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是一个渔民,要不是那件事,他成不了伟大的基督教徒,也不会以耶稣的首席弟子而名誉天下。......
2023-07-31
“主啊!请垂怜吾身之羸弱,治愈吾心之悲愤,救赎吾魂之战栗!”(诗篇6.2 Have mercy upon me,O Lord;for I am weak;O Lord,heal me,for my bones are vexed,my soul is also sore vexed.)
相传,在圣德尼教堂西立面的镀金青铜大门上有一段铭文,上面写着:“在看见光亮时,阴暗的心灵就从过去的沉沦中复活。”[4]
斯特拉斯堡老城区方圆不到两公里,居然就星罗着十座雄伟的基督教教堂,距今已八百多年。
因此在这个城市,走不了几步你就会惊异地发现教堂那巍峨的身躯正投下轮廓硬朗的阴影,笼罩在一座石桥或一小片精致的草地上。街道那么窄,你可能一直走到它身边才会蓦然察觉,就像圣彼得教堂的侧墙和它带着黑色铰链的暗红色小门不知不觉地兀立于我的眼前。铰链是铸铁制的,被弯曲成非常醒目优美的苕茛叶和枝蔓的形状。门前有几只鸽子,咕咕叫着低声祈祷,啄食地上的食物。
忽然,这些洁白的生灵似乎受到了某种启示,不约而同地振翅,它们扇动着翅膀,既像舞蹈,又好似某个庄严的仪式。我的思绪随着这群快乐的小鸟一起从教堂的阴影中飞起来,在翅膀触到阳光的刹那间欢
[4]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呼雀跃。与此同时,童年对鸽哨的回忆也响彻耳畔,回荡在异国他乡的城市上空——“在看见光亮时,阴暗的心灵就从过去的沉沦中复活。”
圣彼得教堂始建于13世纪后半叶,据记载,教堂中的修道院式围廊花园和钟楼的基座则可追溯到1031年。它原本是一座新教教堂,1682年,路易十四将其中的唱诗班席位划分给天主教区直到19世纪末。
正当我举目追随信鸽的时候,一个瘦小的亚洲女孩子抄着生硬的英语向我打招呼,她叫李海燕(音译,真名是Le Hai Yen),越南人,今年刚去瑞士上研究生,借着开学前最后几天假期来法国玩,但却比男朋友早到了一天。她是个爱热闹的开朗女生,特别不喜欢独自一个人。由于她的名字听起来像中国人,我问她是不是华侨?她说她祖籍就是越南。
“你是做什么的?”小李问我。
“我……”说是建筑师吗?可是我已经辞职,说不定以后再也不做这个了。
“我一边旅行一边写童话,关于一个9岁小女孩独自旅行的故事。她的名字叫雅吾。”
“9岁!独自旅行!”
“童话而已了。”
我们相视而笑。
今天的阿尔萨斯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天空蔚蓝,云彩不怀好意地嬉戏打闹。我和小李还没说上几句话,大雨就从天而降,我们只得赶紧跑进教堂。放下结构的原因不说,哥特教堂采用十字架形状的平面(拉丁十字),象征耶稣的受难,入口在西,圣坛在东,信徒面向着圣城耶路撒冷祈祷。十字架的长臂由中厅和侧廊组成,侧廊之上再建两个钟塔,为平衡立面构图,钟塔对应左右两个大门,与中间的正门并列在一起。由于要承载中厅拱顶的侧推力,教堂的墙必须造得十分厚重,故而将大门做成层层内收的形式以减轻重量感,被称为透视门,这些一层一层的透视门拱券上正好可以用来雕刻圣徒的雕像。为了参观者路线通畅,很多教堂的正门都不开放,一般从西立面(正面)三个透视大门左边的进入,参观结束后从侧廊离开。
我们刚走进大门,赫然望见几行文字:
信则祈之,寻则自省,惑则寻其光,患则求其力,悦则感其恩。
(If you are abeliever,pray!If you are searching,reect!If you are indoubt,ask for light!If you are suffering,ask for strength!If you are happy,give thanks!)
与室外耀眼的天空相比,教堂内部十分幽暗,但光芒却无处不在:从侧廊高大炫目的彩色玻璃窗中,从宏伟中厅拱顶悬挂的巨型吊灯中,从祭坛燃烧的蜡烛里。天国五彩的炫光透过玻璃来回撞击着厚重的墙壁,犹如置身海底。而那些灼热的蜡泪滴淌下来,提示着世人那匆匆流过的岁月与短暂的人生。除此之外,教堂侧廊和靠近祭坛的地方还点着一排排长明灯。这些颤悠悠的火苗被放置在一个个小小的红色杯子里,如夜空里星星点点的微光,感受着信徒的忏悔和祈祷。“耶和华闻吾之恳求,必收纳吾之祷告!”(诗篇6.9 The Lord hath heard my supplication;The Lord will receive my prayer.)
