前边引路,并转发文书到归朝,或许可以帮助先生顺利前行。这番话说得情恳意切,他还告诉徐霞客,胡润寨主是他的女婿,他会发文书给他。两人最终商定,徐霞客推迟一天出发,等待与归顺州的使者同行。此事谈妥了,两人于是摆开棋盘下棋。接下来两人又谈起文学,徐霞客把包中所带的石斋翁石刻及湛持翁的亲笔字拿给黄绍伦看,黄绍伦则带徐霞客瞻仰了钦赐嘉奖的匾额。这块匾是两年前即崇祯八年十月十五日,朝廷因加授向武州知州黄绍伦为参将而赐的,上面写着“钦命嘉奖”四个字。黄绍伦显然很看重和爱惜这块匾,最近又把它装修过,悬在高高的横榻上,还用一层层席子套上保护着,平时不轻易露真容。如今遇上徐霞客这样的贵客,黄绍伦才叫人把席子全部除去,让他好好欣赏。两人越聊越投机,直到太阳将要西下了,徐霞客才返回寓所。而刚分别不一会儿,黄绍伦又叫周文韬拿着书信来探望并致以谢意了。(www.chuimin.cn)
知道徐霞客特别喜欢溶洞,黄绍伦下令架梯子修通琅山栈道,并与他相约,要一起去探飘琅岩、北岸岩和百感岩。
在黄绍伦的推荐下,徐霞客初九会见了归顺使者刘光汉。刘光汉告诉他,去归朝、富州的路都艰险难走,劝他不要走这条路。天黑时,黄绍伦又送来绵衣、唐巾和绸裙,作为赏赐。
黄绍伦的厚爱,深深地感动了徐霞客。他感到无以为报,只好不时写信写诗来答谢这位关照自己的当地领导。
清代“冰霜励节”匾
往后几天,黄绍伦还在时刻关心着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徐霞客在游记中这样记着:
十六日 黄君命人送游水岩。
十七日 黄君以镯送。
两个朋友的交往,一直持续到十八日,一个“天色明丽”的日子,徐霞客终于离开向武,继续他的行程。
徐霞客在向武结交的朋友,还有一个叫韦守老。这个韦守老,我们只知道他是上映人,“当道以守备假之”,就是说让他代理守备职务。守备,是当时负责地方防御的长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长。按当时的军阶,由高至低分别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及把总。他比加衔参将的州官黄绍伦要低两个级别。前年在北岸寨防御,指挥打退交趾寇贼的就是他。韦守老的家乡上映州(徐霞客写作“上英峒”),属于镇安府管辖。徐霞客念念不忘的向武州西南三十里上英峒境内“前后通明,溪流其间”的那个吉祥洞,就在韦守老的家乡。可惜,这个被徐霞客几次提到的吉祥洞,到底在上映的什么地方,现在已经没人知道了。
韦守老第一次和徐霞客接触,是在他奉知州之命,和周文韬一起前来驿站拜见徐霞客的时候。从那时起,他就一直陪徐霞客在向武考察。十三日和徐霞客并肩骑马去游百感岩,十四日再约徐霞客去游琅山岩。对这个始终相陪的尽职好客的韦守老,徐霞客显然很是感激,在游记中多次写到他。此外,周文韬的同僚梁文焕,谢、胡两位中军,归顺客人刘光汉等,都和徐霞客有过不错的交往。
除了官府中的人,徐霞客在向武和社会底层的人也多有交集。他游览中遇到困难时,总有人对他伸出援手。当地的僧人,徐霞客也和他们交上了朋友。他去游山洞,有和尚在陪他;他从百感岩下到百感村,那个叫“净虚”的矮个子和尚端着酒来迎接;别人送给他几只鸡,他交给和尚代为饲养。正是有这么多的朋友相助,徐霞客才得以完成他在向武州治16天的历程,写下了8000多字的向武游记。
有关跟着徐霞客游天等的文章
《徐霞客游记》中约有2万字与天等县有关,原文记叙了徐霞客从明崇祯十年十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天等的31天游览历程。天等的山之雄、水之美、人之淳,让徐霞客离开天等之后仍念念不忘。根据《徐霞客游记》整理出的徐霞客游天等线路二十二日……政立死,其妻为下雷之妹,政谨私通之,欲以为内援,而诸土州俱不服。后其弟署州事,其地犹半踞于莫彝,岁入征利不休。未几,身死无后,应归顺继嗣,而田州以同姓争之。......
