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寻欧行:追悠游乐园,不适去旅之因

寻欧行:追悠游乐园,不适去旅之因

【摘要】:虽然我不能准确地说出去欧洲旅行的原因,但在寻找驴友的过程中却了解到一些不能去旅行的原因:1.不感兴趣。12个小时的飞行看似令人疲倦,其实却转瞬即逝。最后以每小时844公里的速度进入欧洲。原来,在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校友和教师中,有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和1位突尼斯总统!

当我坐在拥挤的经济舱内,再次飞过寒冷的西伯利亚上空时,不禁回想起刚刚离开的厄尔士山脉。那些德国东部起伏的丘陵、点缀在森林中的一座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开满鲜花的庭院与小路……这些记忆就犹如一阵清风,将我的身心全部占有。亲爱的读者,请原谅我思维的时光错位,这是我回程的飞机,我这就带着你们去往三个月前,一个炎热的正午,我登上了飞往法国巴黎的航班。

虽然我不能准确地说出去欧洲旅行的原因,但在寻找驴友的过程中却了解到一些不能去旅行的原因:

1.不感兴趣。

2.对欧洲不了解,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

3.自由行?不敢,还是跟团算了。

4.晕机、晕车。

5.没钱啊。

6.要上班、公司忙、年假用完了。

7.要带孩子或者打算生孩子。

8.……

您看,就是由于这些原因,很多人还待在家里或办公室里。

飞机离开地面的那一刻,我的心收紧了。倒不是因为没体会过超重的感觉,而是突然间感受到了自由,我真的成行了?没有任何不得不妥协的突发事件阻止我?这一切都是真的?以往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电脑、甲方、工地,甚至我住的小公寓,那个蜗牛的壳都在这时如分解成原子般弥散,一阵风将我卷上了天空。

12个小时的飞行看似令人疲倦,其实却转瞬即逝。椅背后面的电视屏幕中,以三维立体地貌的形式随时显示飞机的行程:从上海起飞,向着西北一路经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飞出中国,穿越香樟树叶般形状的蒙古国,叶卡捷琳娜堡,维舍拉河……最后以每小时844公里的速度进入欧洲。

由于我的座位挨着过道,所以只能隔着邻座的旅客眺望窗外的白云世界;而且飞机上有要求:关闭遮光板。于是这位旅客友善地问我要不要和他交换到窗边的座位。他看起来很年轻,稳重的外表带有一丝稚气。(www.chuimin.cn)

“不用了。”虽然很想坐在窗边不被打搅地在白云里徜徉,但实在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于是谢绝了他的好意:“看一下就够了。”

之后我们聊了几句:他姓黄,是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物理学博士生。

“你真厉害!”我赞叹道:“看过《生活大爆炸》吗?”

“看过,你是在说谢尔顿吧?那只是故事而已,我们不像那样的。”小黄笑着说,估计很多人一听到物理就会把他和谢尔顿联系在一起。

听说我是第一次出国,而且辞了工作漫无目的地旅行,他向我推荐莫奈花园:“去年在巴黎大宫博物馆有一次莫奈画展,那次展览涵盖了几乎全世界莫奈的画,人们为了看这个画展,甚至在早晨三四点钟排队。”

“你也去了吗?”我问。

他摇摇头:“看不懂。你也可以来斯特拉斯堡玩。”讲到他母校的所在地,小黄来了兴致:“在中国有一条著名的丝绸之路,在法国则有一条葡萄酒之路,那条路上所有的城市和小镇都非常美。而斯特拉斯堡就是法国葡萄酒交易的中心之一。”

“斯特拉斯堡?”我叫了起来:“那里是不是有一座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是啊,非常有名的教堂。可是你怎么会知道?国内的人一般都不知道。”

“我是学建筑学的啊!”

他越发起劲了,极力鼓动我去这个他深爱着的城市。原来,在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校友和教师中,有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和1位突尼斯总统!这架飞机的目的地,我从未去过的国家,已经通过小黄的讲述慢慢真实起来,我仿佛看到一位位科学鸿儒站在冷峻的岩石悬崖上,俯瞰着广袤的欧洲大地。(似乎越发不真实了……)

……

走出家门,一切都那么神秘、新鲜,令人快乐得呼吸紧促、焦灼不安。飞机上与小黄的结识算是这次出行的第一课:与陌生人自然而友好地交流——人与人的隔阂在旅行中淡化了,年龄、性别、国籍、语言、阶层等所有的界限似乎都不是无法跨越的鸿沟。一个暖人的眼神就会把两个陌生人连在一起,这一点在经常旅行的人眼里可能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对于我这样足不出户的人可谓是不小的挑战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