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候消耗能量会让肌肉中聚集许多“废弃物”,如果身体在运动后不注意放松运动,它们会延长身体的恢复时间,还会造成侵蚀。而运动后做充足的放松运动,会让身体中的废物加快速度分解,更快地恢复正常,否则容易出现肌肉疲劳,造成肌肉的酸痛、僵硬、痉挛,甚至失能,提高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造成运动性疲劳,影响人们的学习与工作,对关节的磨损加大,降低关节的柔韧性。......
2023-11-22
爬行健身法就是四肢着地行走,其方法非常简单,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设备,只要在室内有稍宽敞一点的地方即可开展,而且锻炼过程十分安全,男女老少皆宜。模仿动物爬行姿势,在草地上、地板上爬行均可。爬行方式可分为直线爬或转圈爬,爬行速度可由慢至快,爬行时间可由短到长。一般每日1次,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均可进行。此法可促进周身的血液循环,防治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下肢静脉曲张、上肢肌肉萎缩、消化不良等症。
生物学家发现,用四肢爬行的动物比直立行走的人血液更通畅,而且很少患腰椎病。爬行可以使身体重量分散到四肢,从而大大减轻腰椎的负担。所以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爬行锻炼,会对心血管疾病及各种脊椎、腰部病变起到防治作用。医学家还发现,人在站立状态时使用胸式呼吸,在爬行时则会不由自主地使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从而能充分发挥肺泡功能,增大肺活量。爬行训练对刺激大脑,延缓和阻止脑细胞的退化以及对预防老年痴呆症十分有益。
爬行运动有许多好处,它可使身体重量分散到四肢,减轻了脊柱、腰背肌肉的负担,从而起到较好的放松作用,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腰肌劳损和颈椎、腰椎及其他疾患。同时心脏位置降低,血液循环充足、通畅,可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并有助于下肢的血液返回心脏,可较好地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和痔疮的发生。爬行锻炼能调整人的血液循环和血液分配,减轻心脏和脊柱的垂直负荷,对于防治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内脏下垂、脊椎慢性疾病有帮助。长期的直立使人体极易诱发脑血管病变和脊椎、腰肌劳损。特别是孕妇进行适度的爬行可增强腹肌力量,预防难产,产后爬行则有利于子宫复位。
世界上诸多有趣的事实证明:爬行可促进长寿。土耳其一位105岁的女寿星佩西鲁,在她5岁时因发生地震,她和一群羊幸存活了下来。在以后的岁月里,佩西鲁便以羊为伴,和羊一样过着爬行的生活。后来,人们发现了她,对她进行身体检查后,发现其健康状况相当好。究其原因,就是她同羊一起爬行的结果。
巴西老年病治疗专家创建了“老年爬行俱乐部”。自从这个俱乐部成立以后,在巴西老年人群中就掀起了一阵“爬行热”,老年朋友们纷纷在家中卧室的地板上开始学起了爬行。对于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痔疮、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的老年人来说,爬行是再适合不过的运动了。由于这项运动舒缓、柔和,在爬行的过程中,就可对身体的各个系统进行调动。爬行能够预防和缓解二十余种老年病,而且由于它动作柔和,不易使老年人在健身过程中受到伤害。
爬行时,徐徐下蹲,两手着地,背与地面略成平行,手爬脚蹬,缓缓前进。可增加对头部的供血量,减轻心脏的负担,对颈椎病、腰腿疼、下肢静脉曲张等多种疾病疗效更佳。进行爬行运动时,人的身体与地面处于平行状态,头部、胸部及整个躯体也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种姿势,对全身的血液循环十分有利。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的身体变成了直立状态,大脑及心脏的位置也相应升高了许多。由于地心吸引力的作用,心脏除克服血液在血管中的摩擦阻力之外,还要克服血液本身的重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血液的循环。因此,身体的直立和行走虽然解放了双手,但却给心脏增加了负担,也带来了弊端。
爬行运动一般可以安排在晚上临睡觉之前。因为人们白天直立的时间较长,将爬行运动安排在晚间可很好地消除白天直立造成的紧张与疲劳,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www.chuimin.cn)
1.手足爬行健身法。此法适合于患有腰部和脊椎疾病类的人群。爬行时两手两脚着地,头抬起,前脚掌着地,膝微曲,手足交替依次爬行。该爬行形式强度较大,能充分锻炼上肢及肩背部的力量和协调性,拉开脊柱椎间隙,对提高膝、踝关节的弹性和伸展性也有良好的作用。
2.跪姿爬行健身法。有心血管类疾病的患者适合跪爬。爬行时两手两膝着地,头抬起,手膝交替依次爬行。跪爬强度较小,能坚持较长时间。跪爬可增加头部的血液供给,改善心血管机能,对放松腰部肌肉,预防和减少腰椎疾病有明显作用。
3.匍匐爬行健身法。肥胖的人由于体重给四肢带来的巨大压力,更适合匍匐爬行,跪撑,肘部贴地成支撑姿势,匍匐爬行20~25米,爬速宜慢,爬幅宜小。其强度中等,是特别适合颈部、背部容易疲劳的肥胖人群进行减肥的有氧运动。经常做低位爬行练习,可以避免或减少肌体直立诱发脑血管病变和脊椎、腰肌劳损的负面效应。
