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变形有换质与换位两种形式,但由这两种形式亦可得其他形式,故这两种形式是主要的形式。传统形式逻辑从E型判断的变形得出下列8个判断:SeP原判断其变形过程,初级的形式逻辑教本皆言之甚详,且参考A 型判断变形自易明了,兹不赘述。传统形式逻辑说明由I型判断即SiP 之变形只能得出另外三个判断,连同原判断如下:SIP原判断其他四种变形在I型判断而言是不可能的。上面四种可写为:由此可见,判断的各式变形,皆可由图直接解释。......
2023-11-08
一个直言判断表达为一个直言命题,其公式是S—P。在直言命题里,其主词是S,宾词是P,这是上节所谓的素材,用以构成一个命题的,但尚没有命题的质与量之表示。S与P只是两个名词。
S和P这两个名词都有其矛盾名词,即“非S”,写为S,“非P”,写为P。如果S是代表“平时努力学习的学生”,则S 代表“平时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如果P代表“考试考查及格的”,则P 代表“考试考查不及格的”。
一个直言命题的两个名词,即S和P,连同它们的矛盾词S 和P,一共四个名词,都可以用为命题的主词,而同时又可用为命题的宾词。如果以S、S、P、P 之一为主词,要以其中之一为宾词,所构成的命题,有些是自相矛盾或同语反的,如S—S,S—S,S—S,S—S,P—P,P—P 等,所以其中之一为主词只能以其他两个为宾词,而不致同语反义或自相矛盾,则有下面八种命题之可能:
命题的形式 变形中的名称
(1)S—P 原命题
上八项除原命题S—P 之外,还有七项是由原命题以变形的方法引申出来,或者说,变换出来的,这七项都是变形的形式。
这七项命题的质与量是什么才是正确的变形,必须根据原命题的质与量而推出,于是就有各种变形的规则和步骤,这就是条件变形的方法。
这七种变形的形式主要的两种,即(2)换质和(3)换位。这两种是基本的变形,其余各种都是由这两种产生的,兹分述之如下:
1.换质:即上表的第(2)项,由S—P换为S—P。
说明:命题的换质是(a)主词不变,而(b)命题的质变,即由肯定变为否定,或由否定变为肯定,(c)但命题之量不变方法。
方法:(1)把原命题的宾词换成它的矛盾词,即P换成P。(2)原命题由肯定变为否定,或否定变为肯定(即“是”变为“不是”,“不是”变为“是”)。(3)命题的其余部分皆不变。
例如SaP变为。
换质后的新命题和原命题的是完全一样的,只有形式上的变换。其根据是两否定成一肯定的原则。
例如“唯心主义哲学不是科学的世界观”(SeP)。这命题的S是“唯心主义哲学”,P是“科学的世界观”。命题的质是否定,其量是全称。换质就由SeP变成,而是“非科学的世界观”,所以换质后的新命题“唯心主义哲学是非科学的世界观”(Sa)。
其余三种类型的命题都可换质,方法仿此。
2.换位:命题的换位即上表的(3)项,由SiP换为PiS。
说明:换位是变换一个命题使之成为一个以原命题的主词和宾词互相替换的一个新命题的方法。
方法:换位是(a)把原命题的主词和宾词互换位置,(b)但不变其质,而(c)名词在原命题未周延的不得在换位后的新命题中周延,但在原命题周延的名词可能在新命题中不同延。A、E、I、O 四种类型的命题之换位须分别考虑如下:E 和I命题的换位是简单的,只把命题的主词和宾词的位置颠倒过来,而不变质与量。
SeP→PeS,SiP→PiS。
例如,“人非木石”换位为“木石非人”;“有些欧洲的国家是帝国主义国家”换位为“有些帝国主义国家是欧洲的国家”。但A 型命题的换位则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因为A 型命题的宾词是未周延的,如果把SaP 简单地主词和宾词互换而成PaS,则在换位后的主词P(原宾词)便周延了,这是逻辑所禁止的,因为原来只知道P的一部分(在A 命题的P只是指其外延之一部分),而在PaS中P是指其全部外延,这是无根据的,违背了充足理由律,故是错误的。要正确地把SaP来换位,只得把它换成PiS。
这称为限量换位,即换位后新命题的量限小了,由原来的一个全称命题换成一个特称命题,而S的周延变为不周延。这是不违反换位的方法的,因方法说在原命题未周延的名词换位后不得在新命题中变为周延,但已周延的名词在换位后可以不周延;推断不得超出理由的范围,但是可以不尽用其理由,不耗尽其根据,譬如有五百元的人不应用过五百元,但是可以用到比五百元更少的数,如三百元。换位后的命题是完全新的一个命题,其主词和宾词都改变了,但是这崭新的命题是根据原命题推出来的。
