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跟随徐霞客游天等-知晓缘结天等的第一章

跟随徐霞客游天等-知晓缘结天等的第一章

【摘要】:说天等的历史,不能不说徐霞客。也就是说,《徐霞客游记》是“天等历史第一书”。而在《徐霞客游记》约60万字中,写天等的就差不多有2万字,约占全书的三十分之一。历史上极少有人写天等写到两万字,所以说,“说天等的历史,不能不说徐霞客”。母亲81岁时,徐霞客想停止出游,在家奉养母亲。可惜不久后,母亲还是去世了,徐霞客悲痛欲绝。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就是靠他在30年考察中一天天记录下来的。

说天等的历史,不能不说徐霞客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

这徐霞客,课本上称他是“三大家”:旅游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我看来,徐霞客是一个纯粹的“职业旅行家”。他终生只做一件事:旅游。那么,为什么说“说天等的历史,不能不说徐霞客”呢?天等这个地方,历史上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知之甚少。关于天等的历史记载,最早的还要追溯到三百多年前明代的《徐霞客游记》,接下来才是清代编的《太平府志》和《镇安府志》。也就是说,《徐霞客游记》是“天等历史第一书”。而在《徐霞客游记》约60万字中,写天等的就差不多有2万字,约占全书的三十分之一。在广西,徐霞客流连比较久的地方,就是现在矗立着巨大徐霞客雕像的上林县。但就现在广西的县域来说,徐霞客留下文字最多的,就是天等了。历史上极少有人写天等写到两万字,所以说,“说天等的历史,不能不说徐霞客”。

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天等的历史,就和我们一起“穿越”回去,跟随着徐霞客的脚步,在天等大地上再走一遍。

有句话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徐霞客的家就住在“人间天堂”里。他于公元1587年的1月5日,出生在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江阴,自古就是江南最富庶的鱼米之乡,明朝时属于“东南财赋地”,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当代著名的华西村就坐落在江阴。

徐霞客出生于一个书香气息浓厚的官僚地主家庭。其曾祖徐洽有田12 597亩,是江阴有名的富户。徐家豪富,非常重视读书,徐霞客的远祖徐颐、太祖徐元献、高祖徐经、曾祖徐洽、祖父徐衍芳,都是名重一时的文人,徐经和“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是很好的朋友。“五世以来,文豪于国,诗震于时。”虽然到了徐衍芳那一代家道中落,但根基仍存。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是个淡泊名利的人,无心于功名利禄,也不喜欢和官场中的人结交,但勤劳好学,在家庭事业有起色后,他常常带着三五家童,或乘扁舟,或坐轿舆,往来于苏杭之间,观赏湖光山色,品评甘泉新茗,如闲云野鹤,悠然自得地在乡间生活。时人总结出徐家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隐士高风,二是诗书传家。徐家人出入风雅,淡泊世味,以诗酒写性灵。徐霞客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世家,深受祖德家范的浸染,他那种淡泊名利的个性、词意高妙的才情,都可以说是极有渊源的。

徐霞客手迹

徐霞客像

徐霞客故居

“书香门第”的潜移默化,再加上天资聪颖,徐霞客早年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他对“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等有利于获取仕途功名的“主流书”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却特别青睐闲书、奇书,即当时被视为不正规的历史、地理和探讨大自然等方面的书籍。对不明白的地方,他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他的族兄徐仲昭曾说他“性酷好奇书,客中见未见书,即囊无遗钱,亦解衣市之,自背负而归。今充栋盈箱,几比四库”。有钱必买书,没钱则变卖衣物换钱买书,徐霞客对图书的痴迷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而“充栋盈箱,几比四库”,可见其藏书之浩瀚繁多。