每次爬行前,应做5~10分钟腰、背、四肢的热身运动,然后在铺有地毯的地板、草地或较松软清洁的地面上进行。爬行前须佩戴护膝、护肘和手套,防止硬物划伤摩擦,穿衣宜宽松。
爬行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来确定适合自己的距离。每爬行5~10分钟,宜俯在地上休息1~2分钟,再继续。初期,每天爬行宜短途,之后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逐渐加快爬行速度和延长总的锻炼时间,但中老年人每天爬行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特别要说明的是,血压不稳的高血压患者、病情不稳的心律不齐患者、冠心病患者、脑部动脉硬化者、近期发生过内出血的患者、贫血病患者、急性或慢性肺病患者、手足膝部有伤口者、急性传染病或慢性传染病急性发作的患者等,都不适宜进行爬行运动。另外,若以双手爬行于地,支撑重力,会加重手腕及双臂的负担,尤其是五指和腕部承重力增大,会对指关节、腕肌腱、韧带增加额外的压力,使手指和手腕等关节发生病变。
有关实用健身方法大全的文章
运动时候消耗能量会让肌肉中聚集许多“废弃物”,如果身体在运动后不注意放松运动,它们会延长身体的恢复时间,还会造成侵蚀。而运动后做充足的放松运动,会让身体中的废物加快速度分解,更快地恢复正常,否则容易出现肌肉疲劳,造成肌肉的酸痛、僵硬、痉挛,甚至失能,提高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造成运动性疲劳,影响人们的学习与工作,对关节的磨损加大,降低关节的柔韧性。......
2023-11-22
运动后的按摩对于身体的恢复是极有好处的,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把肌肉组织中的乳酸等物质排除出去,使机体代谢和氧化过程更加积极,还可以减轻肌肉负荷后的紧张度,消除肌肉硬化现象,从而消除疲劳,加速机体的恢复,起到良好的放松效果。......
2023-11-22
篮球运动是在团体间对抗和变化条件下进行的,具有复杂多变及同场对抗等特点,极易造成损伤。究其原因还是与运动中起跳、落地姿势等运动技术不合理以及预备活动不足有关。希望喜欢篮球运动的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把握好强度,降低运动损伤。以下篮球运动前的拉伸运动会给读者一些帮助。4.两臂向内旋转,拉伸肩、背及上臂肌肉,保持15秒。8.侧躺,一手握住同侧脚踝向臀部靠近,拉伸腿部及膝盖肌肉和韧带,持续10秒。......
2023-11-21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一般来讲,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或持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武术损伤多集中在腰、下肢和部分上肢。其中下肢的损伤部位多发生在大腿、小腿和踝关节;上肢的损伤部位主要发生在腕关节和肩关节等主要的关节。武术运动前的拉伸运动不仅可以使损伤发生概率降到最低,还能使动作完成得更加规范。1.单腿站立,拉伸腿部肌肉,持续10秒,更换另一侧。......
2023-11-21
通过充分活动四肢肌肉、关节等,可减小肌肉、肌腱和韧带的黏滞性,加大弹性和伸展性,促进滑囊和关节滑膜分泌滑液,从而可以预防和避免发生运动损伤。据统计,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损伤最为多见。......
2024-03-03
小心运动损伤进行体育锻炼是好事,但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例如,打篮球时戴上护腕、护膝、护踝,踢足球时戴上护腿板,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时戴上护肘、护腕都是很好的运动损伤防护措施。......
2023-12-06
目前推算人的极限寿命的办法是生长发育期的5~7倍长,按照人的生长期是20~25岁来算的话,人的极限寿命可能是100~175岁。另一些疾病虽然不会立即造成伤害,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失眠、抑郁等,但长此以往会损害人的体质,缩短寿命。鉴于运动对老人健康的重要性,不少科学家甚至将“是否参加体育锻炼”作为预测老年人死亡的一项有力依据。统计表明,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68%的人患有某种残疾或长期需要照顾。......
2023-11-23
认识到预防损伤的重要性,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预防损伤的意识。为了预防运动中出现的意外损伤,应严格遵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运动项目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负荷。并且强化身体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对抗能力和关节的稳定性,加强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的训练来改善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支配能力,有效地减少各类运动损伤。......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