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云南龙棕植物的生活环境及群落结构研究成果

云南龙棕植物的生活环境及群落结构研究成果

【摘要】:图107年均气温分析图 Fig.107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alysis Chart由图可知,龙棕的年均气温区间[16.72,16.81],最小值为4号样方,最大值为5号样方。表71群落植物统计表 Tab.71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Plants由表可知,龙棕生活的群落植物分属6科6属6种。⑩健康状况:龙棕的健康状况分2类,1~4号样方为健康,占80%,5号样方为亚健康,占20%。表75群落结构统计表 Tab.75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Structure由表可知,龙棕的群落

(一)物种概述

龙棕(Trachycarpus nana Becc.),棕榈科(Palmae),棕榈属(Trachycarpus),也称野棕、山棕,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渐危种(EN),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云南主要分布于大姚、牟定、永仁、武定、禄丰、祥云、宾川、鹤庆、永胜、华坪、峨山等地。楚雄州主要分布于大姚县新街、赵家店,姚安县弥兴、大河口、官屯、适中、左门、光禄。其根皮可入药,由于植株低矮、树形美观,适宜做高级观赏盆景和庭园绿化植物,单株或群落景观观赏价值较高。

(二)植物分布区生长情况

调查了8个分布区,具体情况如下:

1.第一分布区:大姚县新街

(1)生态照片

龙棕实地拍摄生态照片见表70。

表70 生态照片来源表
Tab.70 Source List of Ecological Photos

(2)生长情况

龙棕的生长情况为:平均高0.63m,平均冠幅0.86m×0.73m,平均密度0.18株/m2,长势为“优”。

(3)生活环境

①海拔: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06)。

图106 海拔分析图
Fig.106 Elevation Profile

由图可知,龙棕的海拔区间[2165,2180],最小值为5号样方,最大值为4号样方,属中山地貌。

②年均气温: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07)。

图107 年均气温分析图
Fig.107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的年均气温区间[16.72,16.81],最小值为4号样方,最大值为5号样方。

③群落郁闭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08)。

图108 群落郁闭度分析图
Fig.108 Analysis Diagram of Community Canopy Density

由图可知,龙棕的群落郁闭度区间[0.60,0.70],最小值为3号样方,最大值为2号样方。

④群落盖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09)。

图109 群落盖度分析图
Fig.109 Community Coverage Analysis Map

由图可知,龙棕的群落盖度区间[80,95],最小值为5号样方,最大值为1号样方。

⑤土壤类型:龙棕的土壤类型均为紫色土。

⑥土壤pH值: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10)。

图110 土壤pH值分析图
Fig.110 Soil pH Valu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的土壤pH值区间[5.75,5.82],最小值为1号样方,最大值为3号样方。

⑦坡向:龙棕的坡向均为南坡。

⑧坡度:龙棕的坡度均为缓坡。

⑨坡位:龙棕的坡位均为上坡。

健康状况:龙棕的健康状况均为健康。

⑪干扰方式:龙棕的受干扰方式分2类,1号、3号、4号和5号样方为放牧,占80%,2号样方为开荒,占20%。

⑫干扰强度:龙棕的受干扰强度均为弱。

⑬群落植物(见表71)。

表71 群落植物统计表
Tab.71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Plants

由表可知,龙棕生活的群落植物分属6科6属6种。

⑭群落结构(见表72)。

表72 群落结构统计表
Tab.72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Structure

由表可知,龙棕的群落类型为云南松+云南厚皮香+白茅群落,其生活型为:共有伴生植物6种,其中,乔木层有2种,占28.57%,灌木层有2种,占28.57%,草本层有2种,占28.57%。

2.第二分布区:大姚赵家店

(1)生态照片

龙棕实地拍摄生态照片见表73。

表73 生态照片来源表
Tab.73 Source List of Ecological Photos

(2)生长情况

龙棕的生长情况为:平均高为0.48m,平均冠幅0.63m×0.56m,平均密度0.05株/m2,长势为“优”。

(3)生活环境

①海拔: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11)。

图111 海拔分析图
Fig.111 Elevation Profile

由图可知,龙棕的海拔区间[2142,2187],最小值为1号样方,最大值为4号样方,属中山地貌。

②年均气温: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12)。

图112 年均气温分析图
Fig.112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的年均气温区间[16.68,16.95],最小值为4号样方,最大值为1号样方。

