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悦纳专注提升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悦纳专注提升

【摘要】:毋庸置疑,有时身高、体形、容貌的不足确实会影响我们的职业选择,影响我们的生活,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必然会失败。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活泼型、安静型、兴奋型和抑制型(弱)4种类型,与希波克拉底提出的4种气质类型也是相吻合的,有着对应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观察分析病人的气质类型,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疾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一)正确悦纳自己的外表

正确悦纳自己的外表就是要接受自己的身高、体型、容貌,能欣赏自己的可爱之处。我们的身体相貌是受父母遗传影响的,这是不可选择的,是父母给予的最大财富,代表着自己的独一无二,也向世界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毋庸置疑,有时身高、体形、容貌的不足确实会影响我们的职业选择,影响我们的生活,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必然会失败。一个人并不单单凭借外表来获取成功和幸福,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法国军事家拿破仑年轻时曾因矮小和家庭贫困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为了改变命运,他立志要在事业上出人头地,干出一番成就。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实现了自身的理想和价值。

(二)正确悦纳自己的气质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气质不同的人,有的人性情暴躁,容易发火;有的人遇事沉着,不动声色;有的人活泼好动,能说会道;有的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表;有的人多愁善感,胆小怕事等,这些都是不同气质的表现。气质较多地受神经系统类型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天赋性。

气质不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因素,而是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外部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心理活动指向外部事物还是内心世界)等方面的特征。它总是在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具有个人色彩,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会在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特征。

2.气质的特征 气质的心理结构十分复杂,由许多心理活动的特征交织而成。

(1)感受性:人对内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是神经过程强度特征的表现。

(2)耐受性:人在接受刺激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承受能力。

(3)反应敏捷性: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如记忆的快慢、思维的敏捷程度、注意转移的灵活性等。

(4)可塑性:人根据外界环境变化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

(5)情绪兴奋性:包括情绪兴奋强弱与情绪外观的强烈程度两方面。

(6)倾向性: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部还是内部的特性。

3.气质的类型 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按人类体内所含4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的多少来区分和命名气质,提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4种气质类型。

(1)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思维灵活而易动感情,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容易适应环境,具有渲染力和号召力。但往往不求甚解,注意力易转移,情绪不稳定,情感体验不深,缺乏意志力。其主要特点是敏捷而好动,具有外倾性。

(2)黏液质:安静沉稳,思维灵活性较低,反应缓慢,注意力稳定且不易转移,自制力和持久性较强,不易冲动。但对新环境、新工作适应较慢;行为表现坚韧,但情感比较淡漠。其主要特点是缄默而沉静,具有内倾性。

(3)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智慧敏捷,直率热情,情绪体验强烈,但易冲动,缺乏自制力和耐心,容易虎头蛇尾,注意力易转移,往往博而不专。其主要特点是兴奋而热烈,具有外倾性。

(4)抑郁质:敏锐稳重,善于观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微小事,情感体验深刻、持久,行动缓慢,胆小、孤僻、不善交往,遇困难或挫折易畏缩,但对力所能及且枯燥的工作能够忍耐,有较强敏感性。其主要特点是敏感和羞涩,具有内倾性。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强度、均衡性及灵活性)的不同结合,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兴奋型(强、不平衡)和抑制型(弱)4种类型,与希波克拉底提出的4种气质类型也是相吻合的,有着对应关系(表4-1)。在实际生活中,典型的气质类型是不多见的,多数是两种或多种气质的混合型。

表4-1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4.气质的意义

(1)气质无优劣:气质本身无优劣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气质也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气质与职业:不同专业、职业对气质的要求不同,某种气质特征能为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提供有利条件。如胆汁质者和多血质者容易承担一些需要做出迅速反应的工作,也容易取得较高效率,而黏液质者和抑郁质者则不易适应。但对于抑郁质者来说,胆汁质者无法胜任的工作他们可以做得恰到好处。

(3)气质与健康:不同的气质特点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的影响。如孤僻、抑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等特征都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是某些疾病的易感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观察分析病人的气质类型,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疾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4)气质与交际: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气质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向黏液质者提出要求,应让其有时间考虑,对抑郁质者应多给予关心和鼓励,与胆汁质者打交道应避免发生冲突等。当然,这都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的,不可有先入之见。

