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用健身法大全,包括大、小肠健康排泄、四肢强化及心脏保健方法

实用健身法大全,包括大、小肠健康排泄、四肢强化及心脏保健方法

【摘要】:大、小肠在腹内左右盘旋叠压,为了使大小便排泄通畅,可在口中用较大声音喊“哼”“吓”二字。喊“哼”时可连续喊,喊“吓”时也如此;快结束时,“哼”“吓”交替喊,做三四分钟即可。女的旋转方向相反,同样有效。中老年人容易四肢无力,如长期如此,身体就会逐渐虚弱。因为心脏的健康与其他脏器的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给心脏适当增加负荷对人的身体是相当重要的。内关穴属心包经,对心脏、肺脏疾病有特效。

1.消除疲劳法。一是经常坐办公室的人,工作又忙又累,一坐就是几小时,想长时间休息一会儿都很难。怎么办?这时,搓热双手,拍头,从前到后拍几遍,再十指交叉,两手掌心放在后脑勺上,微闭双眼,静静地坐5分钟。这种消除疲劳的方法,可抵上休息1小时。因为头部经络疏通,两手能量迅速从后脑进入头部,祛除疲劳,清脑醒脑。二是旅游爬山,或劳动之后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最好先全身拍打一遍,再重点拍打小腿肚。这样全身经络畅通,然后再休息,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吐故纳新法。氧气对人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在空气新鲜处多做深呼吸(在工作与学习疲劳时可随时做)。做此运动时关键在于呼,呼出的浊气越多,吸入的氧气也会越多。一天可做2~3次,每次5~10分钟为宜。这样做可保证全身细胞对氧气的需要,增大肺活量,起到健肺的作用。由于肺的弹性增大了,则不易患肺气肿和气管炎,同时也能让肺更健康,不易患肺心病。谁吸氧越多,谁身体越好,道理是非常明显的。呼吸有多种,层次不同。一是泄法。早晨锻炼,走在路上,把嘴张开,用力哈气3次,把体内病气、疲劳之气、浊气统统呼出去。二是补法。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把大自然的能量、新鲜氧气吸入体内,小腹鼓起;呼气时把浊气排出体外,小腹瘪下。这样一呼一吸,进能量,排浊气,吐故纳新,增大肺活量,增强肺功能,强身健体。

3.护脑健脑法。一是疏通百会、风府、风池穴。十指接触头皮,中指、食指从前发际中线经过百会到风府,其余各指分开从前往后梳,到后发际再分开,经过风池往上梳。这样上下反复梳理整个头部10~20次,每天梳理2次。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略后,是人体诸阳之会;风府位于后发际正中上一寸,风池在其两边,疏通百会、风府、风池,全身气血畅通,治脑诸病,并能清脑健脑,益智开慧。二是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虎口略上靠第二掌骨,治头痛效果最好,对脑中风也有预防作用,是护脑的重要穴位。按摩左手,用右手拇指屈曲垂直(剪去指甲)按在合谷穴上,一压一松,每分钟30次,每次5分钟,每天最少2次。换右手,同样方法按摩左手合谷穴。孕妇禁忌。三是双手十指分开,用指甲由前额向脑后做梳头的动作,头顶和两侧各梳36下,每天梳2次。这样可活动大、小脑神经,防治头痛及神经衰弱等疾病,对预防脑血栓和脑出血有较好的作用。

4.明目法。双目微闭,用双手拇指按在眼骨的下沿,双手食指按在眼骨的上沿,眼珠分别以先逆时针、后顺时针各转动36下。这样活动双目神经,可以防止玻璃体较早向混、花方向发生变化。

5.聪耳法。双目微闭,咬紧牙关,然后往两腮帮和双耳内用力,使双耳内有“呼呼”之感,每天做36下。如已有耳背现象,可早晚各做36下。这样活动双耳内神经、耳膜,对于保护听力是非常有益的。

6.健齿法。人要身体好,必须牙齿好。因为牙齿好,胃才能好。上、下牙齿自然叩击36下,然后再错落叩击36下,每天叩击2次。这样能保护牙根及活动牙神经,使牙齿不易脱落,同时对健胃也大有好处。叩齿,上下牙齿相叩;鼓漱,像漱口一样。叩齿、鼓漱10次,有时间每天数次,每次待津液满口时分3口咽下,意想沉入丹田,滋润脏腑,灌溉全身。