O 型命题不能换位,因换位不改变命题的质,如果SoP 换位变成PoS,则在原命题未周延的S在换位后便周延,这是违反换位的规定的。
注意:A 型命题换位是限量的,如上述,即SaP换位为P—S。但是有些形式上是A 型命题,而其实质是表达一种复合的判断,例如上面讲过的定义式判断,则其主体与陈述本是对称的,故其命题的宾词和其主词的范围是一样的,所以宾词和主词一样是周延的,则换位时,SaP变为PaS,例如“三角形是有三边的形”换位变为“有三边的形是三角形”。有些I型命题,其实质也不同于一般的I型命题,因为其宾词原是周延的,如上文所举的“有些作家是编剧家”,我们从命题的消息以外知道这里“编剧家”是指“所有的编剧家”,所以换位时,这形式上是I型命题可以变成PaS。“有些教育工作者是教师”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命题,换位时由SiP 变为PaS。这是符合换位的规定,亦即符合充足理由律的。
3.换位的换质:这是上表的(4)项。上文曾说过,变形的是基本形式是换质与换位,其余各项都是根据这两种方法而成的。换位的换质不过是把换位后的新命题再换质,其形式是:S—P→P—S(换位)→P—S(换质)。
例如“所有资本家都是剥削的”(A)换位而为“有些剥削的人是资本家”再换质而为“有些剥削的人不是非资本家”。
凡能换位的命题都可以有换位的换质,因凡命题都可换质的。
(换位)(换质)
4.质位并换又称对置[12],即上表的(5)项,由S—P换为—S。
说明:质位并换是以原命题宾词的矛盾词为新命题的主词的一种命题变形的方法。
方法:(a)先将原命题换质以得,然后(b)将新命题换位,其结果便是原命题宾词的矛盾词成为新命题的主词,即P—S,上表的(5)项。
注意:先换质,然后将新命题换位,是质位并换的正确步骤,切勿先换位再换质。后者是换位的换质,上表的(4)项,而前者是(5)项。两者是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结果,不得混同。
质位并换是要解答这样的一种问题的:如果我们知道“所有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的人都能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的”,我们想要知道根据这个命题,关于不能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的人对于“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是怎样的。一般来说,既知道S—P,我们关于能说的是什么?质位并换是要解答这种问题的。(www.chuimin.cn)
A、E、I、O 四种类型的命题,其质位并换的过程如后:
A:SaP换质为,再换位为。
E:SeP换质为,再换位为.
I:SiP换质为,而O 无换位,故I 无质位并换。
O:SoP换质为,再换位为。
5.质位并换后亦可得所得的新命题,如上面的等再换质,这便是上表的(6)项,称为质位并换的换质,又称全质位并换,或全对置。
SaP质位并换为,质位并换之换质为。
SeP质位并换为,质位并换之换质为。
SoP质位并换为,质位并换之换质为。
6.戾换:戾换[13]是以原命题主词的矛盾词为新命题的主词的一种命题变形的方法,即上表的(7)项,由S—P换为的形式。
说明:原命题的主词是S,而戾换是要变形而得出一个以S的矛盾词为其新命题的主词。这种变形的意义就是原命题既已对于S说有一些什么,我们想要知道根据这命题能够对于 说些什么。例如我们已肯定,“所有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的人都能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那么,对于“不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的人”,我们从形式逻辑来讲,根据原已肯定的命题能否推知出什么呢?他们能否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呢?