③群落郁闭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13)。

图113 群落郁闭度分析图
Fig.113 Analysis Diagram of Community Canopy Density

由图可知,龙棕的群落郁闭度区间[0.30,0.40],最小值为1号和5号样方,最大值为4号样方。

④群落盖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14)。

图114 群落盖度分析图
Fig.114 Community Coverage Analysis Map

由图可知,龙棕的群落盖度区间[75,95],最小值为4号样方,最大值为3号和5号样方。

⑤土壤类型:龙棕的土壤类型均为紫色土。

⑥土壤pH值: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15)。

图115 土壤pH值分析图
Fig.115 Soil pH Valu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的土壤pH值区间[5.72,5.80],最小值为4号样方,最大值为3号样方。

⑦坡向:龙棕的坡向均为东北向。

⑧坡度:龙棕的坡度均为险坡。

⑨坡位:龙棕的坡位均为中坡。

⑩健康状况:龙棕的健康状况分2类,1~4号样方为健康,占80%,5号样方为亚健康,占20%。

⑪干扰方式:龙棕受干扰方式均为放牧。

⑫干扰强度:龙棕受干扰强度均为中。

⑬群落植物(见表74)。

表74 群落植物统计表
Tab.74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Plants

由表可知,龙棕生活的群落植物分属5科6属6种。

⑭群落结构(见表75)。

表75 群落结构统计表
Tab.75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Structure

由表可知,龙棕的群落类型为高山栲+滇青冈+酸浆群落,其生活型为:共有伴生植物6种,其中,乔木层有2种,占33.33%,灌木层有3种,占50.00%,草本层有1种,占16.67%。

3.第三分布区:姚安弥兴

(1)生态照片

龙棕实地拍摄生态照片见表76。

表76 生态照片来源表
Tab.76 Source List of Ecological Photos

(2)生长情况

龙棕的生长情况为:平均高0.65m,平均冠幅1.039m×1.00m,平均密度0.18m株/m2,长势为“优”。

(3)生活环境

①海拔: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16)。

图116 海拔分析图
Fig.116 Elevation Profile

由图可知,龙棕的海拔区间[1988,2104],最小值为8号样方,最大值为1号样方,属中山地貌。

②年均气温: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17)。

图117 年均气温分析图
Fig.117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的年均气温间[17.18,19.49],最小值为1号样方,最大值为7号样方。

③群落郁闭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18)。

图118 群落郁闭度分析图
Fig.118 Analysis Diagram of Community Canopy Density

龙棕的群落郁闭度区间[0.15,0.50],最小值为4号样方,最大值为5号样方。

④群落盖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19)。

图119 群落盖度分析图
Fig.119 Community Coverage Analysis Map

由图可知,龙棕的群落盖度区间[60,95],最小值为6号样方,最大值为1号样方。

⑤土壤类型:龙棕的土壤类型均为紫色土。

⑥土壤pH值: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20)。

图120 土壤pH值分析图
Fig.120 Soil pH Valu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的土壤pH值区间[5.71,5.80],最小值为8号样方,最大值为7号样方。

⑦坡向:龙棕的坡向均为东向。

⑧坡度:龙棕的坡度分3类,1号和4号样方为斜坡,占25%,2号、3号、5号和6号为缓坡,占50%,7号和8号样方为陡坡,占25%。

⑨坡位:龙棕的坡位分3类,1号、2号和3号样方为上坡,占37.5%,4~6号样方为中坡,占37.5%,7号和8号样方为下坡,占25%。

⑩健康状况:龙棕的健康状况分2类,1号、2号、3号、4号、5号、7号和8号样方为健康,占87.5%,6号样方为亚健康,占12.5%。

⑪干扰方式:龙棕受干扰方式均为放牧。

⑫干扰强度:龙棕的受干扰强度均为中。

⑬群落植物(见表77)。

表77 群落植物统计表
Tab.77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Plants

续表77

由表可知,龙棕生活的群落植物分属9科11属11种。

⑭群落结构(见表78)。

表78 群落结构统计表
Tab.78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Structure

由表可知,龙棕的群落类型为云南松+清香木+白茅群落,其生活型为:共有伴生植物11种,其中,乔木层有2种,占18.18%,灌木层有4种,占36.36%,草本层有5种,占45.45%。