小李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坚信是上帝用大雨指引她来到这里,于是在圣坛前做了长时间的祷告。所有进入教堂的人都敛声屏气,连呼吸都柔和下来。人们大多不再讲话,或只是窃窃私语,只有若隐若现的美妙圣乐回荡在林立的柱廊中,缓缓上升,连接起世俗世界与天堂。它们弥漫进每个人的内心,令人眩晕。在这里,人们不再惴惴不安,不再感到威胁,它就是上帝指定的避难所,向每个生灵敞开。这里有免费的座椅,想坐多久就坐多久;这里有忏悔的蜡烛和忏悔室,它们能洗净你的罪恶;这里有神,永远爱你的父亲和母亲。“其树荫遮满山谷,枝干如佳美的香柏树;其枝丫直抵湖海,藤蔓延至江河。”(诗篇80.11 She sent out her boughs unto the sea,and her branches unto the river.)
圣彼得教堂保留着中世纪早期的丧葬地窖,我独自走下去看了看,十分幽暗,像个洞穴,阴风阵阵,令人毛骨悚然。地面和墙壁都是粗糙的巨石,里面没有棺椁,但有一些停棺的矩形空位稍稍低于地面,墙壁上也有几处不规则的方形壁龛。(www.chuimin.cn)
“下面可怕吗?”小李在上面等着我。
我思索着如何用英文描述这地窖,却忽然想起一句诗:“助吾者,乃造天地的神。”(诗篇12.12 My help cometh from the Lord,which made heaven and the earthly.)
从圣彼得教堂出来,我们来到闻名遐迩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
主教堂是中文的译法,原名圣母院教堂(Cathedrale Notre-Dame),和巴黎圣母院同名,译者为方便区分便在每个教堂前加上地名。这座建于12世纪,建成于15世纪的圣母院教堂在建筑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最成熟的哥特教堂之一,它将信徒对天堂的向往发挥得淋漓尽致。孚日山区巨大的粉红色砂岩由于易于雕琢,被工匠们的巧手打造得既精美又空灵,整个建筑像是蒙上一层雕刻精美的石网!到处是凌空飞度的飞券、二圆心的尖券和尖耸的塔尖和惟妙惟肖的雕刻,整个教堂似乎在飞升!
“你能相信吗?12世纪的时候,大教堂中厅的高度就能达到30米以上,相当于10层楼那么高,而且一个比一个高!有时候建到一半教堂会塌掉,信徒们便重新建,但绝对不会降低高度。”
“如果是我也不会。”小李说。
这里和冷清肃穆的圣彼得教堂不同,挤满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人声鼎沸,所以我和小李可以毫无顾忌地边聊边看。
高耸的中厅以及巨大的集束柱将我们不由自主地向上吸。之所以叫“集束柱”是因为哥特教堂采用的是骨架券,有点类似动物的骨骼,看似纤巧,却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为了再次减轻重量感,柱子也雕刻成一根根茎干被束在一起的样子,柱子上端如伞般打开,与骨架券连在一起。这个结构堪称人类科技的一大创举,然而具有戏剧性的是,早在这个技术出现的一千多年前,古罗马人就已经研究出骨架券的雏形,但随着西北蛮族的入侵,在漫长中世纪的阴云下大部分先进的技术都渐渐失传。中国人经常感慨战争和外族的入侵打断了古代许多科技的进程,看来全世界都是如此。“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圣经.传道书》第一章第九节)
主教堂里除了众多古迹,还有一件宝物:11米高的天文钟(L'Horloge astronomique;Astronomical Clock)
这是一座让人看一眼就绝对不会忘记的钟,世界上最美丽的钟。上下三个夜空般深蓝色的钟面与最下面绘制着星座的球体,准确地显示着太阳历和月亮历的日、月、年和时间。不仅如此,每十五分钟,便会从钟里转出一位古罗马的神,而每个整点都会有穿黑袍、拿镰刀的死神出现在人们面前。这座天文钟用水力驱动,1547年开始运作,钟的左边是个现代电脑控制的时钟,两个时钟的时间分毫不差!
我们没等多久,代表着太阳历的朱庇特就驾着战车威风凛凛地出场了,在他后面一位出来的将是代表着月亮历的维纳斯。再后面谁出来我就不得而知了。之所以能确定这两个神的身份,是因为我们旁边恰好有一位英国学者正耐心地给他的两个女儿讲解。
我趁机请教他,既然罗马神话被基督徒认为是异教,为什么会在教堂放置异教徒的神呢?
