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校园安全管理方案-校园安全管理

校园安全管理方案-校园安全管理

【摘要】:4.课堂实行任课教师点名制度,对缺课学生应及时与班主任老师通报沟通,班主任老师应立即查明学生去向。实验不得使用过期变质药品和不合格器材。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勤学善问,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上课老师报告。6.学生到电化专用教室上课,任课教师须先集合整队,保证安全,排队前往有序进入。7.体育课安全由体育课教师负责。制定单独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1.教师应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课表上课,不得缺课或私自调课,一经发现,按教学事故处理;因上课不及时到岗或提前下课,学生无监管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追究任课教师责任。

2.教师应提前到上课教室准备,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更不能中途离开,由此教室发生的安全事件,责任由任课教师全部承担。

3.教师应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尊重学生人格,绝不能在同学们面前侮辱、讽刺挖苦学生或给学生起绰号,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个别违规学生可以参照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惩戒。

4.课堂实行任课教师点名制度,对缺课学生应及时与班主任老师通报沟通,班主任老师应立即查明学生去向。

5.实验室课安全由实验员和实验课教师共同负责,共同组织好学生实验教学。

(1)实验课教师应按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对实验课所用药品、器材应先行先试,实行实验预做制度,保证实验用药品和器材的安全有效。实验不得使用过期变质药品和不合格器材。

(2)实验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教学工作。对学生必须开展实验前安全教育,上课时先讲实验教学要点、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出现安全事故如何防范和逃生;对实验重要操作过程进行必要示范和演示;做好实验教学整个过程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安全。

(3)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勤学善问,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上课老师报告。

6.学生到电化专用教室上课,任课教师须先集合整队,保证安全,排队前往有序进入。

7.体育课安全由体育课教师负责。铃响之前,教师必须提前到场地等待学生,上课开始,体育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安全提示,然后带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应注意:

(1)教育学生禁止穿皮鞋上课,禁止衣服上别有胸针、校牌等,禁止佩戴金属或玻璃饰品。

(2)体质较弱或特异体质学生,依据监护人意见进行特殊形式教学。制定单独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3)因身体原因不能上课学生,须提前向老师请假,经老师同意后,可在体育场地边休息、旁观或为其他学生提供服务;确因特殊病因不能到体育场地的,应提前向体育老师请假,征得同意后在班级教室自习,但必须报告班主任,由班主任代为管理。

(4)体育课上学生发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状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以下措施处置:(www.chuimin.cn)

1)及时通知校医、班主任到现场;现时汇报学校领导。

2)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立即在校医指导下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并迅速通知学生家长。

3)课后,体育老师应及时写出体育课上情况汇报上交学校。学校了解实际情况后做出相应处理和认定。

(5)加强体育课全过程管理,当好第一责任人,保证学生准备、学习、练习等各环节安全有序运动,不允许学生散乱无序、擅离场地。

(6)体育教师每次上完课后对自己岗位负责范围内的教学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填写检查记录。

8.学校组织大型体育活动和集体锻炼时,须坚持“学生为本、安全第一”原则,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施、器材等安全因素,教师须精心组织,全程参与和监督,减少学生意外事故的发生。

9.班主任每天要对所在班级教室教学设施进行一次检查;物理、化学、生物课等教师每天上完课后对上课教室所有教学设施设备、仪器仪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学校每月对所有上课场所(包括体育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全面开展一次安全检查,以上检查须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校领导,校领导核实后尽快维修和整改,消除隐患。

10.学生校外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劳动)课时应做到:

(1)组织者应制定详细活动方案,在活动一周前向主管校领导以报告形式提出申请,主管校领导应认真审查方案,特别要关注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情况,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实施。

(2)班主任应活动前两天对学生进行与本次活动有关的安全知识教育和突发事件应对,如交通安全、防溺水、防踩踏等。

(3)教育学生校外实践课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鞋类须合脚且利于运动;服装须整洁且防晒;必要时应使用防晒霜;须带足够饮用水等。

(4)重大校外实践活动,校领导须带队参加,加强对活动的统一领导,每班必须安排一名专职教师负责,并指定N个学生安全员协助。

(5)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专职教师等保持通讯畅通,遇有突发情况及时联系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