书,引发了徐霞客对名山大川的向往,让他总想走出家门一探奥秘。但因父母年老,不忍成行。他19岁时父亲逝世,三年服孝期满后,他又跃跃欲试。但母亲也年事已高,60多岁了,咋办?徐霞客的母亲是一个很有本事且心胸豁达的人。徐母知道儿子的心思,说:“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即《语》称‘游必有方’,不过稽远近,计岁月,往返如期,岂令儿以藩中雉、辕下驹坐困为?”徐霞客的母亲教育儿子不要像圈在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一样,羁留家园无所作为。母亲还与徐霞客约定,在春草初萌时出游,在秋叶染霜时归来。于是,22岁时,徐霞客告别母亲和新婚妻子,也告别书斋,外出旅游。春去秋归,从不误期。而每次归来,徐霞客都带回些琪花瑶草碧藕雪桃之类的东西作为礼物送给母亲,并对母亲讲述游历的见闻和收获,母亲十分高兴。然而“父母在,不远游”,随着母亲春秋日高,他心中的歉疚也逐渐加深。当徐霞客在出游和奉母之间两难时,徐母安慰他:“吾幸健,善饭,足恃耳。男子生而射四方,远游得异书,见异人,正复不恶。无以我为念。”母亲81岁时,徐霞客想停止出游,在家奉养母亲。母亲为了打消儿子的顾虑,就让儿子陪她到村外去走一走,并一路走在儿子的前面,以表示其身体之康健。徐霞客在母亲的支持鼓励之下再次出门,然而这次外出途中他忽然感到一丝莫名的心惊,似是不祥之兆,于是急忙赶回家,果然是母亲病了。之后,徐霞客衣不解带,终日侍奉母亲汤药。可惜不久后,母亲还是去世了,徐霞客悲痛欲绝。

正是由于母亲的支持,徐霞客决心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旅游中去。几十年间,除了妻子去世、再娶、生子、次子结婚、孙子出生以及为母守孝,按规矩必须待在家以外,他一直奔波在旅途中。他的足迹遍布了今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16个省区和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www.chuimin.cn)

徐霞客的旅游,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山玩水,“考察”是他整个旅游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漫长的旅途当中,徐霞客为了考察得准确、细致,大都步行前进,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对于路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不论身体多么疲惫、条件多么恶劣,他都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下来。徐霞客喜欢猎奇,可以说是“闻奇必探,见险必截”。每每遇到古洞、名刹、温泉、飞瀑、奇峰、深林、幽篁等奇异景观,他都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只求一览“庐山真面目”。他在笔记中说:“亘古人迹未到之处,不惜捐躯命,多方竭虑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止。”在云南腾越(今腾冲),他为了把一个岩洞看个明白,冒死攀登上悬崖;在湖南茶陵,他独闯传说中神秘的麻叶洞;在广西融县(今融安县),徐霞客为了探索一个洞,竟从一条横卧的巨蟒身上跨过。云南地方上有一本《鸡山志略》,书中记载了五台山、峨眉山和鸡足山等地的“放光瑞影”现象,说那是“佛光”或“宝光”。徐霞客则通过考察总结,从地形环境的角度,解释了出现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

写作,是徐霞客旅游的一大课目。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写日记。这些旅游日记,记录了他的旅途经历、考察情况以及心得体会,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地理材料。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就是靠他在30年考察中一天天记录下来的。这本著作,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同时也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那么,徐霞客是什么时候到天等的呢?

