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刘某从模仿吸食毒品、贩卖毒品,最终进入强制戒毒所。慢慢地,刘某发现黄大哥原来私下里做毒品买卖,这时他认为黄大哥不是犯罪,而认为这是一种“潇洒”。去年春节前,自己在县城歌厅里聚众吸毒被警方抓获,结果被送进了强制戒毒所。特别是危险的好奇心、追求“酷”的境界及对毒品的无知。......
2023-11-08
中小幼校园治安突发事件是最常见的校园突发事件。我们一般从预防、控制和处置上下功夫,预防和控制最为重要,预防和控制处理好,可以有效防范大多数校园治安突发事件的发生。
1.校园治安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
(1)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侵害;
(2)学生被盗及学生之间内盗;
(4)学生自行车被盗(或学生盗车);
(5)教职工电动自行车被盗;
(6)学生被人拎包、扒窃及抢劫(或学生之间);
(7)教职工或学生醉酒闹事、滋事等;
(8)学生被猥亵性侵事件(校外人员或本校教师作案);
(9)学生致他人轻伤或重伤(含死亡)的刑事犯罪;
(10)学生之间的校园暴力(含校园欺凌)事件;
(11)学生校内外的非正常死亡事件;
(12)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及对学生的暴力事件;
(13)其他治安事件。
2.校园治安全突发事件一般预防与处置
(1)严把校园大门,管好大门是校园治安突发事件预防的基础,将一切与社会有关的校园治安事件挡在校门之外;
(2)加强校园内巡逻,特别是校园内23时以后的巡逻,邀请派出所巡逻车警灯巡视,加强巡逻保安手电筒使用,对犯罪分子形成威慑;
(3)加强校园安保人员培训。及时识别犯罪分子,并在校门口可以用灭火器等作为武器来制服罪犯;
(4)各班级建立学生之间矛盾协调机制,使学生之间矛盾最小化;
(5)加强校园科技创安系统建设,发挥技防系统电子眼巨大的威慑作用;
(6)师生报案,安保人员应快速出警到现场,把突发事件事态控制到初期(如打架);
(7)治安突发事件发生,一定要冷静对待,保护好现场,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报110);
(8)若发现被骗或被盗事件,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如存折、信用卡应尽快到当地银行挂失等;
(9)若突发事件是打架斗殴等,且事件中有受伤者,救人为先,先请专业救护对伤员进行救治,尽快去当地医院诊治,同时要注意对伤者伤情做受伤法医鉴定,尽可能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
(10)发生校园治安突发事件,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联系,协助一起做好后期处置工作;
(11)突发事件发生后,一定要注意依法收集所有证据备存(现场情况、证词证言、微信短信及相关视频资料等);
(12)突发事件后期处理必须要威柔并济,对学生处理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13)校园治安突发事件要有处理结果,且全校内公布,防微杜渐。
3.校园中常见的治安突发事件防范与应对
(1)校园欺凌事件
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和多人实施的暴力。实施环境或地点多为校园内人少僻静处(厕所、楼道拐弯处等)或校园周边200米以内区域,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大约有12种,其语言欺凌是主要欺凌形式,约占欺凌事件的46%。
1)在同学面前,给受欺凌者起侮辱性绰号;或指责受欺凌者无用;或用粗言秽语、喝骂受欺凌者等。
2)在同学面前,用自身力量重复物理或用物体攻击受欺凌者身体。如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等。
3)当着同学面,撕坏受欺凌者的教科书、衣裳等,并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身高、体重明显优于受欺凌者,且说话强势,受欺凌者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受到欺凌者的无端攻击。
5)欺凌者在全班、全年级、或全校传播关于受欺凌者消极谣言和坏话。
6)在同学们面前,恐吓、威迫受欺凌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事情,如让欺凌者下跪、吃下纸张等,并威胁受欺凌者如果不听其命令,将会受到处罚等。
7)在老师面前,说谎捏造事实,状告受欺凌者没有做过的事情,使受欺凌者无故受到老师批评,或招致老师处分等。
8)在同学们面前,用中伤、讥讽、贬抑等评论性语言谈论受欺凌者的体貌、性取向、种族、家庭收入水平、家人或其他等。
9)在班级中分派系结成共同党,远离受欺凌者,或者在班级所有活动中孤立、杯葛或排挤受欺凌者。
10)上下学路上,堵住受欺凌者,对其进行恐吓和人身攻击,并强行从受欺凌者身上抢走钱物。
11)在班级黑板上画画侮辱受欺凌者,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12)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网站或论坛上发表对受害者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等。
(2)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事件
1)同学们上学时穿戴尽量要与大家一样,不要有猎奇思想。不要过于时髦和招摇。
2)在校与同学要团结友爱,不要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若与同学发生冲突,尽快找老师化解。
3)上下学和校外活动中不要自己过于独立,要多与同学结伴;独自一人行走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放学后不要贪玩,应按时回家,不要走夜路。
