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植物学中出现了广泛分类的萌芽。像禾本科植物这样的自然的植物类别,根据林奈的分类系统,应当归属于各个不同的纲。达尔文主义是解释生物界历史的科学。基本的分类学单位:在一切先进科学家所承认的达尔文学说出现以后,各种新制定的植物界分类系统应当是系统发生的分类系统,就是说,这种分类系统必须反映各种植物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反映各个不同分类学类别之发展的顺序性。种是分类学中的基本单位。......
2023-11-08
第一,如果把不相容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而构成一个概念,这概念就模糊不清,人们不知它所指的是什么;如果一道命题中的主词和宾词是本质上不相容的,或者一个主词兼有两个宾词,而这两个宾词是不相容的,则是自语相违命题不能为人所理解,对事物是什么不能表达正确的判断,所以毋矛盾律是要保证词的明确、命题的正确,作为正确思维的一种条件。
其次,在思维中常常有否定的判断,如说,“人非木石”。这种否定的判断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当我们说,“人是动物”时,我们在思想中是以人类作为一种隶属于动物这一类的。当我们说“人非木石”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活动究竟是做了什么?是把人类排除于木石这一类的东西,而其排除的根据是在于事实上人类有其和木石不相容的属性,使人类和木石在这不相容属性的基础上分别开来,故说“人非土木”。正如我们说,“不可与鸟兽同群”,这是指人类讲的。人类和鸟兽都是动物,都在动物这一大类中为其不同的各个种,但是按其相同之点,人类和鸟兽都同属于动物这一大类,然而按其互相差异之点,又分别为各个种,故说“人不可与鸟兽同群”。这差异性是使人类和鸟兽不相容的。同样地,以物质的个体而言,人与木石是相同的,故说“人是物体”,“木石也是物体”,但从其差异性而言,从其分别性而言,“人非木石”,其间差异性之一种就是人是有情的,而木石无情,所以就说“人非木石,谁属无情”。由于两个东西有其互相排斥的差异性,故不相容,故说:“这不是那。”这种否定判断之作出是根据事物的互不相容性,所以说毋矛盾律是一切否定判断的逻辑基础。我们上面所讲的,总起来说,就是我们断定A 不是B,是因为我们认识到A 和B是不相容的,不能联系起来的。“美国帝国主义不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认识到“美国帝国主义”和“我们的朋友”是互不相容的两个概念,如果说“美国帝国主义是我们的朋友”,在这判断中就以一个和“美国帝国主义”这主体不相容的属性,作为“我们的朋友”的这一属性,归之于“美国帝国主义”这一个主体,便是自语相违,为毋矛盾律所禁止,所以按毋矛盾律的要求,我们必须说,“美国帝国主义不是我们的朋友”,这才是对的。因之,不认识到事物的不相容性,否定判断就没有其客观基础,也没有其逻辑的基础。A 不是B这判断的基础乃是事实上A 和B的不相容。
再次,毋矛盾律是揭露论敌的谬论之有力武器:论敌的谬论,尤其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敌人的谬论,每每是否认事实和事实不相容的,所以在其本质上必定是自相矛盾的。例如,在朝鲜停战的谈判中,美国说,同情共产主义的国家不能承认为中立国。那么,不同情共产主义的国家就是同情资本主义的国家,根据美国的说法,也不能认为是中立国,那就没有中立国了!既承认要有中立国,而又认为没有国家是中立的,岂非自相矛盾?这是毋矛盾律所不容的谬论,应该予以揭露而打击的。(www.chuimin.cn)
以上的三点,说明毋矛盾律在思维实践中的意义。
有关韦卓民全集(第9卷)的文章
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植物学中出现了广泛分类的萌芽。像禾本科植物这样的自然的植物类别,根据林奈的分类系统,应当归属于各个不同的纲。达尔文主义是解释生物界历史的科学。基本的分类学单位:在一切先进科学家所承认的达尔文学说出现以后,各种新制定的植物界分类系统应当是系统发生的分类系统,就是说,这种分类系统必须反映各种植物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反映各个不同分类学类别之发展的顺序性。种是分类学中的基本单位。......
2023-11-08
“根据培根的生平和他的哲学思想对于人类的贡献来看,这种评价是不能认为公允的。”在这学会成立时,与会的科学家一致同意以培根做他们的典型,认为学会的成立是由于他的遗著的鼓舞。培根通过他自己的著作和通过他的承继者霍布斯与洛克,对于后世的哲学思想的的确确有其重大的影响。这确是培根的主张。但话要说回来,这种事实并不剥夺培根在哲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2023-11-08
排中律是这样确切地指出行为的方向。右倾思想和温情主义都是没有正确运用排中律的表现。但是毋矛盾律的作用和排中律的作用是要分辨清楚的。排中律能从肯定其一而到否定其他,亦能从否定其一而到肯定其他,“非此即彼”,但实际上孰是孰非,不是排中律所能决定,更不是毋矛盾所能决定,必须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然而决定了之后,毋矛盾律和排中律在逻辑上就分别起其作用了。......
2023-11-08
明显真理是不需要论证而自然明白的。拿明显的真理来证明不明显的真理,而证明发生效力,能说服那些不能接受它认为是不明显的真理的人,这就是充足理由律起作用的地方。但是对于某些人,这些理由虽然是完全充足,可是认为其中某些条款还不够明显,有待证明。这就是充足理由律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因材施教需要首先了解学生承受时的实际情况,其重要性就在于此,充足理由律的意义也在于此。......
2023-11-08
证明是在科学思维中极其重要的。在逻辑中,证明是对于正确的论题加以辩护,对于错误的谬论予以反驳,对于诡辩予以揭露,对于欺骗进行打击。在这一切上,证明都是一种有力的武器。获得这一切知识便超出形式逻辑的范围,有待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6]“对人辩论”是拉丁文逻辑术语argument ad hominem 之译,有时译为“对人不对事的谬论”。......
2023-11-08
韦卓民先生对康德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在康德哲学“东渐”过程中的关键性地位是不可磨灭的。韦卓民教授也正是用过华特生的教本和经验讲授康德哲学的。但韦卓民先生所从事的康德哲学的传播、研究工作远远不止于此,人们以前知道得太少了。像其他中国学者一样,韦卓民先生也以自己的人格谱写了康德、黑格尔东渐史上悲壮的一幕。......
2023-11-08
培根的著述可分为三大类:专业类;文学类;哲学类。培根文学类的著述很多,首先是论述道德问题、历史问题、神学问题的小品文,其次为杂文,杂文以《论文集》最为著名,最为人所爱读。[1]这几句话正确地描写了培根著作的精神。作家引用培根的话语多半是出于这个集子。该书大意在指出古希腊文学中许多纯粹神话故事都含有哲学意义,也显示了培根在当时的创见。......
2023-11-08
“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包括了当时各方面的知识:逻辑、心理学、自然科学、历史、政治、伦理、美学。”关于亚里斯多德著作,历史悠远,传说不一,而文献不足,多未征信。亚柏里康死后,苏拉乃将亚氏全部遗著运至罗马。19种外,亚氏佚著尚有多种科学作品与科学研究所搜集的材料,未经编入其系统著述者,即上面所列的第2类。例如第拉氏书目中名目虽多,要不过是现存各书的某些部分,未可认为专著,而且今已散佚了。......
2023-1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