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育信息资源分类及应用

教育信息资源分类及应用

【摘要】: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规范》对教育资源分类方法、属性标注、资源管理系统开发等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规范》定义了教育资源的基本类型,包括九种类型,分别是媒体素材、试卷、试题库、课件、网络课程、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

教育信息资源(以下简称“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由于教育资源建设的部门、标准和领域等不同,出现了大量低水平、不同标记方式、不同属性的教育资源,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利用率低下,难以有效共享和重用。2000年开始,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开展制订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资源的开发者提供一致的标准或规范,为实现教育资源区域内、系统间的广泛共享提供技术保障,并为使用者对教育资源的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提供支持。

《规范》定义了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概念模型,用于定义教育资源实例的结构[22],并借助“学习对象元数据”描述教育资源。《规范》对教育资源分类方法、属性标注、资源管理系统开发等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教育资源描述实例能在各种不同的学习系统中使用,如管理、定位、评估和交换等。

《规范》从用户的角度定义了素材的属性标注方法,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规范了属性的数据类型及词汇表。资源的属性可以作为资源库管理系统中数据表定义的直接依据,也可以采用XML描述用于系统间数据交换的基础,如试题的属性“难度”、“区分度”、“题型”等。同时,《规范》从管理者的角度定义了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系统架构以及系统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共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严格遵守的必须数据元素、作为参考的可选数据元素和针对资源特色属性的扩展数据元素。

图2.1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本结构

必须数据元素(LOM核心集)(www.chuimin.cn)

这类数据元素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中的必须数据元素一致。它是任何类型的资源都必须具备的属性标注。开发者应严格遵循。

扩展数据元素(分类属性)

分类扩展集根据每类资源各自的特点,提供了资源的分类属性。

可选数据元素

这类数据元素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中的可选数据元素一致,在对资源进行属性标注时可根据用户需求和开发者自身的工作过程作为参考属性有选择地使用,如果本规范没有推荐的属性取值,要求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的取值相一致。

《规范》定义了教育资源的基本类型,包括九种类型,分别是媒体素材、试卷、试题库、课件、网络课程、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其中,媒体形式可分为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