4)带到学校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具上最好让家长贴上自己的姓名,防止自己的东西与别同学搞混,防止自己的东西被偷和被欺凌者使用。
5)平时加强自己身体锻炼,学习一些武术、跆拳道,或者搏击术,提高自己自信心,减小自己成为受害人的概率。
6)在学校日常学习、生活中,有个别同学,由于某件事件嫉妒你,想激怒你时,你一定要沉住气,不用理会他;当他非要与你交流时,你可以大方的请第三位同学作证,与他认真交谈一次,希望同学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你并没有给他造成伤害,反而他给你带来了伤害,直接告诉他侵犯了你个人的权利,他给你带来的什么样的感受,并且要求他停止这种行为,不然的话,你会告诉老师和他(她)父母。
7)学校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侵犯了你个人的隐私,他们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惨重代价的。
一是:大声地求救,引起周围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你的大声警告可以起到震慑作用,有可能使施暴者停手;如果欺凌者还不停手,自己必须奋力反抗,用手边所有可用的东西作为武器,向最弱的欺凌者发起攻击,这样也会起到震慑作用;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自己这时一定想办法,边大声呼救,边寻找逃走的机会。同学们记住,无论任何时候,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最为重要。
8)校园内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首先采取向周围同学和老师呼救,并同施暴者讲理,声音一定要大,要有气势,让同学们觉得理在你这一边,同时尽可能拖延时间。希望尽快得到老师的救场,在学校内一般都会取得好的效果;再者,在学校内,施暴者也有一定的顾忌,害怕被同学或老师抓住自己的把柄。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受到暴力欺凌,即使你有理,也不要先去激怒施暴者;最好的方法,自己服软来麻痹对方,从施暴者的言语中找共同语言,表扬对方的豪气和勇敢,顺从表扬对方的话去说,尽力分散对方注意力,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一有机会尽快离开现场。但遇到校园欺凌或暴力,千万不要沉默,要勇敢告诉老师和家长。
9)校园欺凌事情发生,让自己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劝慰家长,并与家长一起把事情经过告诉学校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无论是自己,还是家长都不能直接将事件发布在网上;同学们之间要团结友爱,给对方以改错机会,给学校与对方家长以做对方工作时间,学校会以法律方式维护每一个学生利益的。
(3)校园暴力事件防范与应对
1)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一般公安民警)到学校做法制教育报告(穿制服形成威慑,案例教育很重要),每学期至少一次。
2)定期检查收缴学生带入学校的管制刀具,每学期至少一次。(www.chuimin.cn)
3)教育学校门卫切实履行好守卫职责,严格进入学校人员的检查登记制度,把好学校大门安全第一关。
4)选择一个暴力伤害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从案例起因、过程、伤害程度、定罪结果等逐条分析,一定要讲清产生的危害,处理的结果,达到警示教育目的。
5)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切记:无论学生多么淘气和气人,每一个教师都没有打骂学生的权利。
6)一旦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第一时间救治伤员,要千方百计救人为先。
7)发现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联系说明情况,共同帮助其成长。
8)学校要加强课间休息时对教室楼道拐角僻静处、学生厕所、操场等人员较少地方的巡视,上、下学期间加强对学校周边200米以内区域的巡视。
(4)性侵害防范与应对
关于儿童性侵害的定义,我国立法上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本文所指的儿童性侵害是:任何人为满足其性欲或其他目的,侵犯不满14周岁儿童的性权益,实施的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都属于性侵害。包括:强奸、猥亵、嫖宿、引诱幼女卖淫,组织、强迫儿童卖淫、向儿童传播淫秽物品、以儿童为题材制作淫秽物品及以其他方式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
儿童性侵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儿童性侵害案件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广泛、长期存在,不只是被曝光才发生的。从网络媒体报道的案件来看,性侵行为是长期存在的,有的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的发生在非洲贫穷生活困难的国家,甚至有的非洲穷困国家儿童被西方救世主们性侵长达十多年,直到曝光那一天,这些恶劣行为对儿童的伤害将是深远的。儿童性侵案件的特点:
一是案件隐蔽性较强。儿童性侵害案件的发生一般在两人之间,性侵过程中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具有隐蔽性;再加上儿童缺乏对性行为和性知识的认知,侵害人易于采取某种哄骗、诱惑、给予好处等方式实施性侵。
