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台湾课程研发团队的经验出发,讨论三面九轴的“核心素养”所参考的国际组织之研究和台湾学者之研究成果,以及各国课程所强调的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说明课程改革的国际化趋势。本文同时还说明核心素养落实于艺术领域课程纲要的过程,并强调素养导向的艺术课程设计符合国际化的趋势。课程改革在台湾是如此慎重,在其他的国家或地区也不例外。这也是促成课程内容趋向国际化的原因之一。......
2023-11-07
关于中韩音乐教科书比较研究的论文共有6篇,其中2篇是比较研究中韩小学音乐教科书的学位论文。林美婷的《在韩中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现状与收容——以小学音乐教科课程为中心》和黄文成的《韩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比较分析》,这两篇论文是从文献学和比较音乐学的角度分析了韩中教育课程的变迁及民族音乐教育的政策;分析韩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中有关民族音乐的部分,即世界民族音乐和本土音乐;教科书中的民族音乐分为声乐曲和器乐曲,其中器乐曲分为管弦乐、器乐独奏及协奏曲等,声乐曲分为民谣、童谣、传来童谣等;通过社会、历史背景及民族音乐的现状及接受等方面来考察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向等。分析中使用的中国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科书。这两篇是韩国本土学生的学位论文,详细信息如下:
(1)林美婷:《在韩中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现状与收容——以小学音乐教科课程为中心》,龙仁大学大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黄文成:《韩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比较分析》,岭南大学教育大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比较研究中韩初中音乐教科书的论文有3篇,分别是崔惟理的《韩国与中国初中三年级音乐教科书比较研究》、李承俊的《韩国与中国初中音乐教科书比较分析研究》、河在锡的《韩国与中国初中音乐教材比较研究》。这些论文主要研究理解与活动领域的比较,中国音乐教科书理解和活动方面的内容比韩国差一些,但是在律动和歌唱活动方面、歌唱的形态和调性等方面更加多样。此外,中国教科书比较重视音乐欣赏方面。关于这点,韩国的音乐欣赏曲目偏向西方音乐,中国音乐欣赏曲目偏向本国创作的音乐。除了这些以外,笔者认为中国音乐教科书的难度比韩国音乐教科书高。上述论文的详细信息如下:
(3)崔惟理(韩国):《韩国与中国初中三年级音乐教科书比较研究》,国民大学大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4)李承俊(韩国):《韩国与中国初中音乐教科书比较分析研究》,建国大学教育大学院,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www.chuimin.cn)
(5)河在锡(韩国):《韩国与中国初中音乐教材比较研究》,启明大学大学院,1980年硕士学位论文。
(6)徐琦(中国):《韩中高中生对学习音乐课的构成原因与成果的认识比较》,昌原大学大学院,2015年博士学位论文。
中韩音乐教科书比较研究表
另外,比较研究中韩高中音乐教育的学位论文有1篇,徐琦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在文献学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中韩高中生对学习音乐课的构成原因与成果的认识。研究对象是韩国庆尚南道昌原市的某高中在校生500名和位于中国山东省临沂市的某高中在校生500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这是对音乐课的构成要素与成果的认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音乐教学的问题,并提出新的修改方案。主要问题是:第一,中国和韩国高中生对音乐课的构成要素是如何认识的,根据高中生的人口社会学特性调查出何种差异;第二,中国和韩国高中生对音乐课的成果是如何认识的,根据高中生的人口社会学特性是否能调查出有意义的差异;第三,音乐课的构成要素和成果之间是否有关联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得出了中韩的高中生对音乐课及音乐教师的专业性均给予很高评价的结论。比起韩国高中生,中国高中生更加强调音乐教师的专业性;对于音乐课成果的研究,中国高中生的认识为普通水准,韩国高中生的认识处于较低水准;学生对音乐教师的专业性、教学课程构成的适当性、课业评价的适当性、课业内容的适当性,以及上课环境的认识越高,音乐课程取得的成果越有积极影响。
有关国际化与信息化 学校音乐教育的应对的文章
笔者从台湾课程研发团队的经验出发,讨论三面九轴的“核心素养”所参考的国际组织之研究和台湾学者之研究成果,以及各国课程所强调的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说明课程改革的国际化趋势。本文同时还说明核心素养落实于艺术领域课程纲要的过程,并强调素养导向的艺术课程设计符合国际化的趋势。课程改革在台湾是如此慎重,在其他的国家或地区也不例外。这也是促成课程内容趋向国际化的原因之一。......
2023-11-07
也就是说,人的心中情感一旦产生,就要表现出来,起先是用语言表达;而感到不足之时故嗟叹吟哦用诗词表达,进而用歌唱表达;咏歌之不足时在情不自禁的情况下,自然本能地就用人原始本能的肢体语言动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了。总而言之,我国古代这些有关情感与各种艺术之间相互关系的精辟论述,生动地论证并相当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古代关于舞蹈、音乐等艺术起源于情感自然本能的流露与表现的学说理论。......
2023-11-07
基于在新媒介环境下音乐教育的学理重构,我认为重建课堂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化和舞台化,在交互实践中实现音乐课堂的创新变革。其中,立体教学就是要改变“口耳相传”的传统形态,使音乐教育方式趋向多维化、多样化。立体教学理念还反映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同时,课堂还应成为一个多重的舞台,既是教师展示其个人魅力和音乐体验的舞台,也是学生展示自我、分享体验和宣泄被审美欲望的舞台,更是音乐审美和创造的舞台。......
2023-11-07
譬如,作为生命重要体征的“气”,在歌唱中的运用,在我国早有发现和运用。只是到了“信息化时代”,音乐演唱(奏)技术与身体关系得到了突破性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二是从身体经验角度看,音乐演唱(奏)技术是操控身体器官及其延展部分(乐器)而制造音乐“音响”的一种技术,具有“系统局限性”。......
2023-11-07
通过和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所合作,QAA定义大学或学院高等教育的标准和质量,并对这些标准进行发布。该中心的评鉴工作包括系所评鉴与校务评鉴,评鉴目的在于协助学校掌握受评单位之办学现况;协助受评单位改进办学、发展特色;促进受评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与改善机制;提供评鉴信息,作为学校与受评单位拟定相关政策之参考;透过评鉴与评鉴结果之公布,展现大学绩效责任。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的评鉴精神及评鉴项目概念图......
2023-11-07
媒介领域每一项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导致媒介环境的变化,从而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带来深远影响。这与新媒介蓬勃发展的势头及其嵌入音乐教育发展的强大力度是很不相称的。......
2023-11-07
代百生[2]摘要:积极参与国际专业评鉴,取得国际认可资质,提升办学吸引力;同时以参与国际评鉴为契机,完善管理制度、改革课程设置,促进系所自我完善,是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音乐课程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市场化挑战的重要举措。谨以此文回顾与反省应对国际学术评鉴加强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建设的成败得失,期待为兄弟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2023-11-07
由此可知,教育科技的普及化应用对教学者、学习者、课程发展、教学途径、教学内涵、教学评量、学习模式乃至学习情境等各层面都产生了重大冲击与影响。国际教育科技协会于2000年公布了教师、学生与行政人员的“教育科技标准”,并于2008年陆续公布后续修订版本。如此一来,学生由被动的聆听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有助于提升学习成效。......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