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韦卓民全集第9卷:判断的组成及命题形式

韦卓民全集第9卷:判断的组成及命题形式

【摘要】:所以在一个判断里,有判断的主体,即所判断的,而又有其陈述,即用来对主体作出判断,说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这个什么就是判断中的陈述。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称为命题。判断的主体在命题中表达为其主词,判断的陈述对于判断的主体可能是肯定的形式,亦可能是否定的形式,而在命题中则表述为“是”或“不是”,“是”与“不是”在题中就是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成一个命题的。但“不是”绝不可省的。中文的“不是”可略为“不”。

判断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形式,作出一个判断时,我们必定在思维中反映客观存在的某一对象作为所判断的主体,而判断它是什么时,无论是肯定或否定,都是对它有其陈述。所以在一个判断里,有判断的主体,即所判断的,而又有其陈述,即用来对主体作出判断,说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这个什么就是判断中的陈述。这是对判断的分析。

判断总是有其语言上的表达的。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称为命题。一个命题分析为主词和宾词,而又有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命题的一个词,在逻辑上称为系词。命题分为这三个部分:主词、宾词、系词。

判断是思维的一种形式,而表达判断的命题是语言的一种形式。两者是联系着但又不可混为一谈的。判断的主体在命题中表达为其主词,判断的陈述对于判断的主体可能是肯定的形式,亦可能是否定的形式,而在命题中则表述为“是”或“不是”,“是”与“不是”在题中就是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成一个命题的。

例如,我们在思想中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突飞猛进的。在思维中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这就是我们的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突飞猛进的”之主体,而在语言中表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突飞猛进的”这命题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这词便是主词;判断中对于主体有其陈述,所陈述的是“突飞猛进的”这一状态,而在语言中表达为“突飞猛进的”这形容词,在命题中便是宾词;所作的这个判断是肯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主体在“突飞猛进的”这种状态之中,两者一致,故肯定它们是联系着的,而在语言形式的命题里,“是”这肯定式的系词便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就有:

思维中的 语言表达

判断 命题

主体 主词(www.chuimin.cn)

陈述 宾词

肯定或否定 系词——“是”或“不是”

在逻辑上习惯以S 来表示命题的主词,S 是拉丁文“主词”(Subjectum)的第一个字母[1];以P 来表示宾词,P 是拉丁文“宾词”(Praedicatum)的第一个字母。

把判断表达为命题时,中文和俄文的系词“是”是可以省略的,如“秋风真凉快”这命题中,其系词“是”省略了,完全写出,应该是“秋风是真凉快的”。但“不是”绝不可省的。中文的“不是”可略为“不”。

命题的公式符号表达为:S—P(S是P,或S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