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的发展在冲击了人类现有传播体系和媒介形态之后,也深刻影响到了音乐的传播和发展,自然也就影响到音乐教育。可以说,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接触和聆听音乐的方式,几乎使整个音乐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媒介环境下,精英“去魅力化”之后所剩下的,必然是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大众化与个性化发展。但是,新媒介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音乐发展的革新,也可能在技术异化中导致音乐功能的弱化。......
2023-11-07
新媒介技术的日益强大和普及使整个音乐教育形式超越了传统的局限,发生了革命性的突变。新媒介环境中的自由、共享与参与的特性,从本体上打破了传统音乐教育中教师对音乐话语权的垄断,用更为开放的媒介范式消解了原有的音乐话语体系和消费方式;它将音乐教育中约束性的话语体系转变为自由性的大众言说,将聆听式的艺术接纳转变为广场型的平等对话,将一对一的学徒式的音乐教育转化为平等、对话的知识传授。同时,新媒介技术的日益强大和普及也限定和遮蔽了音乐文化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蕴涵,使技术手段在音乐传播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并不断塑造出新的音乐形态和观念模式,也为音乐教育创造了新的音乐内容——如音乐媒介教育、计算机乐器教育、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新媒介技术的普及为音乐教育带来了革新的动机,推动着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不断地进行学理重构。这也要求在音乐教育中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方式方法的转换,突破传统音乐教育内容的封闭式边界,化课堂为舞台,化校园、社会为课堂,实现音乐教育的立体化、社会化、多元化发展。可以说,新媒介环境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既是破坏性的,又是开创性的,是“破”中有“立”,“立”中有“破”。
新媒介环境也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层次的忧虑。尤其是新媒介在当前人类社会的强势崛起和深远影响,使其比以往的任何一种媒介都更可能加速人的异化。新媒介环境虽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进行音乐互动的空间,却减少了人们批判和理性思考的空间。“自媒介技术发达之日起,媒介的工作就是孜孜不倦地消减意义,即使是在互动更方便的电子媒介时代也不例外。”[12]在新媒介发展壮大为主导媒介之后,开始越来越多地决定它传播的音乐作品的特征,不断消减传统音乐的意义并按照自己的偏向性选择和影响音乐内容及传播范围。在新媒介的“笼罩”下,音乐教育的本体和对象都处于不确定中,其学理建构也在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中充满了非预设性,其内涵和外延被极大地充实和扩展,也必将推动音乐教育体制和音乐观念的深刻变迁。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音乐教育中重视音乐教育的价值理性和意义承载,始终保持一种反思与怀疑精神,以建设性的态度面对新媒介环境下音乐教育的发展。
【注释】
[2]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90.
[3]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北方论丛,2009(3).
[4]相关研究成果有:徐玺宝.新媒体背景下的作曲教学模式探究.中国音乐,2007(3);顾楠.音乐媒介教育——大众传播时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新内容.艺术百家,2011(7);凌怡.当代传媒技术对高校音乐教育的观念变革.传媒观察,2011(12);张霞.新媒体艺术背景下的音乐发展方向探析.中国报业,2011(24);张婷.论隐性化网络音乐教育对中学生音乐教育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2011;刘鸿模.现代传播媒介与音乐教育.美育学刊,2012(2);曾少颐.试论现代传媒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新发展.中国报业,2012(10).
[5]李志刚.数字化媒介背景下音乐学发展的新思考.人民音乐,2012(1).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3.(www.chuimin.cn)
[7]李志刚.数字化媒介背景下音乐学发展的新思考.人民音乐,2012(1).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72-73.
[9]君特·克莱南,维尔弗里德·格鲁恩,克里斯帝安·卡登.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社会学.金经言,等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16.
[10]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85.
[11]简世德.谈隐形课程及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广西高教研究,2001(1).
[12]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11.
有关国际化与信息化 学校音乐教育的应对的文章
新媒介的发展在冲击了人类现有传播体系和媒介形态之后,也深刻影响到了音乐的传播和发展,自然也就影响到音乐教育。可以说,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接触和聆听音乐的方式,几乎使整个音乐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媒介环境下,精英“去魅力化”之后所剩下的,必然是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大众化与个性化发展。但是,新媒介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音乐发展的革新,也可能在技术异化中导致音乐功能的弱化。......
2023-11-07
从音乐传播的角度来看,新媒介主导下的音乐大众化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提供的是一种“低水平的满足”,更可能是一种充满庸俗气息的“文化堕落的因子”,可能导致人们音乐欣赏水平的降低和音乐品位的消退。新媒介传播带来的经济效益吸引许多音乐创作者放弃音乐的品质追求,以能够被大众迅速记住的通俗的旋律、“出位”的歌词、怪异的造型舞蹈来博取眼球。......
2023-11-07
在新媒介普及之前,音乐被以静态的形式储存在乐谱、卡带和盘片上。新媒介加剧了音乐传播的速度,扩大了音乐市场的容量,从而使这种最大化成为可能。新媒介破解了音乐创作者和聆听者的截然两分,使创作者和聆听者的界限模糊起来。在新媒介环境下,不管歌者音乐水平的高低、音乐作品的好坏,只要愿意向其他人展示,都可以共享在新媒介上。......
2023-11-07
笔者从台湾课程研发团队的经验出发,讨论三面九轴的“核心素养”所参考的国际组织之研究和台湾学者之研究成果,以及各国课程所强调的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说明课程改革的国际化趋势。本文同时还说明核心素养落实于艺术领域课程纲要的过程,并强调素养导向的艺术课程设计符合国际化的趋势。课程改革在台湾是如此慎重,在其他的国家或地区也不例外。这也是促成课程内容趋向国际化的原因之一。......
2023-11-07
通过和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所合作,QAA定义大学或学院高等教育的标准和质量,并对这些标准进行发布。该中心的评鉴工作包括系所评鉴与校务评鉴,评鉴目的在于协助学校掌握受评单位之办学现况;协助受评单位改进办学、发展特色;促进受评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与改善机制;提供评鉴信息,作为学校与受评单位拟定相关政策之参考;透过评鉴与评鉴结果之公布,展现大学绩效责任。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的评鉴精神及评鉴项目概念图......
2023-11-07
也就是说,人的心中情感一旦产生,就要表现出来,起先是用语言表达;而感到不足之时故嗟叹吟哦用诗词表达,进而用歌唱表达;咏歌之不足时在情不自禁的情况下,自然本能地就用人原始本能的肢体语言动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了。总而言之,我国古代这些有关情感与各种艺术之间相互关系的精辟论述,生动地论证并相当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古代关于舞蹈、音乐等艺术起源于情感自然本能的流露与表现的学说理论。......
2023-11-07
媒介领域每一项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导致媒介环境的变化,从而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带来深远影响。这与新媒介蓬勃发展的势头及其嵌入音乐教育发展的强大力度是很不相称的。......
2023-11-07
代百生[2]摘要:积极参与国际专业评鉴,取得国际认可资质,提升办学吸引力;同时以参与国际评鉴为契机,完善管理制度、改革课程设置,促进系所自我完善,是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音乐课程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市场化挑战的重要举措。谨以此文回顾与反省应对国际学术评鉴加强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建设的成败得失,期待为兄弟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