2023-11-08
徐霞客与黄才能两人,穿越时空隧道而相遇,于是有了下面一番对话。我离世的时候,想不到后来会有《徐霞客游记》这样一本书流行于世。我的族孙徐镇于乾隆四十一年重新手录并刻板付印,这是《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木刻本。丁文江还撰写、编制了《徐霞客年谱》及《旅游路线图》。但是,我旅游期间每天坚持做笔记,并没有获名获利的动机。......
2023-11-08
十一月初二上午,在离开福新前往下雷五天以后,徐霞客来到了今天等县把荷乡把荷村那乐屯。初二吃了一盘鸡肉当早餐,然后出发,翻过一道岭,来到了向武州南麓村,就是现在的把荷乡那乐屯。如今的把荷村,明朝时属于向武州管辖。把荷乡国土所所长介绍当地情况遗憾的是,如此美景,徐霞客却没享受到。紫微,首先是星宿名。中国古代认为紫微星是众星之主。紫微星号称斗数之主、谋略之主、政星之主,是北极五星中的帝星。......
2023-11-08
十一月二十一日,佶伦州驿馆里,徐霞客还是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原来宋代今天等域内确立土司时,还没有佶伦州,佶伦这块地方,是归结安管辖的。二十四日,囤龙村的人又把他送回那印屯,午餐后转向佶伦方向,最后经过今福寿屯又回到了佶伦州治。二十五日,下午从佶伦启程,取道茴利坡前行,但中途脚夫逃开,徐霞客他们只好又下坡找到旧州住宿。二十六日,脚夫不落实,当晚仍住旧州。......
2023-11-08
十一月十八日,天朗气清。这天上午,徐霞客准备妥帖后,离开住了16天的向武州治,在与前来相送的周文韬等人“订后期而别”后,向镇远州方向出发。向都山歌,是目前天等六种山歌中流行范围最广的一种。而且往往是四人对唱,百人围观,听者摩肩接踵,歌者如痴如醉。有人统计过,每年霜降节九天下来,对歌者不下一千对次。宁干,地处向武东南,土司时期一直为向武州辖地。1950年划归都康乡,1958年置乡级机构至今。......
2023-11-08
四城岭,崇左市第一高峰,主峰海拔1073.7米。它坐落在距离天等县城20多公里的福新镇境内。四城岭还是人们向往的“绿澡堂”。四城岭梯田也是四季常绿。置身四城岭,沐浴着的都是“绿”的希望。雄浑四城岭四城岭之所以吸引人,还因它的神秘。山有仙则名,四城岭因有着无数神灵的故事,而更扬名在外。四城岭的庙宇,就建在主峰极顶上。四城岭上的牛群布洞村百捧屯咱们回到徐霞客的行程上来。......
2023-11-08
说天等的历史,不能不说徐霞客。也就是说,《徐霞客游记》是“天等历史第一书”。而在《徐霞客游记》约60万字中,写天等的就差不多有2万字,约占全书的三十分之一。历史上极少有人写天等写到两万字,所以说,“说天等的历史,不能不说徐霞客”。母亲81岁时,徐霞客想停止出游,在家奉养母亲。可惜不久后,母亲还是去世了,徐霞客悲痛欲绝。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就是靠他在30年考察中一天天记录下来的。......
2023-11-08
它的土地肥沃,和四城岭关系很大。直到今天,天等仍存在六种不同系列的山歌。这一路,是与“垌柳”截然不同的地貌,“石峰三四夹岭而起”。这蚬木,又叫铁木,当地叫“木宴”,如今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树形高大而木质坚硬著称。现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乌猿、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和穿山甲,常在这里招摇而过,和众多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2023-1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