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道德教育体制的创新-《创造性德育的探索》取得成果

中国道德教育体制的创新-《创造性德育的探索》取得成果

【摘要】: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体制的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变迁和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相适应,遵循现代道德教育规律,构建中国道德教育发展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终身化的道德教育体制。中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必须依靠科学,要把开展道德教育科学研究作为道德教育组织的重要职能,并建立科研先导的道德教育运行机制。中国道德教育在管理制度上需要进一步民主化。

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体制的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变迁和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相适应,遵循现代道德教育规律,构建中国道德教育发展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终身化的道德教育体制。

1.建立科研机制。中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必须依靠科学,要把开展道德教育科学研究作为道德教育组织的重要职能,并建立科研先导的道德教育运行机制。要大力开展道德教育的调查研究,及时把握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动态及规律。通过搜集剖析道德现象、事例、个案,研究道德教育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道德教育试验,揭示道德教育规律,以形成道德教育的正确决策和可操作方案,指导整个道德教育实践。要把道德教育课题列为国家和地方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科学规划重要内容,培养大批具有科学理论素养的道德教育专家,设立必要的道德教育科研机构,建设高水平的道德教育学科,并为专家待遇和科研经费提供保障,使中国道德教育的科学化在体制上得到落实。

2.实行民主管理。中国道德教育在管理制度上需要进一步民主化。要在坚持国家统一的道德教育基本目标、基本内容的同时,针对各地各类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研究、制定多层次多样化的道德教育具体目标、具体内容,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的学校道德教育课程,以充分发挥各地各校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和优势、特色,更好地适应受教育者个性、人格发展的需要。要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实行群众广泛参与的道德教育管理制度,让受教育者参与教育,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参与管理,扩大他们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的权利;建立由道德教育专家、行政领导和各方面群众代表组成的道德教育工作委员会、道德教育咨询会,具体管理道德教育工作,向党和政府提供道德教育重要信息和决策建议;改革道德教育评价制度,加强自我评价和公众评价。(www.chuimin.cn)

3.形成社会网络。要从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明水平的高度,以青少年、儿童教育为重点,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努力在全社会构筑道德教育的立体网络和终身教育体系。做到不仅教育部门抓道德教育,而且在党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宣传、文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电子信息以至公安、工商管理、海关等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道德教育合力;不仅学校成为良好的育人园地,而且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都能发挥道德教育职能,在政府统筹下实行学校同家庭及周边地区各方面密切合作,组成社区道德教育网络;不仅关心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且要系统组织成人包括老年人的道德教育,构成终身道德教育体系,从而实现中国道德教育的社会化、终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