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平面等边三角形是一类事物,因为等边三角形的边可能有长短之不同,可能画在线上、墙上或黑板上,可能是用白粉笔画成白色的直线而构成的,也可能是用有色的粉笔画成各种颜色的直线而构成的,等等,但是他们都属于等边三角形这一类的平面几何形。可是一类事物是包括许许多多不可胜数的个别事物,包括我们称为这类事物的许多不可胜数的实例,如这个平面等边三角形,那个平面等边三角形,等等。......
2025-09-30
这关系,一般说来,就是概念的内涵与其外延成反比例。反比例的意思就是两个东西有着这样的关系,其一个增加,则其他一个按比例而减小,其一个减小,则其他一个按比例而增加。这是数学上的一种关系,称为反比例。但是如上段所述,概念的内涵扩大,即属性增加,形成新概念的外延就比原来概念的外延缩小;概念的内涵缩小,即属性减少形成新概念的外延就比原概念的外延加大;概念的外延增减,其所形成的新概念的内涵也随之而缩小或增加。我们因之就说,概念的内涵与其外延成反比例。但是我们不可把这说法理解为数学上的反比例。譬如以我国现在的人口而论,总数是六亿,那么,“中国人”这概念的外延,以现在而言,是六亿人。假如加上一个属性,譬如,“男性”,就成为“中国男子”这新的概念,其外延就比原来的“中国人”这概念的外延缩小为大概变为大约三亿人。假使在这概念之上再加“九十岁以上”这属性,就形成另一新的概念,即“九十岁以上的中国男子”。这概念的外延比“中国男子”的外延一定不止缩小一半,恐怕要缩小到千分之一以下。这就证明概念的内涵与其外延的关系,虽说是成反比例,只是有反比例的模样,并非严格的数学反比例,可以用数学来计算的。
其次,如果在限定的过程中所增加的属性不是在形成的新概念中能够成为其本质属性的,而只是原概念的一种固有非本质属性,则形成新概念的外延并不缩小。例如“等边三角形”上加“三角皆等的”,则“等边三角形之三角皆等者”之外延并不小于“等边三角形”的外延,因“等边三角形之三角皆等者”还是原来“等边三角形”的那一类,无别无异,增加“三角皆等”这固有非本质属性并不增加其内涵。但是如果增加的属性是原概念的一种偶性,例如“中国男子”之上加“爱好象棋的”这一偶性,结果是形成“爱好象棋的中国男子”这个新概念。在这个新概念里“爱好象棋的”这属性形成为一个本质属性,因之其内涵就增加,其外延就因之而缩小;又如“反革命分子”之上加“暗藏的”这属性也是把原概念限定了。(https://www.chuimin.cn)
关于概括,概念属性的缩减必是减少其本质属性,因为偶性不在概念之内,无从减去,而固有非本质属性是随本质属性为转移的,不能没有本质属性之变动而能抽出一种固有非本质属性来把它减去。
相关文章
例如,平面等边三角形是一类事物,因为等边三角形的边可能有长短之不同,可能画在线上、墙上或黑板上,可能是用白粉笔画成白色的直线而构成的,也可能是用有色的粉笔画成各种颜色的直线而构成的,等等,但是他们都属于等边三角形这一类的平面几何形。可是一类事物是包括许许多多不可胜数的个别事物,包括我们称为这类事物的许多不可胜数的实例,如这个平面等边三角形,那个平面等边三角形,等等。......
2025-09-30
既是我宿舍门前的那一棵白果树的观念,虽然是多次抽象概括的结果,但仍然是限于那一棵具体的白果树。但谈到白果树时,我把这些不同的白果树的观念又概括起来,形成“白果树”的观念。我们可以有“树”的一种观念,那就比“白果树”的观念更一般,因为它的概括程度是更高的。......
2025-09-30
韦卓民先生对康德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在康德哲学“东渐”过程中的关键性地位是不可磨灭的。韦卓民教授也正是用过华特生的教本和经验讲授康德哲学的。但韦卓民先生所从事的康德哲学的传播、研究工作远远不止于此,人们以前知道得太少了。像其他中国学者一样,韦卓民先生也以自己的人格谱写了康德、黑格尔东渐史上悲壮的一幕。......
2025-09-30
人们根据客观事物当然的道理而进行思维,是正确的,这是自发的逻辑思维,有别于形式逻辑这门科学所要我们掌握的科学知识,运用它来正确地思维的那种自觉的逻辑思维。既然有自发的逻辑思维,我们就不能说没有系统地学过形式逻辑的人就不能正确地思维。由此可见,自发的逻辑思维是不够的,它是不完备的,因之就要学习形式逻辑来补充它。......
2025-09-30
所以想要初步了解这条定义,我们必须简单地说明一下“科学”、“思维”、“正确思维”、“规律”、“形式”和“初步规律和形式”这几个概念。关于逻辑的,我们只简单地说,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人类意识的一种过程,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苏联一本心理学教科书关于思维的定义是说:“思维是事物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概括的反映。”自然科学完全证明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是脑的机能。......
2025-09-30
在简短的议论和论证中违反同一律的错误是易于察觉的,例如像这样的一种错误:“物质是永恒不会毁灭的;棉布是物质;所以棉布是永恒不会毁灭的。”明显地,这里是概念的偷换,违反了同一律。两个是不同的概念。......
2025-09-30
明显真理是不需要论证而自然明白的。拿明显的真理来证明不明显的真理,而证明发生效力,能说服那些不能接受它认为是不明显的真理的人,这就是充足理由律起作用的地方。但是对于某些人,这些理由虽然是完全充足,可是认为其中某些条款还不够明显,有待证明。这就是充足理由律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因材施教需要首先了解学生承受时的实际情况,其重要性就在于此,充足理由律的意义也在于此。......
2025-09-30
例如,“物质”、“价值”、“阶级”、“政权”等概念都是抽象的科学概念,没有科学的思维能够不借助于这种概念而进行其工作的,没有什么人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而不使用概念的,而能运用抽象思维制造劳动工具是人类的特征,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特征。所以,概念的作用有三:1.概念是认识事物的工具。“花红”这概念就帮助了人们认识北京的沙果。......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