4.第四分布区:姚安大河口

(1)生态照片

龙棕实地拍摄生态照片见表79。

表79 生态照片来源表
Tab.79 Source List of Ecological Photos

(2)生长情况

龙棕的生长情况为:平均高0.47m,平均冠幅0.53m×0.59m,平均密度0.11株/m2,长势为“优”。

(3)生活环境

①海拔: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21)。

图121 海拔分析图
Fig.121 Elevation Profile

由图可知,龙棕的海拔区间[2069,2104],最小值为5号样方,最大值为1号样方,属中山地貌。

②年均气温: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22)。

图122 年均气温分析图
Fig.122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的年均气温区间[17.18,17.39],最小值为1号和2号样方,最大值为5号样方。

③群落郁闭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23)。

图123 群落郁闭度分析图
Fig.123 Analysis Diagram of Community Canopy Density

由图可知,龙棕的群落郁闭度区间[0.25,0.65],最小值为1号样方,最大值为4号样方。

④群落盖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24)。

图124 群落盖度分析图
Fig.124 Community Coverage Analysis Map

由图可知,龙棕的群落盖度区间[90,95],最小值为3号和4号样方,最大值为1号、2号和5号样方。

⑤土壤类型:龙棕的土壤类型均为紫色土。

⑥土壤pH值: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25)。

图125 土壤pH值分析图
Fig.125 Soil pH Valu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的土壤pH值区间[5.70,5.79],最小值为2号样方,最大值为5号样方。

⑦坡向:龙棕的坡向分2类,1号和5号样方为西北,占40%,2~4号样方为东北,占60%。

⑧坡度:龙棕的坡度均为斜坡。

⑨坡位:龙棕的坡位分两类,1号样方为上坡,占20%,2~5号样方为中坡,占80%。

⑩健康状况:龙棕的健康状况分2类,1号、4号和5号样方为健康,占40%,2号和3号样方为亚健康,占60%。

⑪干扰方式:龙棕受干扰方式均为放牧。

⑫干扰强度:龙棕受干扰强度均为中。

⑬群落植物(见表80)。

表80 群落植物统计表
Tab.80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Plants

续表80

由表可知,龙棕生活的群落植物分属8科10属10种。

⑭群落结构(见表81)。

表81 群落结构统计表
Tab.81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Structure

(www.chuimin.cn)

由表可知,龙棕的群落类型为云南松+小石枳+白茅群落,其生活型为:共有伴生植物10种,其中,乔木层有4种,占40.00%,灌木层有4种,占3%,草本层有2种,占20.00%。

5.第五分布区:姚安左门

(1)生态照片

龙棕实地拍摄生态照片见表82。

表82 生态照片来源表
Tab.82 Source List of Ecological Photos

(2)生长情况

龙棕生长情况为:平均高0.50m,平均冠幅0.73m×0.75m,平均密度0.05株/m2,长势为“优”。

(3)生活环境

①海拔: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26)。

图126 海拔分析图
Fig.126 Elevation Profile

由图可知,龙棕的海拔区间[2215,2231],最小值为1号样方,最大值为4号样方,属中山地貌。

②年均气温: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27)。

图127 年均气温分析图
Fig.127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的年均气温区间[16.41,16.51],最小值为4号样方,最大值为1号样方。

③群落郁闭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28)。

图128 群落郁闭度分析图
Fig.128 Analysis Diagram of Community Canopy Density

由图可知,龙棕的群落郁闭度区间[0.30,0.40],最小值为1号和5号样方,最大值为3号样方。

④群落盖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29)。

图129 群落盖度分析图
Fig.129 Community Coverage Analysis Map

由图可知,龙棕的群落盖度区间[70,85],最小值为1号样方,最大值为3号样方。

⑤土壤类型:龙棕的土壤类型均为紫色土。

⑥土壤pH值: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30)。

图130 土壤pH值分析图
Fig.130 Soil pH Valu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的土壤pH值区间[5.78,5.82],最小值为2号样方,最大值为3号样方。

⑦坡向:龙棕的坡向均为西北向。

⑧坡度:龙棕的坡度均为陡坡。

⑨坡位:龙棕的坡位分2类,1~3号样方为下坡,占60%,4号和5号样方为中坡,占40%。

⑩健康状况:龙棕的健康状况均为健康。

⑪干扰方式:龙棕的受干扰方式均为放牧。

⑫干扰强度:龙棕受干扰强度均为中。

⑬群落植物(见表83)。

表83 群落植物统计表
Tab.83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Plants

由表可知,龙棕生活的群落植物分属7科10属10种。

⑭群落结构(见表84)。

表84 群落结构统计表
Tab.84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Structure

由表可知,龙棕的群落类型为云南松+大白花杜鹃+星毛繁缕群落,其生活型为:共有伴生植物10种,其中,乔木层有3种,占30.00%,灌木层有4种,占40.00%,草本层有3种,占30.00%。

