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校安全事故原因及校园安全管理

学校安全事故原因及校园安全管理

【摘要】:一般造成学校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有:人为因素、物体本身不安全因素、内外部环境因素、学校管理存在缺失、事故应急处置方法欠妥等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因此,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了生产生活活动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它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为事故。管理上的缺陷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一般造成学校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有:人为因素、物体本身不安全因素、内外部环境因素、学校管理存在缺失、事故应急处置方法欠妥等因素。

(一)人为因素

所谓人,包括校园内操作工人、管理干部、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等。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主要包括:

1.学生与教职工在校园内未经许可进行的操作;

2.教职工在校园内危险作业;

3.教职工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如人为使食堂燃气报警器失效;

4.教职工在校园内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

5.在校园内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等;

6.教职工在校园内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

7.教职工校园内在有危险运转的设备装置上或移动着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工作边检修;

8.学生在做物理化学实验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嬉闹、玩耍。

(二)物体本身不安全因素

所谓物,包括校园内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以下:

1.校园内设备和装置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等;

2.校园内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质,如实验用的危险化学品;

3.校园内有的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他缺陷;

4.校园内某些安全防护装置失灵,如库房感烟报警失灵;

5.校园内某些场所缺乏防护用具,有安全缺陷;

6.校园内某些物质的堆放、整理有安全缺陷;

7.校园内某些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等。(www.chuimin.cn)

因此,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就不可能发生事故。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了生产生活活动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它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为事故。

(三)内外部环境因素

不安全的环境也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

1.校园所处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崩塌、地质灾害、泥石流、雷电天气等恶劣变异;

2.校园内建筑、学习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通风、采光、噪声、振动、空气质量等方面的缺陷。

(四)学校管理存在缺失(管理原因)

学校管理方面的缺陷有:

1.校园内存在的技术缺陷:指校园内建、构筑物及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的设计、选材、安装布置、维护维修有缺陷,或操作方法存在问题;

2.校园内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在学生放学期间进行学校渣土的清运,易造成交通事故

3.校园内领导对施工现场缺乏检查指导;

4.校园内物理和化学实验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随意挪用消防设施,占用安全经费,事故防范措施制度不健全,发现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整改等;

5.学校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特别是对工勤人员中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缺乏,许多工勤人员不懂操作技术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

6.校园内对某些岗位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不能完全胜任工作岗位,如听力视力不良的人员作为学校门卫使用等。

管理上的缺陷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五)事故应急处置方法欠妥

1.缺乏相关安全知识,对校园内事故发生前的异常征兆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和反应;

2.校园内一旦发生事故,不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如学生宿舍发生初起火灾,应立即组织校内人员用灭火器与室内消火栓进行灭火,不能等消防救援队来灭火;

3.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存在问题。特别是处置错误,如在有钾和钠的化学实验室发生火灾,不能用水来扑灭。

显然,这些因素对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制约作用,是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