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重大疫情期固体废物应急管理方案

重大疫情期固体废物应急管理方案

【摘要】:另外,生活垃圾的收运可能涉及“转运”环节。其他场所产生的其他垃圾应在密闭压缩的转运站转运,收集和转运车辆应在每次作业后按规范消毒。对于小型垃圾转运站,采用垃圾落地堆放后装车作业方式的转运站应立即停用。垃圾在转运站内停留时间的延长会增大病原体的传播风险,垃圾箱在装满后,转运车辆应尽快将其运输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处置设施。

1.医学观察场所

按易受污染垃圾、食品垃圾、利器类垃圾、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运输。

医学观察场所的生活垃圾均应由专人上门收集。易受污染垃圾,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包装和消毒后,直接装入垃圾运输车,直送焚烧厂处理;食品垃圾,经密封袋装化消毒后,直接装入垃圾运输车,直送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利器类垃圾经钝化处理后单独包装,然后与其他垃圾合并袋装化消毒后,按原途径外运处理。

2.商业服务设施

按个人防护用品废物、利器类垃圾、其他垃圾(含易受污染垃圾和食品垃圾)3个类别分类投放和收集运输。

个人防护用品废物,袋装投放,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并消毒,由专用车辆巡回收集后直送焚烧厂处理;利器类垃圾经钝化处理后单独包装,然后与其他垃圾合并袋装化消毒后,直送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

3.其他的居住区、办公和工业场所(www.chuimin.cn)

按个人防护用品废物、其他垃圾(含易受污染垃圾、食品垃圾)2个类别分类投放和收集运输。

个人防护用品废物,采用专用容器收集,由专用车辆巡回收集后直送焚烧厂处理;其他垃圾经袋装化消毒后,按原途径外运处理。

另外,生活垃圾的收运可能涉及“转运”环节。非疫情期间,转运站会采取压缩、排风、臭气处理等操作。疫情期间,转运过程会增加环卫作业和周边人员暴露病原体的风险,压缩会破坏垃圾包装袋的密封,存在病原体外泄的风险,排风会存在病原体随生物气溶胶外泄传播的风险。因此,医学观察场所产生的各类垃圾、商业服务设施和其他场所的个人防护用品废物为直送焚烧厂类垃圾,不进行转运,收集后直接运送至焚烧厂处理。直送类垃圾需采用密闭运输车运输,若采用专用后装式压缩车运输,则不得启用压缩功能。其他场所产生的其他垃圾应在密闭压缩的转运站转运,收集和转运车辆应在每次作业后按规范消毒。

对于小型垃圾转运站,采用垃圾落地堆放后装车作业方式的转运站应立即停用。为了保障垃圾及时收运,应合理分配其承担的收运任务到邻近站点,或者调配后装式压缩车(不得启用压缩功能)进行直运。地面放置带压缩设备勾臂箱形式的转运站,在无卸料作业时,勾臂箱上口必须关闭。转运站内进行作业时,不可开启直接外排的风机;可适当加强重点部位的喷雾降尘操作。转运站内进行作业时,如果空气通过排风机直接外排,对周边环境,尤其是居民区存在病原体传播风险。因此,不能开启直接外排的风机。垃圾卸料过程中,产生较多扬尘,可适当加强喷雾,减少扬尘量,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为减少喷雾造成气溶胶的可能性,喷雾液可采用清水。

对于大中型垃圾转运站,应严格控制进站作业车辆秩序,按不使用相邻泊位进行卸料的原则控制同时卸料收集车数量。转运站进站车辆应有序作业,按不使用相邻泊位的原则进行卸料,从而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垃圾收集车辆卸料作业时,应提前启动卸料泊位处的抽风除臭降尘系统设备,控制臭气扩散。抽风系统不应采用直接外排的风机,抽排气体必须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转运车辆应按垃圾箱“即满即走”的原则运行,减少垃圾在转运站内的停留时间。垃圾在转运站内停留时间的延长会增大病原体的传播风险,垃圾箱在装满后,转运车辆应尽快将其运输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处置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