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职生网络心理素质培养教育知识书籍推荐

中职生网络心理素质培养教育知识书籍推荐

【摘要】:中职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指通过内在和外在机制的作用,使中职学生具备优良的网络心理素养和品质,从而确保其网络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和谐、有序。培养良好的网络交往能力,并不是说在网上广交、滥交朋友,毫无目标、漫无边际地交往,而是善交、乐交知心、知己之友,才有益于身心成长和人生发展。

中职学生网络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指通过内在和外在机制的作用,使中职学生具备优良的网络心理素养和品质,从而确保其网络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和谐、有序。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就明确提出了“五要五不”要求:“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中职学生应该以此为网络行为的指南,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构建网络文明。

(一)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中职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辨识能力。网络辨识能力主要包括信息内容、信息形成和信息价值的识别与判断能力,如果缺乏这种能力,面对网络就会陷入盲从、迷失方向的状态。要学会自辨,分清网络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尤其要提高对各种思潮和伦理价值观的判别能力,保持头脑清醒,做出正确选择,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奋成才。要把网络用作学习的工具,把上网的主要精力用在收集资料,获取时事新闻,查阅与学习、工作、生活有关的信息上。要选择一些内容积极向上、富有教育意义、具备良好信誉的网站,提高上网的有效性。要坚持不浏览不良信息,自觉拒绝进入一些黄色的、反动的、不健康的网站,让色情、暴力、赌博、迷信失去市场。

(二)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网络是一个自由的地方,在网络上你可以讲述你的快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释放自己情绪的空间。中职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交往能力。网络交往不仅仅是信息和知识的猎取、交流平台,也是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中职学生提高网络交往能力,应从网络交往态度、网络交往认知、网络交往中的情绪和人格等方面加以完善。网络交往最宝贵也最为重要的品质是诚信和宽容。诚信和宽容能够使网络交往的桥梁畅通无阻。在网上交流,尤其要克服愤怒、恐惧、嫉妒、自卑、自负、怯懦、孤僻、冷漠、偏执、强迫等不良情绪和人格障碍。培养良好的网络交往能力,并不是说在网上广交、滥交朋友,毫无目标、漫无边际地交往,而是善交、乐交知心、知己之友,才有益于身心成长和人生发展。中职学生必须做到要用正常的心态和文明的语言去交往,拒绝交流色情、反动等不健康的内容。

(三)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在缤纷的虚拟世界里,有形形色色的骗子在网络上策划着高明的骗局。他们在网上“热情地”发出了信号:要么就是你的红颜知己,要么可以帮助你敛财百万,助你事业有成。网络的虚拟往往使人逐渐丧失警惕,不知不觉地陷入“网络陷阱”。热闹的网络空间之外,现实中一些人往往因此上当受骗,人财两空。中职学生一定不要乱交网友,不要轻信网友;要增强网络自我保护意识,提倡文明、健康、安全、有益上网。(www.chuimin.cn)

(四)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由于当前网络立法尚不健全,所以网络欺诈、网络黑客、网络垃圾、网络失信现象因缺乏应有的管理监督和约束而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网络文化环境秩序,甚至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随着我国网络立法步伐的不断加快,一部部网络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已在相当程度上维护了网络运营秩序,并使网络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职学生作为有知识、有修养的青年群体,在网络守法中理应做出表率,讲信誉、守规则、塑先锋,自觉做到不偷号盗号、不乱闯禁区、不上网破坏、不上网超时,努力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秩序。

(五)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不论做什么工作,干什么事业,都得有个章法。当代中职学生的上网也应该有个“度”,这个“度”就是节制。不能只图痛快,只求过瘾,只讲玩命。有的中职学生缺乏节制能力,结果因为迷失在网络中,严重贻误了学业,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更有甚者,盲目跟风,消极模仿,结果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

上网有“度”,上网有“节”,是当代中职学生的自我保护机制。面对网络的“诱惑”,中职学生更应该把握上网的“度”,明确自己上网的目的,限制自己上网的时间。在目的方面,中职学生上网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学习与交流,网上交友聊天等应有度。在上网时间上,最好每天不超过8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