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摘要】:从每一步完成的进度来看,由于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看到彼此的中间成果和进度,这便是一种隐性的促进作用,所以各小组都能保证规定时间内完成其自订的研究任务,对学习效果有很好的提高作用。从提交的作业质量看,每一步做得都很认真,通过他们提交的文献综述的概括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问卷结构的有效性等方面,可以表明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素质。

(1)任课教师对提交作业的评价

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研究课题,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这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出的问题解决对策和设计的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对活动的参与情况。从每一步完成的进度来看,由于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看到彼此的中间成果和进度,这便是一种隐性的促进作用,所以各小组都能保证规定时间内完成其自订的研究任务,对学习效果有很好的提高作用。从提交的作业质量看,每一步做得都很认真,通过他们提交的文献综述的概括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问卷结构的有效性等方面,可以表明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素质。

(2)关于学习者

根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提交的平时十次作业情况,可以分析出以下技能目标的实现情况(比例分布见图7.13),按照技能目标的顺序笔者使用柱状图的形式展现如下:

A.了解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B.理解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学会研究设计。

C.能从教育实践问题中选择有价值的、新颖的、可行的研究课题。

D.掌握教育技术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和基本技能,形成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E.能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观察、统计和处理信息。(www.chuimin.cn)

F.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

G.能按规范格式独立撰写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

本实验虽然取得了较显著的结果,但只是通过学习者提交作业的情况获得其技能掌握水平,更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对该模式的运用还停留在初步尝试阶段,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仅在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的两个班进行了实验,样本小,时间短,不能全面反映实验情况,同时也未完全有效地排除非实验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本实验过程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图7.13 学习者技能掌握情况分布图

PBL模式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采用理性思辨和实验开展的基本研究方法,首先对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及现状进行了介绍,通过文献综述讨论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学习设计理论初步构建了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模式,并且根据此模式进行了具体教学案例的设计,最后立足于如何在高校中有效地开展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并进行了教学实验与结果分析。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笔者认为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思想应该是从发现和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研究,然后通过一定的实践验证,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和设计需求,最后落实到技术开发上,让技术更好为教育教学服务。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实证研究来支持技术开发应用,使教育教学问题作为基本出发点,实证研究作为手段方法,技术开发应用作为落脚点,来促进教育教学不断变革,进而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