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学习活动的设计、监控、管理和评价等研究和开发的系统,它以数字化学习为中心,通过教育技术标准为学习者提供可重用的学习资源,通过学习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主动的学习环境,很好地解决了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教学设计思想的共享问题,实现了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和离线自主学习的结合,以及对学习活动的设计、管理和重用。②学习资源的粒度和有效组合问题。④缺少学习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的共享策略。......
2023-11-07
针对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平台不一、标准各异、互操作性差、资源共享困难、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国际上相关组织提出了学习对象元数据、可共享内容对象模型等标准,以满足资源可重用、可聚合、灵活调用等需要。其中,学习对象(Learning Object,LO)是结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及教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资源构件。教学资源设计者可以依据不同学习环境,建立粒度各异的可重用的数字化教学构件,称之为“可重用学习对象”(Reusable Learning Object,RLO)。可重用的学习对象可以在不同学习系统间迁移、共享和重用,为大规模高效教学开发以及教学资源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学习对象作为可重用教学资源构件,正受到教育技术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学习对象的内容界定尚需深入探讨。例如,IEEE LTSC将学习对象定义为任何数字化或非数字化的实体,其内容包括支持学习过程的各种媒体内容、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软件与工具,及参与的个人、组织或事件等[22]。
David A.Wiley系统总结了学习对象的发展过程和应用现状,针对标准化组织学习对象标准定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习对象是任何具有可重用特性并可以用来支持学习的数字化资源(Any Digital Resourse That Can Be Reused To Support Learning)”[23]。该定义强调了学习对象面向教学、支持学习、数字化形式等主要特征,将学习对象限定在数字化资源的范围内,同时作为标准化组织学习对象定义的子集,具有较好的标准一致性,很好地满足了教学实践的应用需求。
此外,国内学者将学习对象定义为“具有教学情景含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并是小粒度、具备教学情景描述能力,遵循一定内容聚合规范对资源素材进行封装成为完整、独立可共享内容对象,能够可重用、可定制、可进化,能够被依照规范而生成的元数据进行检索、查询和存取[24]。
与学习对象关联的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包括学习对象元数据标准、内容包装规范、简单序列化规范等,通过这些标准定义出粒度大小合理、语义描述清晰、可自组织的学习内容。对比国内外不同的学习对象定义,可以发现学习对象具有如下的特性:
·可重用性(Reusable):不同的系统环境中,学习对象可重复使用;
·可访问性(Accessible):学习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获取到学习内容;(www.chuimin.cn)
·耐用性(Durable):技术和平台发展或改变时,不需重新修改应用程序或教材;
·互操作性(Inter-operable):遵循学习对象规范的学习内容可以在标准化的教学系统和教学平台上使用;
·适应性(Adaptable):可随学习者的学习进度调整或重组,形成新的学习内容,支持弹性学习;
·可承受性(Affordable):能低成本的支持教学资源或教材开发和应用。
此外,学习对象还具有数字化、教学性、可聚合、可共享、可搜索、兼容性、灵活性和目标指向等显著特性[25]。
有关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活动整合应用研究的文章
学习活动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学习活动的设计、监控、管理和评价等研究和开发的系统,它以数字化学习为中心,通过教育技术标准为学习者提供可重用的学习资源,通过学习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主动的学习环境,很好地解决了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教学设计思想的共享问题,实现了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和离线自主学习的结合,以及对学习活动的设计、管理和重用。②学习资源的粒度和有效组合问题。④缺少学习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的共享策略。......
2023-11-07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的主要方法1.基于OPAC系统的整合OPAC即联机公共检索目录,是一种通过因特网对馆藏资源进行检索的工具,也是读者查找图书馆资源的主要途径。导航整合通常只能提供数字资源的浅层次服务,不能提供其表达主旨上的服务。因而导航形式的资源整合是数字资源整合的过渡期。(二)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的技术1.分类技术智能自动分类。......
2023-10-02
工作流引擎流程图设计器Activiti-Modeler中绘制学习流时,会生成相应的*.Bpmn20.xml文件以及流程图.png流程图图片,流程设计器如图5.18所示。实例化中,首先调用工作流引擎获取流程xml文件,读取文件内容,获取流程定义;然后调用流程中的任务,获取任务以及相关的任务属性。在教师角色在流程设计工作区中完成学习流创建,成功部署到系统中启动后,学习者可查看与之相关的任务。结束事件为活动结束时监听到的事件,而进行事件为流程进行中和网关发生时的事件。......
2023-11-07
本研究中,可重用学习对象是围绕特定学习目标组织实施的,可重用学习对象间的结构分析可以围绕其对应的学习目标进行。如图4.13所示,G 1—G 7为7个可重用学习对象对应的学习目标,通过目标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感到,目标G 1的达成需要的基础目标是目标G 2和G 6,在目标G 2和G 6达成之前,G 1不能实现,那么将目标G 1称为目标G 2和G 6的高级目标,目标G 2和G 6为G 1的低级目标,目标G 1与目标G 3和G 5之间有形成关系。......
2023-11-07
图4.9面向学科的可重用学习对象的层级结构课程的构建课程可以看作教学应用中包容度最大的可重用学习对象,它的组成如图4.10所示。图4.12课堂对象的组成结构图概述是课堂级可重用学习对象的必选组件,表4.2就其各部分的组成进行举例说明:表4.2“概述”的制作课堂总结是课堂内容和评估之间的过渡,它的作用是结束课堂。表4.3“课堂总结”的制作主题级学习对象的构建主题是一独立的信息模块,围绕单个学习目标进行组织。......
2023-11-07
结合国内外组织机构以及企业组织围绕学习活动领域开展的典型项目和调查研究,下面对学习活动设计的几种模式进行探讨[13]。基于教育学视角的设计模式基于教育学视角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式研究典型案例包括CSALT、CANDLE、DIALOG PLUS、LADIE和X4L等项目[14]。LADiE项目在Dialog Plus Project研究基础上,应用“自顶向下”和“自下而上”的途径,实现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LARM重点描述学习活动设计的活动发生背景、教学方法及学习者和教师需要进行的任务。......
2023-11-07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学习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无拘无束,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必须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启发思考”环节中,教师根据创设好的情境,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形成初步的学习计划方案,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作用可以在这一环节弱化显示。移动学习的进行完全依赖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成为移动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2023-10-02
本章首先梳理相关文献,总结研究成果,厘清研究问题的起点,说明本研究的价值及必要性;其次,结合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工作的优势与不足,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最后,阐述研究组织结构和思路。第五章,学习活动对象及编排策略研究。第八章,网络与校本研修混合培训活动设计及应用案例。本章指出本课题主要的研究结论和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探讨和展望。图1.2研究内容的组织结构图......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