7.通肠法。大、小肠在腹内左右盘旋叠压,为了使大小便排泄通畅,可在口中用较大声音喊“哼”“吓”二字。喊“哼”字时,上可冲击鼻腔,下可活动大小肠的转折处;喊“吓”字时,上可冲击食道,下可震动大小肠。喊“哼”时可连续喊,喊“吓”时也如此;快结束时,“哼”“吓”交替喊,做三四分钟即可。这样活动鼻腔和食道,可增加大小肠的蠕动,以便帮助对废物的排泄,减少大小肠内废物的储存量,减少许多相关的疾病。便秘虽不是大病却不容忽视,特别是中老年人,有时大便干结,久蹲不下,的确是件痛苦的事。最简便的方法是:男的用右手以肚脐为中心逆时针旋转,手掌接触肚皮,可隔单衣按摩。大便难通的可多转几圈,一般情况下大便顺利可通。女的旋转方向相反,同样有效。因为按摩能增强肠胃蠕动,促进肠胃气血流通,清理肠胃积滞,调解肠胃自主神经功能,排除宿便。(www.chuimin.cn)

8.三提法。一是提肛,用力使肛门收缩,活动直肠;二是提肩,双肩向上用力,使双肩适当上耸;三是提神,全身稍用力到头顶,头顶好像有一根线在上方提着头一样。这样可以活动不易活动到的直肠,使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不会过早出现驼背现象。若双目再用力远视,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就会与众不同。

9.健肌法。中老年人不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和较为激烈的活动,肌肉长期处于松弛状态。肌肉松弛,则全身无力,所以必须加强肌肉的锻炼。双手手掌放在大树或墙壁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一定的倾斜度(与地面约呈45度角),然后利用双臂和腿部的力量用力撑。在撑时脚跟不要抬起,同时十指也要适当用力。这样对五脏压迫比较大,初做时可少做,或者不要用力过猛;时间长了可做到36下。做时可能小腿肚有酸痛感,做后下蹲几次即可缓解。这样做是为了活动肌肉,使细胞之间相互紧紧“拉手”。肌肉健康有力,精神也自然会饱满。

10.用力得力法。中老年人容易四肢无力,如长期如此,身体就会逐渐虚弱。双手紧握拳,再用力向前猛击(动作应由轻到重)36下,然后双脚轮换跺地36下。做此动作时五脏也会在胸腹内较为激烈震动,可使五脏血流畅通。

11.心脏增加负荷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功能会逐渐减弱。特别是年龄较大者,活动量太小是不行的,必须给心脏适当增加负荷。所做的活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而定,如急走、慢跑、跳绳等运动量较大的活动。重点是让心脏跳动较为激烈,原则是结束活动3~4分钟之后即可恢复正常,以没有不适感为好。天长日久可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可增强心脏跳动,延缓心脏衰老。因为心脏的健康与其他脏器的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给心脏适当增加负荷对人的身体是相当重要的。

12.调整脏腑法。一是按摩内关穴。内关穴属心包经,对心脏、肺脏疾病有特效。位于手腕横纹中央上二寸,按摩时用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一紧一松为一次,5分钟150次。有酸、麻、胀效果较好。体弱者用指腹按摩。二是按摩腹部。用左手顺时针以肚脐为中心按摩36圈,换右手逆时针按摩36圈。肚脐是人体磁场中心,其周围是五脏六腑,按摩肚脐,培元固本,脏腑和顺协调,有利身心健康。四是综合治理。两手搓热,用右掌从腹部右下角斜穿至左上角,再横转弯穿至右上角,然后往下斜穿至腹左下角,最后回到腹右下角。整个路线沿腹部穿插交错,穿过五脏,力透六腑,成为倒8字形。反复循环18次,调整脏腑,促进脏腑正常运转,达到平衡。最后是全身自然放松,用脚尖将身体向上弹起,然后自然下落(脚跟可轻微着地,以免伤及大脑)。在弹跳时双小臂持水平状,双掌随身体上下跳动时自然抖动(手掌抖动时可随时变换成手心向上或者手心相对)。在跳动后小腿肚有酸痛感,屈腿向前踢几次即可缓解。刚做时可跳动36下,时间长了身体没有不适的感觉,可适当增加跳动次数。这样可以活动全身经络,使全身血流畅通;震动五脏,使五脏血液流动畅通,因而可治疗五脏中的一些疾病;还能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双手颤抖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