正确悦纳自己的气质,就是要善于利用气质中的积极因素去获得成功,在生活与学习中充分发挥出独特的气质美。

(三)正确悦纳自己的能力

正确悦纳自己的能力就是接受自己没有超乎常人的天赋、没有惊世骇俗的才华、不是社交场合万众瞩目的中心……同时认识到,不能一步登临理想的彼岸,只能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向目标靠近;接受自己在不够出色之外还不够高尚;接受自己与理想境界的差距,或者在清醒的自我认识之后放下对自己过高的要求。

1.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一个人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能力与活动紧密相连,离开活动,人的能力就无法形成与发展,并失去了存在的作用与意义,而缺乏能力,也难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要成功地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仅具备单一能力是不够的,通常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如教师要完成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组织教材能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观察力、注意分配能力、板书能力及课堂管理能力。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称为才能。才能的高度发展称为天才,天才是多种能力最完备的组合,表现为能独立、创造性地完成某些活动。

2.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是指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语言能力等,而以抽象思维能力作为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表现,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

(2)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的色彩鉴别能力,音乐家的节奏感等都属于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关系密切。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特殊能力的发展会有利于一般能力的提高。要完成一项活动,既需要具备一般能力又需要具备特殊能力,两者相互作用才能促进人类活动的完成。(www.chuimin.cn)

3.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一个人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之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知识是个体所掌握的人类思想内容;技能是个体所掌握的具体行为方式。一般来说,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知识、技能的提髙。也就是说,掌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与能力有关。作为中职学生,既要重视有关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相互促进。

4.能力的差异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不同的人在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其差异一般表现在能力类型、能力水平、能力表现等方面。

(1)能力类型的差异:每个人所具有的能力都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多方面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所具有的多种能力中,总有相对较强的能力,也有一般的能力和较差的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多种能力以特定的结构结合在一起的。由于不同人的能力结构不同,因而能力在类型上便形成差异。如果进一步分析,每一种能力也有类型的差别。如记忆能力,有的人属于视觉型,即视觉识记效果较好;有的人属于听觉型,即听觉识记效果较好;有的人则属于运动型,即有动作参加时识记效果较好等。

由于能力类型的差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常常各不相同,虽然完成的是相同的任务,但往往是通过不同能力的综合来实现的。如两个管理者都很好地完成了管理工作,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能力,但甲可能是通过综合个人的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演说能力,从而较好地实施了管理;乙可能是通过综合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和正确决策能力,从而圆满地完成了管理任务。

(2)能力水平的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各种能力的发展程度不同,所具有的水平不同。如正常人均具有记忆能力,但人与人的记忆力强度不同;正常人也都有思维能力,但人与人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也不同。

(3)能力表现的差异:人们的能力在时间表现上是存在差异的。有些人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异能力,即所谓的“早熟”。如我国初唐的王勃10岁能赋,少年时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但有些人的才能到很晚才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大器晚成”。如我国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他的绘画才能;达尔文在50多岁时才开始有研究成果,写出名著《物种起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这些人在早期没有学习或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可能是早期智力平常,但经过长期的勤奋努力,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人们能力表现的方式也存在着差异。有些人所具有的某方面能力很容易表现出来,很容易为别人所了解;相反,有些人虽然具有某方面能力,但在他们从事这类活动之前,人们较难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人的气质和性格,一般来说,外向型的人所具有的能力较易被人发现;内向型的人所具有的能力则较难被人发现。

5.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人擅长思考,却不善于观察;有的人擅长运动,却不擅长音乐;有的人善于动脑,却不善于动手;有的人善于求同思维,却不善于求异思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才能在学习、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量,实现自身的价值。

客观地说,现代社会是一个既重学历又重实力的社会。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若没有能力胜任自己的工作,照样被领导“炒鱿鱼”。相反,尽管没有高学历,但有真才实学,不管是在实践中学习得来的,还是自学成才,同样可以得到重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最缺的就是“既有动手能力又有动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一名中职学生,一定要好好珍惜学习机会,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精通操作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四)正确悦纳自己的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具有稳定性,它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并且表现在人的日常行为中。一时性的、情境性的、偶然的表现,不能构成人的性格特征。虽然性格是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性格是个性特征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最能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人的性格受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的评判,所以有好坏之分,这一点与气质有明显区别。性格的核心意义还表现在它对能力、气质的影响上。性格的发展规定了能力和气质的发展,影响着能力和气质的表现。

