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发、利用这些科技手段为道德教育服务,发挥其在培养现代意识和主体人格上的长处,抑制其可能产生的不利于人健康成长的负面效应,并同人文教育方式有机结合,提高育人实效,乃是中国道德教育方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3-11-07
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要按照中国道德教育的新目标和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敏锐反映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形成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生活化、创新性的道德教育内容系统。
1.加强对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换,并同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借鉴吸收和中国化改造相结合。中国古代伦理道德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积淀了丰厚的内容,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并通过大量经书诗文、生活习俗、人物典范等流传下来,其中有许多虽产生于封建社会,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例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天下为公”、“先忧后乐”的集体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勤俭廉正”的道德品质,“修身养性”、“慎独律己”的修养态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要从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背景来分析这些优良传统,把它们从基于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传统道德体系中分离出来,同与之交织的封建性糟粕区别开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现代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应当包括继承、发展中国近代特别是“五四”以来在社会变革与前进中开创和形成的新思想新道德。例如,振兴中华,反抗侵略,树立理想,艰苦奋斗,结合工农,服务人民,献身于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弘扬民主,反对专制,争取自由平等,承担社会责任,尊重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解放和发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真理和改革创新,等等。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更需要以此为文化源头。同时,还要注意吸收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特别是那些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知识社会和解决当代人类共同道德问题的思想观念、伦理规范,并根据我国国情加以改造,使之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融为一体,成为新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2.突破旧的“课程”框框和“教条”形态,建构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内容。中国道德教育要贴近、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并是为他们由衷需要、喜闻乐见因而卓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学校道德教育课程,要打破旧的“课程”框框和“学科”模式,以理论、规范与一定学段学生生活实践的结合为教材,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中一切积极的隐性课程内容,为此就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中国道德教育内容要扎根生活土壤,融入对受教育者个体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职业生活等的关心、指导之中,真实发挥对人生的肯定、调节、提升功能。(www.chuimin.cn)
3.增强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性。中国道德教育内容要有一个基础性的相对稳定的系统,更要向时代和生活开放,不断从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中吸纳新鲜的思想道德养料,关注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思想道德上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和新热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张扬,思想道德批判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实现道德教育内容的不断创新。
有关创造性德育的探索的文章
积极开发、利用这些科技手段为道德教育服务,发挥其在培养现代意识和主体人格上的长处,抑制其可能产生的不利于人健康成长的负面效应,并同人文教育方式有机结合,提高育人实效,乃是中国道德教育方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3-11-07
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目标的创新,指要主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道德理念,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总要求,核心是培养新型主体人格,其基本结构可概括为四种精神。......
2023-11-07
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体制的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变迁和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相适应,遵循现代道德教育规律,构建中国道德教育发展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终身化的道德教育体制。中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必须依靠科学,要把开展道德教育科学研究作为道德教育组织的重要职能,并建立科研先导的道德教育运行机制。中国道德教育在管理制度上需要进一步民主化。......
2023-11-07
1.学校德育的理性思考。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功利化倾向不同于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3.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后果。另外,学校德育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意志。......
2023-11-07
而学校传统德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劳动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等。学校传统德育活动主要是解决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是为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服务的。学校传统德育活动工作在某种意识上说是一个“规范”过程,个体被动适应它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
2023-11-07
1.强化教科研究意识,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为了更好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学校多次聘请省、市教科所有关专家来校为教师们作教研教改及素质教育的专题报告、讲座。目前在英语、语言数学工具科和一些基础科成立了教改实验专题小组,开展学科教改实验。目前,学科“寓德于教”的教改工作进一步在各学科中推开。今年十一月份我校为在福州召开的“'张思中教学法'全国研讨会”开了公开课,受到与会代表们的好评。......
2023-11-07
在培养创造意识、创新精神方面,德育承担着特别重要的任务。如同贝弗里奇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创造者应有的开拓品格是:“事业心和进取心;随时准备以自己的才智迎战并克服困难的精神状态;冒险精神;对现有知识和流行的观念的不满足;以及急于试验自己判断力的迫切心情。”培养创造感,德育有着自己的优势。在创造性活动中,明确的目的是首要的意志品质。......
2023-11-07
心理教育与学校传统德育统一于德育范畴之中,又各有其独特的内涵。目前学校传统德育尤其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这一概念涵括了提法上的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做法上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以及普及性的心理知识教育等。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却忽视了某种程度上来讲与学生身心发展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部分,因此,心理教育的提出,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