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韦卓民全集第9卷:毋矛盾律在思维中的意义

韦卓民全集第9卷:毋矛盾律在思维中的意义

【摘要】:当我们说,“人是动物”时,我们在思想中是以人类作为一种隶属于动物这一类的。当我们说“人非木石”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活动究竟是做了什么?这种否定判断之作出是根据事物的互不相容性,所以说毋矛盾律是一切否定判断的逻辑基础。例如,在朝鲜停战的谈判中,美国说,同情共产主义的国家不能承认为中立国。这是毋矛盾律所不容的谬论,应该予以揭露而打击的。以上的三点,说明毋矛盾律在思维实践中的意义。

第一,如果把不相容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而构成一个概念,这概念就模糊不清,人们不知它所指的是什么;如果一道命题中的主词和宾词是本质上不相容的,或者一个主词兼有两个宾词,而这两个宾词是不相容的,则是自语相违命题不能为人所理解,对事物是什么不能表达正确的判断,所以毋矛盾律是要保证词的明确、命题的正确,作为正确思维的一种条件。

其次,在思维中常常有否定的判断,如说,“人非木石”。这种否定的判断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当我们说,“人是动物”时,我们在思想中是以人类作为一种隶属于动物这一类的。当我们说“人非木石”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活动究竟是做了什么?是把人类排除于木石这一类的东西,而其排除的根据是在于事实上人类有其和木石不相容的属性,使人类和木石在这不相容属性的基础上分别开来,故说“人非土木”。正如我们说,“不可与鸟兽同群”,这是指人类讲的。人类和鸟兽都是动物,都在动物这一大类中为其不同的各个种,但是按其相同之点,人类和鸟兽都同属于动物这一大类,然而按其互相差异之点,又分别为各个种,故说“人不可与鸟兽同群”。这差异性是使人类和鸟兽不相容的。同样地,以物质的个体而言,人与木石是相同的,故说“人是物体”,“木石也是物体”,但从其差异性而言,从其分别性而言,“人非木石”,其间差异性之一种就是人是有情的,而木石无情,所以就说“人非木石,谁属无情”。由于两个东西有其互相排斥的差异性,故不相容,故说:“这不是那。”这种否定判断之作出是根据事物的互不相容性,所以说毋矛盾律是一切否定判断的逻辑基础。我们上面所讲的,总起来说,就是我们断定A 不是B,是因为我们认识到A 和B是不相容的,不能联系起来的。“美国帝国主义不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认识到“美国帝国主义”和“我们的朋友”是互不相容的两个概念,如果说“美国帝国主义是我们的朋友”,在这判断中就以一个和“美国帝国主义”这主体不相容的属性,作为“我们的朋友”的这一属性,归之于“美国帝国主义”这一个主体,便是自语相违,为毋矛盾律所禁止,所以按毋矛盾律的要求,我们必须说,“美国帝国主义不是我们的朋友”,这才是对的。因之,不认识到事物的不相容性,否定判断就没有其客观基础,也没有其逻辑的基础。A 不是B这判断的基础乃是事实上A 和B的不相容。

再次,毋矛盾律是揭露论敌的谬论之有力武器:论敌的谬论,尤其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敌人的谬论,每每是否认事实和事实不相容的,所以在其本质上必定是自相矛盾的。例如,在朝鲜停战的谈判中,美国说,同情共产主义的国家不能承认为中立国。那么,不同情共产主义的国家就是同情资本主义的国家,根据美国的说法,也不能认为是中立国,那就没有中立国了!既承认要有中立国,而又认为没有国家是中立的,岂非自相矛盾?这是毋矛盾律所不容的谬论,应该予以揭露而打击的。(www.chuimin.cn)

以上的三点,说明毋矛盾律在思维实践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