二是多数为熟人作案。×××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梳理近几年网络媒体报道的300多个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案件,分析和整理后发现未成年人受害者遭受熟人作案比例高达近70%。
三是作案地点较固定,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发生在生日派对或家里;非洲贫穷国家一般发生在教堂及其附近;我国一般发生在校园。我国校园已成为儿童遭受性侵害高发地。据×××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发现,我国近几年网络公开发生在校园性侵案件中,农村校园是校园性侵害案件高发地区,在梳理数百起案件中,有近65%发生在农村校园里,多数是由学生熟悉的老师或校长实施的,而且校园内实施场所多为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学校内废弃房屋等,更有甚者发生在学校广播室,还有个别的猥亵发生在教室的讲台上。
四是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产生极坏社会影响。性侵害案件给每一个儿童造成了身体和身心的严重伤害。学生生理层面:短期讲,因过早性行为而使儿童身体器官受损或功能丧失,如生殖器官严重损伤、染上性病以及怀孕等;长期讲,影响儿童身体发育或引发癌变,或形成不孕等。精神层面:遭受性侵害,儿童通常会精神恍惚,出现精神障碍,或表现出恐惧、不安、自闭、做噩梦等。心理层面:儿童心理长期存在阴影得不到释怀,引发痛恨家长、痛恨学校、痛恨社会,长大后很难适应社会等。行为层面:儿童会对自己产生扭曲看法,觉得自己不干净,存在羞耻感,做出自残、自伤等行为,或者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有意染上性病,报复社会其他男性等。
预防儿童性侵犯一定要从家庭、学校、司法及社会多方面做工作,教育局局长或校长应经常提醒教师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学校必须教育学生:
1)女生外出,要躲避开荒僻和陌生地方;
2)路上如有男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人员多、明亮处靠近;
3)出门时衣着不可过度暴露,切忌轻浮张扬;
4)避免单独和男子会面,尤其不能单独到男子家里去;
5)不可随便享用陌生人给予饮料或食品,谨防麻醉药物;
6)从父母处了解自己有哪些私密部位不能让陌生人摸,不能让别人看见;如果有人偷摸自己的隐私部位,应及时告诉父母或老师;
7)对任何人提出的性接触行为都要坚决拒绝,并告诉父母和老师;
8)只要离开父母,一定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在一起,联系方式。一定要牢记父母电话和报警电话110;
9)若遇到袭击时,尽可能大声呼救,制造动静,给对方制造心理压力,一旦脱身,及时向警察与路人求救;
10)在上、下学或其他休息时间,在路上不要搭乘便车,特别是不认识的人的车;
11)一个人在家时,一定要把门窗关好。在开门前先问清来人是谁,再告诉父母,不要轻易让外人进屋;即便是你熟悉的人也不行;
12)不随便出入录像厅、歌舞厅、宾馆等地方,更不要观看色情电影、录像及书刊等;
13)如果遭到侮辱和强暴,不要隐瞒,一定要及时告诉父母,并报警,避免再次受到伤害,要勇于保护自己的权利;
14)任何人对自己不当或不舒服的身体接触,要勇敢说不。
同时,若学生受到性侵害后,学校应急处置必须做到:
一是立即封锁消息,保护学生隐私;
二是尽快联系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并及时报警;
三是立即将学生送当地医院检查、诊治,并取证;
四是对学生采取紧急避孕措施。
(5)学生自杀防范及应对
1)请专业机构对新入校初一和高一学生开展一次心理测试摸底,分析掌握有心理问题学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2)加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懂得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学会勇敢地面对人生,让他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美好,积极地树立崇高人生价值观,强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3)开展“挫折教育”课程。让学生们体会到每个人这一生必定都会面临各种挫折,当我们面临挫折时不是去逃避一蹶不振,而是应该迎难而上去努力克服困难;
4)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开展预防青少年自杀教育;
5)尊重学生人格,不得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不能在家长会上点名批评或指责学生的缺点;
7)对已知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异常心理状况的学生,平时要给予更多关注和照顾;
8)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干预;
9)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
10)敢于面对心理障碍(自杀)较重学生家长,发挥第一道“防波堤”作用。
(6)突发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应对
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是最为重要的,这个时候场面肯定是很混乱的,只有冷静下来才能分析当时所处形势及场景,才能做出合理应对措施!