老外有个习惯,面对他不能对答如流的问题,他们总是先说,这个问题问得好,以争取更多的思考时间。他最后回答说,因为西方人的历法来自于古希腊,这些雕像仅仅代表着时间历法,并不用于崇拜。
离开主教堂已经是黄昏时分,小李由于要去火车站接男朋友与我挥手道别。
所有的一切都是初见,但马上又要离别。百年的石阶、天空下绚丽的色彩、雄伟的教堂,它们给我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日暮西斜,游人渐渐稀少,夏末的暖意还依旧蕴蓄在古老建筑的石墙内。昔日的辉煌在时光的长途跋涉后变得有些孤独和忧郁,这寂寞之情让我有一种微妙的痛感。
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一共建造了大约300年,一直建到15世纪,最后财力耗尽也只建了一个钟塔。更有甚者是德国的科隆主教堂居然建了600多年!600年足以经历几个王朝的兴衰,600年前中国还是明代初期,无法想象从那个时候开始建造某个建筑直到今天才完工。刚刚去过的圣彼得教堂中15世纪的彩色玻璃窗毁于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很显然,人们又用新的玻璃重新填补上去。[4]
小圣彼得教堂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执着?
因为教堂就是上帝指定的避难所啊!多少世纪以来,它们沉默不语,安静地注视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就像注视着一条流过的小河,这条河水记录着无数人生优美的曲线。这些锈蚀的伟大遗迹依旧庇护着我们羸弱不堪的身体、切骨悲愤的内心,和不堪一击的灵魂。教堂的钟声响起来,白天是城市在说话,夜晚是城市在呼吸,而这个时间是城市在歌唱!没有哪个交响乐比这些齐鸣的城市钟声更和谐和悦耳。
“众城啊!汝等昂起头!敞开永恒的门扉,荣耀之王将要进来!”(诗篇24.7 Lift up your heads,O Ye gates;and be ye lift up,ye everlasting doors;and the king of glory shall come in.)
有关追寻乐园的旅途:慢画欧洲的文章
原来,当时欧洲正在流行一种名为黑死病的瘟疫。患病的人快的两三天,慢的四五天就死了,死后皮肤呈紫黑色,因此这种可怕的疾病得名叫“黑死病”。这些腐烂的黑色尸体严重污染了卡法城的水源和空气,过了不久,很多人就得了这种可怕的“黑死病”。过了一段时间,热那亚的居民也相继患上了“黑死病”。于是,一场大规模的黑死病开始在欧洲迅速传播。仅在14世纪的100年中,黑死病就夺去了25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
2023-11-29
山海掩映,阳光璀璨,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历史遗迹丰富,并以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著称。1896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现代代国际奥运会。希腊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文化的摇篮和中心。全希腊大部分企业、大公司、大银行、大商店都集中于雅典;希腊的多数高等院校、主要科研机构和文化娱乐设施、文艺团体的总部也多设于雅典。......
2023-08-16
46欧洲的教会和教皇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会和教皇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其中首都罗马教区的地位最高,它的主教称为教皇。由于欧洲的各个民族都信奉基督教,教会在人民中的影响很大,有时只有教会才能把群众组织起来。查理又惊又喜,从此以后查理正式称为皇帝,成为教皇的忠实保护者。他们长期垄断着西欧封建社会的宗教、文化与教育等。......
2023-11-29
2远飙欧洲在走进历史之前,我们先来看看Huns究竟是什么人。而到了21世纪,欧洲人又将那些做出惊世骇俗行为的“朋克”一族称为“Huns”。而这一迁徙,不只为匈奴人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欧洲人送去了无法抹掉的梦魇。直到公元290年匈奴人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出现在欧洲边缘、顿河流域的阿兰国,史书上才又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2024-07-08
1欧洲民族大迁徙历史年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注释:①“查拉通”一词在古突厥语里的意思是“黑衣人”。据拜占庭历史学家普里斯库斯的记载,在公元461年和465年之间,一个名叫“阿瓦尔人”的游牧民族曾经向黑海北岸匈人的残部发动过侵略战争,导致了一次小规模的民族迁徙,波及拜占庭帝国边境。此后,柔然这个民族就在中国历史文献上销声匿迹了。......
2023-12-07
《欧洲国籍公约》第3条第2款明确指出,“只要不违背国际公约、习惯国际法以及一般公认的国籍法律原则,其他国家应予以承认”。除此以外,《欧洲国籍公约》第4条还确立了“人人都有权取得一国国籍”的原则。以此为基础,《欧洲国籍公约》第4条还进一步规定,“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国籍”。由于各国国内法对国籍取得、丧失、恢复和确认的形式条件或程序要求并不完全一致,《欧洲国籍公约》便专门以一章对程序问题作了规定。......
2023-07-24
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有众多的辉煌历史遗迹,每年吸引的游人不计其数,在雅典,每年其游客数量甚至超过雅典居民的一倍多。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希腊文明的象征,更是人类文明遗产的代表。我国和希腊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两者之间有着太多相似之处。1972年6月5日,中希建交。......
2024-0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