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研究,总结研究成果与组织结构

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研究,总结研究成果与组织结构

【摘要】:本章首先梳理相关文献,总结研究成果,厘清研究问题的起点,说明本研究的价值及必要性;其次,结合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工作的优势与不足,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最后,阐述研究组织结构和思路。第五章,学习活动对象及编排策略研究。第八章,网络与校本研修混合培训活动设计及应用案例。本章指出本课题主要的研究结论和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探讨和展望。图1.2研究内容的组织结构图

本书的研究工作建立在教育人文社科规划项目“E-learning中学习活动与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及应用研究”(No:11YJA880065)、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项目(No:NCET-13-081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No:2015BAK03B03)等基础上,研究成果是这些项目工作总结的一部分。本书共分九个章节,其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梳理相关文献,总结研究成果,厘清研究问题的起点,说明本研究的价值及必要性;其次,结合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工作的优势与不足,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最后,阐述研究组织结构和思路。

第二章,学习活动与教育资源整合研究基础。本章主要阐述教育资源的内涵及特征;介绍国际上相关的数字化学习标准,重点阐述学习对象元数据、内容包装和教育资源建设技术等规范;分析学习设计规范的特点、信息模型及其应用的方法,梳理学习设计、学习资源相关标准间的关系和特征。

第三章,RLO-RAO整合应用模型。本章借鉴积件、学习元、学习对象等设计理念,提出RLO-RAO整合应用模型,为学习内容个性化、适应性学习奠定基础;提出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分层设计框架结构,有助于解决资源粒度与教学情境描述及教育资源分类之间的矛盾;采用标准化方法,探讨RLO-RAO整合应用模型的描述机制。

第四章,可重用学习对象构建及组织策略研究。本章以应用为导向,从知识分类、测评等多维度上精细化设计可重用学习对象,着力解决对象颗粒度、教育特性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探讨可重用学习对象构建策略,分析面向学科的可重用对象的层级结构,探索可重用对象的创建方法和过程。

第五章,学习活动对象及编排策略研究。本章研究基于工作流引擎Activiti的学习活动编排系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实现,探索学习流模型及学习活动对象编排策略,设计并实现基于工作流引擎Activiti学习活动编排系统。

第六章,学习活动设计方法及应用。本章分析学习设计标准和架构;梳理学习活动设计理论基础,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从活动理论视角分析了学习活动的设计模型,剖析学习活动管理系统的特点分析及应用。(www.chuimin.cn)

第七章,学习活动与教育资源整合应用策略。本章对学习活动的粒度、学习活动与资源及环境整合应用效果等开展研究,重点在于:学习活动与资源整合应用模式研究、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研究、PBL模式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及案例、活动理论指导下的MOOC学习活动设计等。

第八章,网络与校本研修混合培训活动设计及应用案例。本章针对非学历教育中存在的在线学习与实际应用难以有机融合问题,探索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混合培训活动设计策略和方法;重点探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特征,提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设计模型及应用案例,探索网络研修活动社区构建方法。

第九章,回顾和总结。本章指出本课题主要的研究结论和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探讨和展望。

本书组织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研究内容的组织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