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育理念:平等和多元国际化与信息化书籍

教育理念:平等和多元国际化与信息化书籍

【摘要】:因为,教师与学生在音乐地位上的平等恰好可以促进音乐教育的革新性发展。在音乐的“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应该以音乐为中介进行精神上的双向交流、理解和沟通,互相诉说在聆听中的体验,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共识。总之,新媒介环境下,教师不再通过对“音乐资源的垄断”而获取权威,而必须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中重构权威,与学生达成音乐上的相遇和知识对话。

新媒介技术的一个优势就在于其传播信息的快捷性与传播受众的广泛性。在音乐教育领域中,音乐受众的广泛性使音乐课堂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原来居于“学院派”地位的教师所拥有的优势之一——比学生拥有更多的音乐知识,这一特点正在被慢慢地抹平。甚至在特定的音乐类别中,如流行音乐方面,学生可能比教师接触或听得更多,认识得更全面。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在新媒介的影响下,教师不再是音乐资源的垄断者和提供者,课堂也不再是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的音乐生活范围和视野得到了空前的扩展,学生与教师的地位越来越平等化。这种现象也是当前许多高校音乐教育难以开展和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为当前的音乐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同时也是很好的机遇。因为,教师与学生在音乐地位上的平等恰好可以促进音乐教育的革新性发展。因为教师的权威并非来自其对知识的垄断,而是来自内在的精神力量。真正的权威是个体依据自身的权威意识和自我存在的需要来选择和构建的,处于教育中的权威更因其面向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而必须面对教学的选择与学生的选择。“对权威的选择并不是通过某种看法,而是以我在实际生活中权威意识的形成和净化,以唤醒被遮蔽的权威和我之所以成为自我的那个基础的回忆而做出的选择。”[8]以往的音乐教育恰恰是利用前者的知识垄断吸引学生,而忽略了精神引导的作用,并导致了“学校使人愚笨”现象的出现[9]。新媒介时代的来临改变了音乐教师的权威形象,迫使教师转变为精神引导的权威,即通过音乐与学生沟通,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变“灌输”教育为“沟通”教育。教师要抛弃以往“独白”“演讲”式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在音乐课堂中建构一种对话式的师生交往关系,并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音乐体验。在音乐的“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应该以音乐为中介进行精神上的双向交流、理解和沟通,互相诉说在聆听中的体验,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共识。同时,新媒介环境下,每个学生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构成了音乐体验的“多元”。多元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品味也呈现多元化,这就需要教师去倾听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要有原则地、“周边性”地靠近学生,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听觉器官的延伸,通过音乐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聆听音乐中与学生沟通,进而实现价值功能上的引导。

总之,新媒介环境下,教师不再通过对“音乐资源的垄断”而获取权威,而必须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中重构权威,与学生达成音乐上的相遇和知识对话。(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