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崖的造像,尽管面部几乎全数被破坏,但整个造像的风格面貌还是相当清晰、统一的。这两龛造像中有2尊佛像和2尊菩萨面部已经残毁无法辨认,而其他造像尚称完好。在般若寺遗址后的巨大断崖面上,一共开有17个龛,大小形制不一,分布在高约15米、长约50米的范围内。......
2023-07-22
鸟是大自然中的精灵,它们有着美丽的外表和悦耳的叫声,深受人们的喜爱。鸟类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是每种鸟都有自己的“圈子”,不同地区生活着不同的种类。
鸟的种类
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9000多种,可分为3个总目:平胸总目、企鹅总目和突胸总目。其中,突胸总目包括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分布遍及全球,种类在8500种以上。
小知识
草原上到处可见鸟类家族,以秃鹫、鹰、穴鸮、槲鸡为代表。
生活在水乡泽国
世界上大约有200种水鸟,它们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沼泽、湿地和浅水区域,如涉禽类的鹤和鹭、游禽类的鸭和雁、猛禽类的沼泽鹄以及多种鹬类等,它们以浅水中的生物为食。(www.chuimin.cn)
翱翔在海洋上空
海鸟是整个鸟类家族的一部分,它们是海洋上空最美丽的精灵,大洋性海鸟除产卵期外,几乎终年都在海上和空中活动,从不登陆。海鸟中以红嘴鸥、贼鸥、雪海燕等为代表。
巨嘴鸟因嘴巴而著名。
森林中的精灵
在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鸟类,数不胜数。最常见的有猫头鹰、啄木鸟、黄莺、百灵鸟、杜鹃等,珍奇的鸟儿有巨嘴鸟、指蜜鸟、极乐鸟等。
有关我的第一套百科全书:鸟类王国的文章
黄石崖的造像,尽管面部几乎全数被破坏,但整个造像的风格面貌还是相当清晰、统一的。这两龛造像中有2尊佛像和2尊菩萨面部已经残毁无法辨认,而其他造像尚称完好。在般若寺遗址后的巨大断崖面上,一共开有17个龛,大小形制不一,分布在高约15米、长约50米的范围内。......
2023-07-22
中文名 寿带鸟拉丁名 Terpsiphone paradisi英文名 Paradise Flycatcher分类地位 雀形目王鹟科体长 ♂19~49cm,♀17~22cm体重 ♂15~30g,♀14~26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白色型雄鸟整个头部及颏喉部蓝黑色,背至尾等整个上体白色,具细小黑色羽干纹,中央尾羽特别延长,下体纯白色。孵化期15天左右,雏鸟晚成,经12天左右离巢。分布与居留分布于东亚、中亚、东南亚等地区。大部分在我国夏候,并繁殖于我国东部、南部、中部等地区。......
2023-11-03
雌鸟眉纹淡黄白色,额至肩背橄榄褐色缀黑色粗纵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颏、喉皮黄色微具褐色细纵纹,胸淡棕黄色缀黑纵纹,下体余部淡黄白色,两胁灰色具黑褐色纵纹。主食草籽、种子、果实和嫩芽等,兼食部分昆虫。分布与居留繁殖于亚洲北部,越冬于亚洲南部。在我国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越冬于闽台、两广、云南和香港等地,迁徙经过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地。......
2023-11-03
山地土壤占1/3,灰化土和荒漠土分别占16%和15%,黑钙土和栗钙土占13%。北美大陆西半部由东而西的土壤类型依次为湿草原土—黑钙土—栗钙土—荒漠土;而在东部因南北走向的山体不高,土壤又表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布,由北至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红、黄壤。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土壤类型逐渐转为南北延伸,自东而西依次大致为:红、黄壤—变性土—灰褐土、灰钙土,再往南则为棕色荒漠土。......
2023-10-28
中文名 翘嘴鹬拉丁名 Xenus cinereus英文名 Terek Sandpiper分类地位形目鹬科体长 22~25cm体重 63~109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涉禽,喙黑色,以均匀的弧度明显上翘,上体灰色,下体白色,喙基和脚橘黄色,夏羽肩部具黑色纵带。成鸟冬羽上体沙褐色,具细羽干纹,肩部无黑色纵带,胸部斑纹较淡。主食甲壳类、软体类、蠕虫、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分布与居留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越冬于非洲、波斯湾、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台湾。......
2023-11-03
十几年前,宁波市林业局发布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资料显示,宁波的蛙类有十六七种。目前已知,宁波至少分布着25种原生蛙类,另外还有一种外来蛙类,即牛蛙。宁波蛙类一览表1.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 Ye, Fei and Matsui, 1995英文名 Zhenhai Brown Frog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蛙类,雄蛙体长40~54毫米,雌蛙36~60毫米。宁波种群状态 宁波平原湿地较多见。受胁等级 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宁波种群状态 宁波地区广泛分布,但不是很常见。宁波种群状态 罕见。......
2023-10-30
中文名 家麻雀拉丁名 Passer domesticus英文名 House Sparrow分类地位 雀形目文鸟科体长 14~16cm体重 16~30g野外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头顶和腰灰色,背栗色具黑纵纹,翼上具白斑,颊白色,颏、喉至上胸中央黑色,其余下体白色。主食草籽、油菜花、大米和青稞等植物性食物,兼食昆虫。雏鸟晚成,经双亲共同喂养12~15天后可离巢。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和西北地区,较常见,为留鸟,部分季节性垂直迁徙或游荡。......
2023-11-03
幼鸟上体似成鸟而较浅,具宽的浅色羽缘;下体淡皮黄色微带褐纹,胸部具有褐色纵纹,下胸纯褐色。日行性,常单独活动,通过翱翔或伫立在高树顶端伺机狩猎,捕食鼠类和小鸟,也吃野兔、雉鸡等动物。分布与居留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北部,越冬于繁殖地以南。在我国见于北方诸省和东南沿海省份,为冬候鸟或旅鸟。......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