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反对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动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典型的学习者如中学生,其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并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中学生能通过假设分析问题,按照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并经过系列抽象逻辑思维过程来实现问题的解决。......
2023-11-07
课程多元化改革的方向和意图是通过知识组织、呈现方式的改进,支持符合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的学习过程。我国全面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强化信息技术等一系列措施,针对不同的个体,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设计、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国内学者对个性化学习的特征从内到外、从硬件到软件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针对数字教育资源特别指出:首先,个性化学习强调数字教育资源的学习性与整体性。学习性是指学生的学习内容应遵循知识的逻辑、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是学习者预期学习结果的序列化。其次,个性化学习强调数字教育资源的动态性和生成性。数字教育资源的动态性,一方面是指构成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的各要素之间关系是不断生成变化的;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不同的学习层次、不同的学习环境,数字教育资源要保持动态的调整。知识的快速更新,需要新的学习资源组织方式。
本书中制定的“最佳路径”不同于公交线路的“最佳方案”。后者主要侧重于为用户提供最短距离、最短时间路径的导航,前者并不能像这样定义(即最少节点路径),而是要根据知识之间的关联为用户提供最佳学习途径。可重用学习对象的序列化编排组织方式符合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学生进行“教育信息处理”课程学习为例,课程为掌握“信息熵”这一学习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多路径学习流程,学习者可根据测试工具的结果或系统依据学习者模型特征动态决定学习活动及各个活动发生的时间次序和逻辑关系,如正常的学习流程为“信息熵→熵模型→熵函数”,如果学习者对熵模型需做详细分析,则学习路径中可加入交叉表、互信息量等可重用学习对象,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同样若学生对熵的基本概念缺乏理解,则可以将相关资源链接作为学习的预备知识进行呈现,达到精确控制知识点和路径的目的。课题组还在“翻转课堂”的课堂模式中进行应用,较好地实现学生课前自学中自定步调、知识定位的功能。(www.chuimin.cn)
可重用学习对象的序列化及组织方法为我们构建结构明晰、智能检索的知识组织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后续研究中,我们还将通过大规模数据,在系统平台上进行进一步实验,探索更多的改进方法。
有关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活动整合应用研究的文章
活动理论反对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动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典型的学习者如中学生,其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并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中学生能通过假设分析问题,按照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并经过系列抽象逻辑思维过程来实现问题的解决。......
2023-11-07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设计指的是学习设计过程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个学习设计或学习单元。IMS的学习设计本质上是建立“学习单元”的模型。按照IMS的内容包装规范来描述的学习设计,即学习单元,它可以使用不同的元数据模型如学习对象元数据等。图6.14普通内容包装与学习单元结构的比较<学习设计>元素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描述已有轮廓的概念模型的元素,这些元素在信息模型文件中,与行为规范一起,有详细描述。......
2023-11-07
RLO-RAO应用模型中,学习对象和活动对象相对独立。学习管理系统使用元数据获得内容、组织、活动等相关信息。元数据也为学习活动自适应编排及学习对象的个性化调用奠定基础,可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编排及资源的智能推荐。图3.6学习任务、活动及资源的映射关系学习任务(事件)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定粒度的子学习任务或子问题,具有某种层次结构。学习活动通常采用活动树描绘一个任务完成过程所需要的活动或行为。......
2023-11-07
活动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意识与活动的辩证统一。活动理论为学习活动带来的并不是方法论的意义,而是作为一个清晰、明了的描述性工具。学习活动设计的任务就是对学习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学习活动的监测和评价是学习活动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包括课堂测试、学习者自评和教师评等评价方式,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图7.14基于活动理论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2023-11-07
具体而言,本课题采用以下的研究方法:文献调研。从系统角度,课题借助教育资源与学习活动的耦合关联理论研究,研制面向E-learning的学习活动管理与资源共享服务系统,能对各类学习活动、资源整合共享、资源有效使用等进行监管和评价。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案如图1.1所示。......
2023-11-07
基于学习活动的设计、监控、管理和评价等研究和开发的学习活动管理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教学设计思想的共享问题。学习活动管理系统为教师提供了在线学习活动序列化设计框架,从而真正满足了个性化教学的需要。目前,学习活动管理系统已经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二十多个国家得到广泛使用,包括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
2023-11-07
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涉及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等若干层面,学习任务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涉及学习活动的层次结构、学习任务与活动序列化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相关。图7.1学习活动的三层模型任务层是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有一定的粒度的子学习任务或子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活动层采用活动树描绘一个概念上的内容结构。簇是活动树的一个基本建构块,包含单亲活动和直接子活动,不包含后代的活动。......
2023-11-07
活动粒度,以及活动与资源、环境等融合成为学习活动序列化与应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学习活动角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实践研究迫在眉睫。学习活动与资源整合模式的意义及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资源有效应用问题的解决目前教育资源重复建设严重、使用效率低下。......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