6.第六分布区:姚安光禄

(1)生态照片

龙棕实地拍摄生态照片见表85。

表85 生态照片来源表
Tab.85 Source List of Ecological Photos

(2)生长情况

龙棕的生长情况为:平均高0.54m,平均冠幅0.82m×0.70m,平均密度0.07株/m2,长势为“优”。

(3)生活环境

①海拔: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31)。

图131 海拔分析图
Fig.131 Elevation Profile

由图可知,龙棕的海拔区间[2022,2186]最小值为3号样方,最大值为8号样方,属中山地貌。

②年均气温: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32)。

图132 年均气温分析图
Fig.132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年均气温区间[16.68,17.67],最小值为8号样方,最大值为3号样方。

③群落郁闭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33)。

图133 群落郁闭度分析图
Fig.133 Analysis Diagram of Community Canopy Density

由图可知,龙棕群落郁闭度区间[0.20,0.60],最小值为4号、5号和6号样方,最大值为8号样方。

④群落盖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34)。

图134 群落盖度分析图
Fig.134 Community Coverage Analysis Map

由图可知,龙棕群落盖度区间[60,85],最小值为2号样方,最大值为7号样方。

⑤土壤类型:龙棕的土壤类型分2类,1~6号样方为紫色土,占60%,7~10号样方为黄棕壤,占40%。

⑥土壤pH值: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35)。

图135 土壤pH值分析图
Fig.135 Soil pH Valu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土壤pH值[5.76,5.83],最小值为1号和7号样方,最大值为2号样方。

⑦坡向:龙棕的坡向分3类,1号、2号、4号、5号、6号、7号、8号和9号样方东坡,占80%,3号样方为西坡,占10%,10号样方为东北坡,占10%。

⑧坡度:龙棕的坡度分3类,1号、2号、3号、9号和10号样方为陡坡,占60%,4号、5号、6号和8号样方为斜坡,占30%,7号样方为缓坡,占10%。

⑨坡位:龙棕的坡位3类,1号、2号、3号、5号、6号和9号样方中坡,占60%,4号和10号样方为下坡,占20%,7号和8号样方为上坡,占20%。

⑩健康状况:龙棕的健康状况分2类,1号、3号、5号、6号、7号、8号和10号样方为健康,占70%,2号、4号和9号样方为亚健康,占30%。

⑪干扰方式:龙棕受干扰方式均为放牧。

⑫干扰强度:龙棕的受干扰强度均为中。

⑬群落植物(见表86)。

表86 群落植物统计表
Tab.86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Plants

续表86

由表可知,龙棕生活的群落植物分属15科16属16种。

⑭群落结构(见表87)。

表87 群落结构统计表
Tab.87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Structure

由表可知,龙棕的群落类型为云南松+车桑子+千里光群落,其生活型为:共有伴生植物16种,其中,乔木层有7种,占43.75%,灌木层有5种,占31.25%,草本层有4种,占25.00%。

7.第七分布区:姚安官屯

(1)生态照片

龙棕实地拍摄生态照片见表88。

表88 生态照片来源表
Tab.88 Source List of Ecological Photos

(2)生长情况

龙棕生长情况为:平均高0.70m,平均冠幅0.55m×0.90m,平均密度0.08株/m2,长势为“优”。

(3)生活环境

①海拔: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36)。

图136 海拔分析图
Fig.136 Elevation Profile

由图可知,龙棕海拔区间[1996,2044],最小值为2号样方,最大值为4号样方,属中山地貌。

②年均气温: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37)。

图137 年均气温分析图
Fig.137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年均气温区间[17.54,17.82],最小值为4号样方,最大值为2号样方。

