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媒介影响下的音乐教育发展:国际化与信息化的应对

新媒介影响下的音乐教育发展:国际化与信息化的应对

【摘要】:新媒介的发展在冲击了人类现有传播体系和媒介形态之后,也深刻影响到了音乐的传播和发展,自然也就影响到音乐教育。可以说,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接触和聆听音乐的方式,几乎使整个音乐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媒介环境下,精英“去魅力化”之后所剩下的,必然是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大众化与个性化发展。但是,新媒介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音乐发展的革新,也可能在技术异化中导致音乐功能的弱化。

新媒介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指在传统媒介基础上,以高科技为背景和手段,为适应信息传播的新需要而出现的一批媒介的统称。郭庆光先生认为,“我们所讨论的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以及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6]。新媒介的发展在冲击了人类现有传播体系和媒介形态之后,也深刻影响到了音乐的传播和发展,自然也就影响到音乐教育。新媒介的技术形态限定和遮蔽了音乐文化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蕴涵,其突出特点是新的技术手段在音乐传播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并不断塑造出新的音乐形态和观念模式。新媒介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络中人”,“每日必网、无时不网、无网不在、移动上网”。数字化的网络世界轻而易举地消除了现实物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消弭了国家与区域的壁垒,创造了不同于现实环境的超现实空间,实现了人际交往活动的共时性和自由性。

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力量在于,它消解了媒体的边界,实现了精英的“去魅化”。在新媒介环境下,学习和聆听音乐不再只是精英人群的精神盛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个人电台”和“个人音乐频道”,呈现出“人人都是评论者、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是参与者”的音乐样态。可以说,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接触和聆听音乐的方式,几乎使整个音乐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的创作过程不再神秘,人人都可以是一部音乐作品的参与者和创作者。对音乐的欣赏成为刺激音乐创作的开端,许多人通过各种形式,如旋律、歌词、直接或间接的评论等成为音乐作品的参与者。如近期较为火热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电视节目,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投票或微博转发来支持自己喜欢的歌手,直接评论精英歌手演唱的好坏。同时,新媒介允许听者添加或修改音效、歌词、环境配置,允许听者将具有个性化演唱风格的作品版本再度发表或进行共享。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其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独特感受和认识,分享自己的“真理”。在新媒介环境下,精英“去魅力化”之后所剩下的,必然是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大众化与个性化发展。(www.chuimin.cn)

新媒介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音乐环境,它改变了以往人们接触和聆听音乐的行为方式,使音乐的传播范围在无限的数字世界中空前广阔起来。但是,新媒介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音乐发展的革新,也可能在技术异化中导致音乐功能的弱化。新媒介有着改变人们感受音乐方式的巨大能量,需要我们对其有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