那就说要从S—P推出。
方法:其方法比较复杂,兹以符号形式说明其步骤如下:
A 型命题有7种变形的形式如上图,其戾换是先得出第8种的戾换形式,称全戾换,其步骤是(a)先将原命题换质而得,(b)换位而得,(c)再换质而得,(d)再换位便得全戾换的。戾换是从全戾换换质而来的。
注意:我们要得出以S 为主词的命题,而上图中首先出现于,但这命题是O,不能换位,只得把第5个命题换质而得,再换位便是。
E型命题有7种变形的形式如上图。其戾换也有4个步骤,如图所指出,首先是得戾换。
I型命题不能有以为主词的变形,因换质后是O,而O 不能换位。I型命题亦不能有以 为主词的戾换,因换位后再换质的新命题是O,而O 不能换位。
O 型命题不能换位,亦不能有以为主词的戾换,因质位并换再换质才得 的宾词,但这命题是O,不能换位。
兹将上面变形的结果表列如下:
上面我们一律用符号来进行各种命题的变换,省了许多麻烦。符号是一种工具,能使操作更为有效的,故在形式逻辑应适当地运用。其实亚里斯多德在其逻辑著作中运用符号的地方很多,以后逻辑经典著作作家亦多用符号。
尤其是当命题的主词、宾词比较复杂而冗长时,符号是能帮助我们避免名词变更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例如,“所有进学校的人都有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水平”。这是一个A 型命题。如果须求得其质位并换的命题,首先就要换质为“所有进学校的人都不是没有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水平的”,再换位为“没有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水平的人都不是进学校的人”。如果命题和其主词与宾词更为复杂,通过这种变换的过程就很麻烦而易生混乱。如果用符号,则先写出符号的素材。
S:进学校的人。
P:有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水平的。
:不进学校的人。
:没有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水平的人。
SaP→eS:然后按符号写出。
“没有机会来提高自己文化和思想水平的人都不是进学校的人。”
其他变形的过程仿此。
注意:在上面命题变形中有一点必须指出的。那就是在A 型命题的变换成为戾换的是SoP这形式的命题,其中的P是周延的,但是P在SaP这原命题中是未周延的。怎样经过变换之后原来未周延的一个名词会变为周延的呢?是否过程中有什么错误?我们仔细检查SaP变为戾换的过程和其各个步骤,是:每一个步骤都是正确地依照命题变形的规定,并无错误;那么中的P之周延是从何而来?怎样解释这问题?是否戾换没有充足的理由?如果把戾换放弃,又破坏变形的系统性之完整,因为以 为主词的一种变形是从命题的主词宾词与其矛盾词演变出来的,既有以 为主词的变形后新命题何以不能以为主词的新命题,其理由何在?问题的答复见本书附录六——形式逻辑图样之二,“命题变形的图解”[14]。
有关韦卓民全集(第9卷)的文章
判断变形有换质与换位两种形式,但由这两种形式亦可得其他形式,故这两种形式是主要的形式。传统形式逻辑从E型判断的变形得出下列8个判断:SeP原判断其变形过程,初级的形式逻辑教本皆言之甚详,且参考A 型判断变形自易明了,兹不赘述。传统形式逻辑说明由I型判断即SiP 之变形只能得出另外三个判断,连同原判断如下:SIP原判断其他四种变形在I型判断而言是不可能的。上面四种可写为:由此可见,判断的各式变形,皆可由图直接解释。......
2023-11-08
所以在一个判断里,有判断的主体,即所判断的,而又有其陈述,即用来对主体作出判断,说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这个什么就是判断中的陈述。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称为命题。判断的主体在命题中表达为其主词,判断的陈述对于判断的主体可能是肯定的形式,亦可能是否定的形式,而在命题中则表述为“是”或“不是”,“是”与“不是”在题中就是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成一个命题的。但“不是”绝不可省的。中文的“不是”可略为“不”。......
2023-11-08
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表达为命题时,其主词都是一个普通名词,如“学生”,而全称判断的命题则其主词之上有“所有”这种字样以表示“学生”中任何一个,特称判断的命题,其主词之上有“有些”这种字样以表示“学生”中一部分的任何一个,但都没有指定某一个。这种判断称为单称判断。......
2023-11-08
上面我们研究他的范畴论、概念论是这样,现在研究他的判断论以及其他的逻辑问题亦当然是这样。盖其意以为形式逻辑言概念,名词之后,随则必讨论判断与命题。在其《分析论后篇》他所下的肯定与否定判断的定义较为确切。根据亚里斯多德来说,判断是有其客观基础的。......
2023-11-08
可是SiP只是素材的符号。例如“有些学生是共青团团员”和“有些学生不是共青团团员”,这两个命题有相同的素材,“学生”和“共青团团员”,为其主词和宾词的材料,故称为同素材的命题。“北京是我们政治的中心”和“武汉市是全国交通的中心”这两个命题更是不同素材的。因其主宾词的素材都是不同的。......
2023-11-08
比这种分类进一步的初步分类是索引式的分类。索引式的分类是初步分类,其一书的人名索引和字典辞典无异,但事项索引,虽在一条之下将书中有关同一事件的地方列举在一起,却事项与事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不能在索引中很好地表示出来的,例如“正和负”与“生命”编在一起,只因“正”与“生”都是五画的字,而无其他理由。例如病人到医院初诊时,医生分发他到内科、外科、妇科等,是诊断式分类,仍是属于初步的分类。......
2023-11-08
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植物学中出现了广泛分类的萌芽。像禾本科植物这样的自然的植物类别,根据林奈的分类系统,应当归属于各个不同的纲。达尔文主义是解释生物界历史的科学。基本的分类学单位:在一切先进科学家所承认的达尔文学说出现以后,各种新制定的植物界分类系统应当是系统发生的分类系统,就是说,这种分类系统必须反映各种植物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反映各个不同分类学类别之发展的顺序性。种是分类学中的基本单位。......
2023-1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