恩格斯说:“刻画一个人物不仅应表现他做什么,而且应表现他怎样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的活动动机或对现实的态度;“怎样做”说明一个人如何去追求要得到的东西,如何去拒绝要避免的东西,反映了人的活动方式。

如果一个人对现实的一种态度,在类似的情境下不断地出现,逐渐地得到巩固,并且使相应的行动方式习惯化,那么这种较稳固地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动方式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构成一个人性格的态度和行动方式总是比较稳固的,在类似的甚至不同的情境中都会表现出来。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性格有了比较深切的了解,就可以预测到这个人在一定的情境中将会做什么和怎样做。

2.性格的特征 性格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它包含许多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包括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

(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体现在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方面。如在感知觉方面存在着主动观察和被动观察;在记忆方面,有的人善于形象记忆,有的人善于抽象记忆;在思维方面存在守旧型和独创型,灵活型和呆板型等。

(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如在强度方面,有的人情绪强烈,难以控制;有的人情绪冷静,易于控制。在稳定性方面,有的人情绪波动性大,有的人则情绪稳定。在持久性方面,有的人情绪持续时间长,有的人情绪则稍纵即逝。在主导心境方面,有人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有人则经常郁郁寡欢。

(4)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是其主要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各种特征并非孤立的,而是在个体身上结合为独特整体,形成个体独有的“特征”或“标志”。

3.性格的种类 性格类型的分类学说主要有向性说、独立-顺从说、机能说、四种性格类型说等。

(1)向性说:向性说是以个人倾向于内部世界还是外部世界作为划分的根据,把性格分为内向型、外向型和内外平衡型。内向型的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沉静、反应缓慢、顺应困难、不爱社交,且有的人较孤僻,好幻想。外向型的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开朗、活跃、情感外露、不拘小节、独立心强,特别善于社交。内外平衡型介于内向型和外向型之间,这种类型的人由内部过渡到外部或由外部过渡到内部都比较容易且平衡。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是属于内外平衡型的,绝对的内向型和外向型并不多见。

“向性说”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为代表。虽然这种分类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它基本上反映了实际,又易于掌握,人们往往乐于接受。因此,“向性说”是最普遍的、广为流传的一种性格分类法。

(2)独立-顺从说:按照一个人独立性的程度把人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两类。①独立型的人善于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易受干扰,应激时不慌张,对发扬自己的力量要求迫切,行为迅速,有时喜欢强加于人。②顺从型的人独立性差,易受暗示,易全盘接受别人的意见,并照之去做,应激状态时张皇失措。

(3)机能说:机能说由机能心理学派英国的A.培恩和法国的T.里波提出。他们以智力、情绪、意志3种心理机能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为标准,把人的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3种。理智型的人头脑清醒,以理智来支配其行为;情绪型的人感情丰富,体验深刻,行为受情绪冲动支配;意志型的人做事有明确的目标,行动富有主动性、原则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4)四种性格类型说:四种性格类型说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一种性格类型划分理论。此说将性格划分为A、B、C、D 4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如下特点。

1)A型性格:A型性格的人多具有雄心壮志和进取心,但容易急躁,对周围环境适应性较差,人际关系不甚融洽,他们的行为常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议论,所以又称行为型。

2)B型性格:B型性格的人能力一般,不善交际,但社会适应性较好,遇事放得下,想得开,不耿耿于怀,又称平均型。

3)C型性格:C型性格的人情绪稳定,感情内向,反应慢,较孤僻,好幻想,常处于被动状态,又称安定消极型。

4)D型性格:D型性格的人情绪稳定,感情外向,为人活跃,易了解其经历和困难。不喜欢单调的生活,爱刺激,爱感情用事。在生活中喜欢鲜明的色彩,对新事物很有兴趣。与人交往中容易冲动,有时易反复无常、傲慢无礼,所以与其他类型的人有时不易相处。在演员、活动家和护理人员中较多此种类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