③群落郁闭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38)。

图138 群落郁闭度分析图
Fig.138 Analysis Diagram of Community Canopy Density

由图可知,龙棕群落郁闭度区间[0.20,0.60],最小值为5号样方,最大值为1号样方。

④群落盖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39)。

图139 群落盖度分析图
Fig.139 Community Coverage Analysis Map

由图可知,龙棕群落盖度区间[60,85],最小值为4号样方,最大值为1号样方。

⑤土壤类型:龙棕的土壤类型均为紫色土。

⑥土壤pH值: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40)。

图140 土壤pH值分析图
Fig.140 Soil pH Valu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土壤pH值区间[5.72,8.52],最小值为4号样方,最大值为3号样方。

⑦坡向:龙棕的坡向分3类,1号样方为西北,占20%,2号样方为西南,占20%,3号和5号样方为东,占40%,4号样方为东南,占20%。

⑧坡度:龙棕的坡度分2类,1号样方为缓坡,占20%,2~5号样方为陡坡,占80%。

⑨坡位:龙棕的坡位分2类,1号和4号样方为中坡,占40%,2号、3号和5号样方为下坡,占60%.

⑩健康状况:龙棕的健康状况分2类,1号、2号、3号和5号样方为健康,占82%,4号样方为亚健康,占20%。

⑪干扰方式:龙棕受干扰方式均为放牧。

⑫干扰强度:龙棕受干扰强度均为中。

⑬群落植物(见表89)。

表89 群落植物统计表
Tab.89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Plants

由表可知,龙棕生活的群落植物分属11科11属11种。

⑭群落结构(见表90)。

表90 群落结构统计表
Tab.90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Structure

由表可知,龙棕的群落类型为云南松+滇山茶+灯心草群落,其生活型为:共有伴生植物11种,其中,乔木层有4种,占36.36%,灌木层有5种,占45.45%,草本层有2种,占15.15%。

8.第八分布区:姚安适中

(1)生态照片

龙棕实地拍摄生态照片见表91。

表91 生态照片来源表
Tab.91 Source List of Ecological Photos

(2)生长情况

龙棕的生长情况为:平均高度0.57m,平均冠幅1.06m×0.97m,平均密度0.06株/m2,长势为“优”。

(3)生活环境

①海拔: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41)。

图141 海拔分析图
Fig.141 Elevation Profile

由图可知,龙棕的海拔区间[2319,2408],最小值为1号样方,最大值为4号样方,属中山地貌。

②年均气温: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42)。

图142 年均气温分析图
Fig.142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的年均气温区间[15.35,15.89],最小值为4号样方,最大值为1号样方。

③群落郁闭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43)。

图143 群落郁闭度分析图
Fig.143 Analysis Diagram of Community Canopy Density

由图可知,龙棕的群落郁闭度区间[0.50,0.80],最小值为5号样方,最大值为3号样方。

④群落盖度: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44)。

图144 群落盖度分析图
Fig.144 Community Coverage Analysis Map

由图可知,龙棕的群落盖度区间[75,90],最小值为5号样方,最大值为3号样方。

⑤土壤类型:龙棕的土壤类型均为紫色土。

⑥土壤pH值:经调查统计制图如下(见图145)。

图145 土壤pH值分析图
Fig.145 Soil pH Value Analysis Chart

由图可知,龙棕土壤pH值区间[5.72,5.84],最小值为2号样方,最大值为4号样方。

⑦坡向:龙棕的坡向分2类,1号样方为西南,占20%,2~5号样方为西北,占80%。

⑧坡度:龙棕的坡度分2类,1号和2号样方为险坡,占60%,3~5号样方为急坡,占40%。

⑨坡位:龙棕的坡位分2类,1号、2号和5号样方为中坡,占60%,3号和4号样方为上坡,占20%。

⑩健康状况:龙棕的健康状况分2类,1号、3号、4号和5号样方为健康,占80%,2号样方为亚健康,占20%。

⑪干扰方式:龙棕受干扰方式均为放牧。

⑫干扰强度:龙棕受干扰强度分3类,1号样方为弱,占20%,2号、4号和5号样方为中,占60%,3号样方为强,占20%。

⑬群落植物(见表92)。

表92 群落植物统计表
Tab.92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Plants

由表可知,龙棕生活的群落植物分属10科11属13种。

⑭群落结构(见表93)。

表93 群落结构统计表
Tab.93 Statistical Table of Community Structure

续表93

由表可知,龙棕的群落类型为云南松+云南厚皮香+火绒草群落,其生活型为:共有伴生植物13种,其中,乔木层有8种,占61.54%,灌木层有2种,占15.38%,草本层有3种,占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