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微笑,增进学生交流,教育之艺术

微笑,增进学生交流,教育之艺术

【摘要】:实际上,微笑增进了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微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装出来的。他们首先是质疑老师为什么不开心了,课堂上问了见我还没有反应就在QQ里留言抗议了。快乐是有很大的感染力的,其中微笑是一朵最灿烂的花。微笑着面对学生,并不是对学生的一种放纵,反而可以更加严格地要求学生。微笑是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欢乐带给学生,这就是现代教师的魅力。

黄云芳

“老师,请收起你‘严肃’的面具。”这是晚上登录QQ看到的留言。回想今天的课堂,让我感慨良久。

这几天,因为身体不适,上课一用力说话,小腹就隐隐作痛。尤其是今天又碰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儿,于是我板着脸把课上完了。学生也挺知趣的,课堂异常的安静。谁知课后居然有波澜。我想起了以前的课堂,我总是面带笑容走进教室的,有很多学生问我,老师你为什么老笑,是不是有什么高兴的事呢。我告诉他们,老师见到你们就很高兴,就想笑。实际上,微笑增进了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我经常在班上讲,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不管是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不幸,都应该积极面对。而我也是以实际行动做给他们看的—微笑。当我发现学生面无表情一脸茫然时我会逗逗他们。一次,我开玩笑地对我的学生说:“语文老师是否欠了你们钱呢?”他们说:“没有呀。老师你为什么这么问呢?”我说:“既然老师没有欠你们钱,怎么一个个板着个脸,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师欠你们银子呢?”结果全班都笑起来了。后来我发现不管是上课还是平时,很多同学都能够微笑面对身边的朋友和老师。每次我走进教室上课或者和学生谈话,我必然是面带笑容的。

微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装出来的。如果是装出来的微笑,我相信学生们过一段时间就会反感你。就像这几天,我就笑不出来。自然也引起了学生的关注。他们首先是质疑老师为什么不开心了,课堂上问了见我还没有反应就在QQ里留言抗议了。所以作为一名老师,需要微笑,需要真诚的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快乐是有很大的感染力的,其中微笑是一朵最灿烂的花。人们最不能抗拒的就是微笑了。(www.chuimin.cn)

是的,微笑犹如一缕春风,能将寒冷的冰融化。可以说,微笑像一片霞光,温暖了学生,也温暖了自己!教学生活中往往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在学生面前不能太随和,不然学生不怕你,树不起威信。”许多管理者也是以这样的态度来评价老师的。往往说某某老师太随便了,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都不怕他了。事实上,这样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总要装出一副很严肃的样子,高高在上,俯视学生,时刻用冷峻的表情面对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确实“听话”了,教师还颇有一些“自豪感”:看,学生们被我管得服服帖帖的。这样的师生关系,其实并不和谐,师生之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在这样的老师面前,学生的眼神总是躲闪的,夸张地说,像兔子见了狼,学生成天担惊受怕,怎么能茁壮成长?所以我认为,即使是批评,也要微笑着批评学生,用一种幽默的又不伤学生自尊的方法教育学生。

微笑着面对学生,并不是对学生的一种放纵,反而可以更加严格地要求学生。老师的威信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学识、品格、涵养树立的,其实,当学生完全认同一个老师的时候,他们会十分在意这个老师的任何表情变化,这个老师的喜怒哀乐全在他们眼里心里,就算是一句含蓄的批评,他们也会进行自我反思。潜意识里只会朝着这个老师的期望努力。所谓响鼓不用重槌。如果学生内心反感一个老师,即使经常用暴力用恶语也是无法使学生内心真正变化的。作为老师,我认为应该把对学生的满腔热情尽情地表达出来,把对学生的爱统统写在脸上。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热爱应该用表情体现出来,那就是微笑。教师微笑着面对每一位同学,会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感到老师喜欢自己,减轻甚至消除对老师的恐惧感。学生感到学起来有劲了,成天愿意和老师待在一起,把老师看作崇拜的对象。只有当学生不惧怕老师,乐于亲近老师时,才有可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才有可能在学习活动与交流中各抒己见,大胆创新;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才能得以实现。当教师板着脸面对学生时,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感情不是尊敬,而是恐惧,以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从而对自己没有信心,产生一种自卑感,陷入“自卑—落后—更自卑—更落后……”的恶性循环。

微笑是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欢乐带给学生,这就是现代教师的魅力。教师这行其实是很幸福的,只要自己热爱学生,也会有那么多学生热爱着自己。从明天起,我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践行着我的“微笑服务”,遵命收起严肃的“面具”,还学生一片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