一是逃!
如果有安全出口可以逃生,马上挑最易跑的安全通道逃离;最好带上其他人一起逃,但别带任何行李;逃出后要阻止别人进入恐怖袭击范围;逃到安全地后马上报警。
二是躲!
如果已经没有办法逃掉,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把门反锁,如周围店铺、厕所等;保持安静,把手机等物品保持静音,以防被发现;藏在一些大物体后面,遮挡自己。选择周围的掩体进行躲避,可用一些东西抵挡住自己的重要部位,保护起来。
三是战!
实在跑不了,也躲不了,这种情况下只能战斗!身边能当武器的东西都拿出来用;直面歹徒,先把歹徒的武器打掉;最好是周围多个人一起行动。
(7)猝死意外事件防范与应对
1)新生入校一定要进行统一体检,了解特异体质学生情况,并记录在档,学校与家长共同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2)如果学校不能统一组织体检,请新生家长让有资质医疗机构出具新生体检报告交到学校存档;
3)制定学校“防猝死”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危急情况时及时作出正确反应;
4)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技能等);
5)一旦发现学生猝死,立即解开患者衣领,尽快开始徒手心肺复苏工作,与此同时紧急呼叫120急救;在学校中配备有AED急救设备的,应先立即使用AED急救设备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率更高;
6)要善于面对死亡学生家长:一是换位思考,二是先(深)表同情,三是斡旋定责,四是尽力补偿。
有关校园安全管理的文章
初中生刘某从模仿吸食毒品、贩卖毒品,最终进入强制戒毒所。慢慢地,刘某发现黄大哥原来私下里做毒品买卖,这时他认为黄大哥不是犯罪,而认为这是一种“潇洒”。去年春节前,自己在县城歌厅里聚众吸毒被警方抓获,结果被送进了强制戒毒所。特别是危险的好奇心、追求“酷”的境界及对毒品的无知。......
2023-11-08
刘某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了医院。对这个消息,刘某选择了保密。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随着一天天的生理反应,事件已经欲盖弥彰,不得已,刘某将此事告诉了要好的同学。某年7月5日10时许,刘某来到某服务中心购买了一瓶农药,一饮而下,最终自杀身亡。4.教育学生对网上求爱者不予理睬,以免陷入“网恋”陷阱。8.加强对学生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相关内容的教育。......
2023-11-08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近6000名中青年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传入中国有30多年。因此,师生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艾滋病的危害,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预防艾滋病进入校园。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大大降低艾滋病和其他性病传播的风险,这一条至关重要。性行为全程戴套是最经济、最安全、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手段之一。因此,高危行为后应及时检测。......
2023-11-08
在数小时内,“黄金4小时媒体”就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有着重大舆论影响的危机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积极主动开展新闻处置工作,不能心存侥幸或消极应对。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告知教职员工新闻管理有关要求,积极引导教职员工与学校共渡难关。......
2023-11-08
交通事故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公害”,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都应在自己行驶的路面范围行驶,不能随意行驶到别人的路面上去,从中间到外,一般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行人道。2)在外搭车时,禁止在机动车道上招呼出租车;应在交通管理部门规划的停车点或站招呼出租车,候车时,当车停稳后,再按顺序先下后上,依次上车;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车。......
2023-11-08
做好学校自然灾害事故预防与应对十分必要。4.学校应建立健全雷击等自然灾害的预防机制和工作预案。如果当时地震摇晃太厉害,应先让学生躲在教室的课桌下,绝不可以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2)乘坐公共汽车时发生地震:应紧紧抓住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并用衣物护住头部。......
2023-11-08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卫生健康委2019年2月20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1.学校卫生健康及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应对学校要严格遵守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卫生健康委2019年2月20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学校最好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以解决发生校园卫生健康及食品安全事故后的处理之忧。......
2023-11-08
夏天气温高,能量消耗大,人们的新陈代谢会加快,会导致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人的温度就会飙升,就中暑了。夏天,学生在校课外活动或体育课期间容易发生高温中暑事故,学校必须予以重视,做好中暑事故的处置与预防。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
2023-1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