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变形有换质与换位两种形式,但由这两种形式亦可得其他形式,故这两种形式是主要的形式。传统形式逻辑从E型判断的变形得出下列8个判断:SeP原判断其变形过程,初级的形式逻辑教本皆言之甚详,且参考A 型判断变形自易明了,兹不赘述。传统形式逻辑说明由I型判断即SiP 之变形只能得出另外三个判断,连同原判断如下:SIP原判断其他四种变形在I型判断而言是不可能的。上面四种可写为:由此可见,判断的各式变形,皆可由图直接解释。......
2023-11-08
所谓判断的量,是就判断主体概念之外延而言,并不涉及其他,并不管判断陈述的外延。
1.全称判断的主体是遍及其概念的全部外延的,在表达这判断的命题中,如果是用一个普通名词为其主词,则在这普通名词之上冠以“所有”或“一切”这种字样为其标志以表示这名词是在其遍及意义上使用的。例如“所有中国人民都是热爱和平的”,这是一个全称判断,表达这判断的命题中,主词“中国人民”之上有“所有”,标志着“中国人民”这名词的使用是指其全部外延,故命题亦称为全称命题。
2.特称判断的主体只是其概念的外延之一部分,在表达这判断的命题中,作为其主词的普遍名词之上必须冠有“有些”等字样以表示名词表达的概念只在其部分外延的意义上使用。例如“有些学生是共青团团员”,“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对形式逻辑的学习有兴趣的”。前一命题中主词之上冠有“有些”字样,以表示其表达的概念不是在其遍及的意义上使用,不是指所有的“学生”,而只指其中某些;后一命题的主词之上有“几乎所有”的字样,也是表示不是指所有学生,而只指某些。
“有些”这字样在形式逻辑中是常见的,其意义是必须确定的。“有些”是指一类中“至少一个”,而可能是许多,甚至可达到其类之全部,但还不能确定其为多少,所以只说有些。在逻辑上只能说“有些”是“非没有”的意思,而和“全部”即“所有”并不矛盾的。例如说了“有些学生是兴趣于形式逻辑的学习”之后,而又说“所有学生都兴趣于形式逻辑的学习”,这两种说法前后并不矛盾,因“有些”的意思不否定“所有”,而只否定“没有”。但“几乎所有”则含有接近于全部而实际上尚不是全部之意思,却不与全部矛盾,然而“只有些”则确定不是全部而是其一部分,与全部的意思是不相容的,不能说了“只有些”而不说“所有”。
上面是说明判断按其量而划分则有全称判断与特称判断之分,全称判断是指其主体概念之全部外延而言的,特称判断则指其主体概念之一部分外延而言,而这一部分是尚未确定的部分,可大可小,而且是任何一部分,不专指某一部分。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表达为命题时,其主词都是一个普通名词,如“学生”,而全称判断的命题则其主词之上有“所有”这种字样以表示“学生”中任何一个,特称判断的命题,其主词之上有“有些”这种字样以表示“学生”中一部分的任何一个,但都没有指定某一个。指定某一个对象的名词便是一个专有名。用专有名为命题的主词的所表达的判断乃是以某一特定对象,即某一个体事物为其主体的。思维中不能以概念的形式来反映一个体事物,故以一个体事物为其主体的判断,表达为命题时,其主词便是一个专有名。这种判断称为单称判断。“这张桌子是红的”,主词是单一名,判断也是单称判断。(www.chuimin.cn)
从判断的量这一方面而言,单称判断和全称判断是可以作为同一类的判断来处理的,因为单称判断的主体既是某一特定对象,某一个别事物,判断所涉及的必是这个别事物的整体而不可能是其部分,正如全称判断所涉及的乃其主体概念全部外延在其遍及意义上一样[3]。
所以按命题主词的性质,则其表达的判断分为:个体判断与普遍判断。
按命题主词所表达的概念是用在其外延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意义上,则其表达的判断分为:普遍(即全称)判断与特殊(即特称)判断[4]。
有关韦卓民全集(第9卷)的文章
判断变形有换质与换位两种形式,但由这两种形式亦可得其他形式,故这两种形式是主要的形式。传统形式逻辑从E型判断的变形得出下列8个判断:SeP原判断其变形过程,初级的形式逻辑教本皆言之甚详,且参考A 型判断变形自易明了,兹不赘述。传统形式逻辑说明由I型判断即SiP 之变形只能得出另外三个判断,连同原判断如下:SIP原判断其他四种变形在I型判断而言是不可能的。上面四种可写为:由此可见,判断的各式变形,皆可由图直接解释。......
2023-11-08
上面我们研究他的范畴论、概念论是这样,现在研究他的判断论以及其他的逻辑问题亦当然是这样。盖其意以为形式逻辑言概念,名词之后,随则必讨论判断与命题。在其《分析论后篇》他所下的肯定与否定判断的定义较为确切。根据亚里斯多德来说,判断是有其客观基础的。......
2023-11-08
可是SiP只是素材的符号。例如“有些学生是共青团团员”和“有些学生不是共青团团员”,这两个命题有相同的素材,“学生”和“共青团团员”,为其主词和宾词的材料,故称为同素材的命题。“北京是我们政治的中心”和“武汉市是全国交通的中心”这两个命题更是不同素材的。因其主宾词的素材都是不同的。......
2023-11-08
直言判断的简单形式都是简单判断。复合判断反映几个主体和一个陈述,或一个主体和几个陈述的联系或分离。这种判断是几个判断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可以分开的。一个判断按其划分根据可分入各个类中。例如“凡是中国人民都是爱戴毛主席的”这一判断按质是肯定判断,按量是全称判断,按关系是直言判断,按模态是实然判断,按组成是单一判断,按质量结合是属A类型。......
2023-11-08
判断的这种区分又称为判断的模态[7]。这种划分是根据我们对于客观事物联系的认识之程度深浅到了盖然的阶段,或者到了实然的阶段,或者到了必然的阶段。盖然判断反映其主体与其陈述的联系或分离是有其可能性的表达为命题时,其系词是附加着“可能”这一类的副词以表示其盖然的模态的,例如“今晚可能下雨”。......
2023-11-08
根据思维发展的程序,我们在下一章就要研究推理。这问题涉及判断宾词的量化。但后人才予以明确地公式化。[10]兹表列判断间的关系,见附录五。[14]附录六——形式逻辑图解可能帮助我们用直观图形来解决某些形式逻辑的问题,如A、E、I、O 四种类的命题的性质,逻辑正方形上判断间的关系,和本节所讲的变形。......
2023-11-08
所以在一个判断里,有判断的主体,即所判断的,而又有其陈述,即用来对主体作出判断,说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这个什么就是判断中的陈述。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称为命题。判断的主体在命题中表达为其主词,判断的陈述对于判断的主体可能是肯定的形式,亦可能是否定的形式,而在命题中则表述为“是”或“不是”,“是”与“不是”在题中就是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成一个命题的。但“不是”绝不可省的。中文的“不是”可略为“不”。......
2023-1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