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德育的理性思考。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功利化倾向不同于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3.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后果。另外,学校德育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意志。......
2023-11-07
主体创造性发展的价值引导是德育的首要任务。创造性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我们要有效地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又使人们的聪明才智用到对人类、对社会有价值的创造中去,不做对人类、对社会没有意义的事,更不能做对人类、对社会有害的事。2000年8月5日,江泽民在接见六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时,充分肯定了知识创新的巨大作用,同时强调指出:21世纪科技伦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国内有学者提出,创新人才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共同特质是:“应有着多元的价值观、注重自我实现的人生观、民主化的政治观、强烈的竞争意识、紧迫的危机感、开放灵活的处理态度。换言之,创新人才不应有单一的价值标准,不以个人利益和需要的获得与满足为人生理想,不以极端的权力为政治追求,不拖沓,不懒散,不麻木,不呆板,不自我封闭。”因此,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过程中,必须坚持价值观的引导,以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影响青少年,培养他们关爱人类、关心自然界的品质。
在培养创造意识、创新精神方面,德育承担着特别重要的任务。创新精神包括开拓进取精神、求真精神、探索精神、挑战精神、冒险精神、负责精神、献身精神等等。进入21世纪,在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特别需要这样的开拓创新的精神。如同贝弗里奇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创造者应有的开拓品格是:“事业心和进取心;随时准备以自己的才智迎战并克服困难的精神状态;冒险精神;对现有知识和流行的观念的不满足;以及急于试验自己判断力的迫切心情。”培养这样一些精神,是很复杂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对此,《学会生存》一书说得非常好:“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培养创造感,德育有着自己的优势。因为德育是人的思想情感交流、沟通的过程,它的一个特定目标就是要培养情感方面的品质。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称作创造感,“生产革新者、发明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教师、运动员、象棋手、作曲家等等都有创造感”。由于创造过程的进行和创造活动的成功,可能产生安慰感、愉悦感,以及精神振奋、欢欣鼓舞等积极的情感体验。贝弗里奇在描述了科学发现中所可能产生的创造感:科学上的新发现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它产生一种巨大的感情上的鼓舞和极大的幸福与满足。不仅是新事实的发现,而且对一些普遍规律的突然领悟,都能造成同样狂喜的情感。正如克鲁泡特金所写:‘一个人只要一生中体验过一次科学创造的欢乐,就会终身难忘。’”当然,创造感也包括一些消极的情感。例如,当创造活动遇到挫折、困难、失败时,也会产生失望、紧张、不安、沮丧等各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十分重要的创造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强大动力。俄国科学家包特金叙说自己的创造热情道:“新颖的工作方法、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工作本身的教育意义是那样吸引了我,使我从早到晚与青蛙打交道……。我几乎忘记了生活中的一切。”培养创造感,要重视体验学习。而体验学习主要应当通过各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进行,对学生而言,就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反思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体会自己对待活动的情感态度。(www.chuimin.cn)
创造性活动也是高度复杂的意志活动,德育要帮助、指导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包括目的性、独立性、坚持性、耐挫性等意志品质。在创造性活动中,明确的目的是首要的意志品质。独立性就是要不屈从多数人的压力、敢于冒犯权威的见解、不受既有理论的束缚、不受成规的暗示。坚持性就是能够长时间地、毫不懈怠地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处理好创造活动与生活、娱乐的关系。在创造性活动中,耐挫性就是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有这些意志品质的养成,既需要进行心理教育,又需要依靠道德教育,依靠实践的锤炼。
有关创造性德育的探索的文章
1.学校德育的理性思考。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功利化倾向不同于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3.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后果。另外,学校德育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意志。......
2023-11-07
而学校传统德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劳动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学校传统德育活动主要是解决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是为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服务的。学校传统德育活动工作在某种意识上说是一个“规范”过程,个体被动适应它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
2023-11-07
1.强化教科研究意识,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为了更好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学校多次聘请省、市教科所有关专家来校为教师们作教研教改及素质教育的专题报告、讲座。目前在英语、语言数学工具科和一些基础科成立了教改实验专题小组,开展学科教改实验。目前,学科“寓德于教”的教改工作进一步在各学科中推开。今年十一月份我校为在福州召开的“'张思中教学法'全国研讨会”开了公开课,受到与会代表们的好评。......
2023-11-07
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统一于德育范畴之中,又各有其独特的内涵。目前学校传统德育尤其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这一概念涵括了提法上的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做法上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以及普及性的心理知识教育等。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却忽视了某种程度上来讲与学生身心发展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部分,因此,心理教育的提出,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023-11-07
我国学者王极盛研究了学部委员们的创造性人格特征。他经过大量的资料分析,认为创造性人格中的非智力因素有情绪、兴趣、意志、性格四大类52种。解放儿童创造性的德育自身应是富有创造性的。为了改进我们的德育,提出以下建议和设想。......
2023-11-07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生活建设,努力创设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其次,处理好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与五育之间的关系,使用权之协调节器发展。同时还组织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我们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素质教育差距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决心面对初招改革新形势,加强学习,加大改革力度,改进教学方法,为构建有特色福州教育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2023-11-07
教师还应运用集体的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来影响并教育产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对训斥已经习以为常,一般的谈话、劝说、批评不大见效。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开始认识到错误,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并在行为上转变。不良品德行为是在不健康的活动中形成的。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可以激起学生的尊严感,从而坚定改正不良品德行为的意志力。......
2023-11-07
积极开发、利用这些科技手段为道德教育服务,发挥其在培养现代意识和主体人格上的长处,抑制其可能产生的不利于人健康成长的负面效应,并同人文教育方式有机结合,提高育人实效,乃是中国道德教育方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