天等,是徐霞客人生最后一次出游路上的一个“点”。1636年,五十岁的他,由赣入湘,辗转西南。明崇祯十年(1637)农历九月二十六日,他从南宁坐船沿左江进入新宁州(今扶绥县)。知州王文林陪他游州城八景之一的“鸡岩帆影”,即今扶绥中学左江岸边青云山的金鸡岩。第二天,王文林又陪他坐船游览左江风光,观看了新宁镇上洞村镇龙山80多米高的花山崖壁画,观赏江边的驮坛山、交杯山、合头山、蜡烛山等处壁画,还考察了西原州旧址。第三天早晨,他继续坐船沿左江西上,进入今江州区境内,然后在那里住了21天,实地考察了壶关、石门塘、老虎岩、猪笼洞、归龙村、白云山、金柜山、碧云洞、龙整山等岩洞和山村,写下了6000余字的游记。十月十八日,他进入太平州、安平州,然后来到恩城州(三州均在今大新县境),考察游览5天后,十月二十三日前往龙英州(今天等龙茗镇),住了4天后,于十月二十七日由龙英州进入下雷州(今大新下雷镇),十月二十八日前往湖润寨(今靖西湖润镇)。十一月二日他进入向武州(今天等向都镇),此后历经镇远州(今天等进远乡)、佶伦州(今天等进结镇),在十一月二十七日到达都结州(今隆安都结镇)。从农历十月二十三日进入龙英州境,到十一月二十七日出佶伦州境,除开在大新下雷、靖西湖润逗留的4天,徐霞客在天等境内共停留了31天。在天等的31天里,他走遍了现在的小山、龙茗、福新、把荷、向都、宁干、东平、进远、进结9个乡镇。

离开天等境后,徐霞客经南宁过河池,到南丹进入贵州,之后抵达云南。崇祯十三年(1640),徐霞客到达本次旅行最远点——中缅交界的腾越。在旅行的最后一站鸡足山,徐霞客全身发疹块,两足俱废。丽江土官木增见此情景便资助了路费并派人把他护送回江阴老家。归家半年后,1641年3月8日,55岁的徐霞客逝世。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不禁要问,徐霞客不稼不穑整日旅游,得花多少钱啊?这些钱又是从何而来?

之前说过,徐霞客祖上是江阴望族,家境殷实。徐霞客之所以能行走江湖几十年,富裕家庭的支持自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这份家业是否大到可以支撑徐霞客从22岁到54岁的出游?还是很难的。上文说过,徐家从徐霞客祖父徐衍芳那代开始,逐渐衰落。徐霞客父亲去世后,只剩母亲独立支撑家业,那时候的家境已经不是很宽裕。他在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出游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已经捉襟见肘了。

作者追寻徐霞客的足迹

怎么办?徐霞客的办法是走一步看一步。以他最后一次出游为例,他的第一招是“变卖家底”。崇祯九年(1636)九月十九日,徐霞客离家,当月三十日入杭州。“是日复借湛融师银十两,以益游资。”出门仅11天徐霞客就开始借钱,可见他当时囊中羞涩。在湖南,他被盗寇剥光全身衣服扔进江里,全身只剩下一枚別发的银耳挖。上岸后他用银耳挖换了一套衣服,然后到离此处不远的衡阳城,以许诺给二十亩田租为代价跟朋友借了二十两银子。这几乎是“卖田卖地”了。有了这二十两,徐霞客得以继续上路。第二招是“靠朋友”。那年他来到太平府(今崇左),在庙里求签时认识了一个退休官员滕肯堂。滕肯堂到驻军那里帮他弄到了一个好东西——马牌。有了这块马牌,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徐霞客不仅食宿无忧,连路都不用走了,沿途驿站为他征用民夫抬轿子。从崇左到大新、天等、靖西,以至过隆安到南宁,徐霞客都因这块马牌,享受到了良好的待遇。第三招,就是“借名气”。让自己的名声发挥最大作用来解决旅费问题。旅行途中,他的好友陈眉公把他推荐给昆明名士唐大来。凭着徐霞客的名声,唐大来不仅资助了他旅费,还为他写了不少“介绍信”,保证他在后面的旅程有人接待。这种一环扣一环的朋友推荐,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徐霞客旅行的可持续性。而这种帮助一直延续到他旅行的最后一站——鸡足山。在鸡足山,徐霞客病重,也是由仰慕他名声的丽江土官木增资助路费并派人护送回家的。如果没有这位土官,徐霞客恐怕就要客死他乡了。靠着这些办法,徐霞客一路旅游、一路考察、一路写作。他用几十年心血写成的游记,经季会明等人整理成书,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地理名著、旅游奇书。

天等,就是这样走进了徐霞客的世界;徐霞客也因此走进了天等人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