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在国际化与信息化的应对

学校音乐教育在国际化与信息化的应对

【摘要】:针对这一主题,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代表研究了国际化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有的代表探讨了国际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对策;有的代表表现出对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忧心;有的代表分享了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本土化实践的成果与心得。澳门理工学院的经验与成果为相关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针对这一主题,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代表研究了国际化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有的代表探讨了国际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对策;有的代表表现出对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忧心;有的代表分享了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本土化实践的成果与心得。

在主旨演讲中,香港教育学院的梁宝华教授审视了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环境中所面对的困境之后,介绍了一个全面了解音乐传统的理论架构,肯定了不同的音乐传统的独特性和价值,提出音乐文化并无高低之分的观点,并寄语有关当局重新审视本土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的价值和地位。

中国音乐学院的谢嘉幸教授着重谈论了在国际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音乐教育的呼唤,他辨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音乐教育及民族音乐传承的关系,提出以乐教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观点,强调音乐教育的本位是要找回“灵魂”,即“为人生而音乐”,培养有自己的文化底蕴的、健康完美的人。

台湾师范大学的赖美玲教授分享了台湾的经验,即从素养导向谈国际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她首先说明了国际组织所倡导的核心素养,然后介绍了台湾课程研发团队确立的国民核心素养:强调培养以人为本的“终身学习者”,分成“三个面向”(自主行动、沟通互动、社会参与)和九项核心素养(身心素质与自我精进、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科技信息与媒体素养、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道德实践与公民意识、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同时还说明了核心素养落实于艺术领域课程纲要的过程,并强调素养导向的艺术课程设计要符合国际化的趋势。

澳门理工学院的代百生教授分享了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音乐课程主动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即:积极参与国际专业评鉴,取得国际认可资质,提升办学吸引力;同时以参与国际评鉴为契机,完善管理制度、改革课程设置,促进系所的自我完善。澳门理工学院的经验与成果为相关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www.chuimin.cn)

在以此为主题的小组发言中,与会的专家、学者也都分享了在此领域各自的研究成果。

喻意从音乐创造力的研究背景出发,剖析了音乐创造力的内涵与本质,并基于国内外普通教育对音乐创造力教学的定位,对我国中小学音乐创造力教学的内容提出了的新见解;王柳以古筝艺术为例研究了国际化背景下艺术学科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个性发展;郭晓林通过了解粵澳地区六个城市小学三年级学生音乐听想能力的现状,讨论了美国学者Gordon的“中级音乐听想测试方法”(Intermediate Measures of Music Audiation,简称IMMA)对粤澳地区学生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