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爆破施工安全技术-建材与水利工程施工

爆破施工安全技术-建材与水利工程施工

【摘要】:实施爆破工程,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工作,从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到施工中的装填、起爆和销毁均应严格遵守各项爆破安全技术规程,并从组织、制度、操作和教育等各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炸药与雷管(导爆索)须分开贮存,两库房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有关规定。

实施爆破工程,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工作,从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到施工中的装填、起爆和销毁均应严格遵守各项爆破安全技术规程,并从组织、制度、操作和教育等各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安全。

(一)爆破器材的运输和保管

(1)爆破材料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相对湿度不大于65%的仓库内,库内温度应保持在18~30℃;周围5m内的范围,须清除一切树木和草皮。库房应有避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库内应有消防设施

(2)爆破材料仓库与民房、工厂、铁路、公路等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炸药与雷管(导爆索)须分开贮存,两库房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有关规定。同一库房内不同性质、批号的炸药应分开存放。严防虫鼠等啃咬。

(3)炸药与雷管成箱(盒)堆放要平稳、整齐。成箱炸药宜放在木板上,堆摆高度不得超过1.7m,宽不超过2m,堆与堆之间应留有不小于1.3m的通道,药堆与墙壁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3m。

(4)施工现场临时仓库内爆破材料严格控制贮存数量,炸药不得超过3t,雷管不得超过10000个和相应数量的导火索。雷管应放在专用的木箱内,离炸药不少于2m的距离。

(5)爆破器材在运输中不许抛掷、撞击,禁止接近明火。炸药与起爆材料应分开运输。

(二)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工程中产生的危险因素有飞石、爆破地震和爆破空气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危险区的范围界限,即是通过对这些破坏作用的安全距离的计算来确定的。

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目前,国内外爆破工程多以建筑物所在地表的最大质点震动速度作为判别爆破震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标准。通常采用的经验公式为:

式中 v——爆破地震对建筑物(或构筑物)及地基产生的质点垂直震动速度,cm/s;

K——与岩土性质、地形和爆破条件有关的系数,在土中爆破时,K=150~200,在岩石中爆破时,K=100~150;

Q——同时起爆的总装药量,kg;

R——药包中心到某一建筑物的距离,m;

a——爆破地震随距离衰减系数,可按1.5~2.0考虑。

观测成果表明:当V=10~12cm/s时,一般砖木结构的建筑物便可能破坏。

2.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

式中 RK——爆破冲击波的危害半径(m);

KK——系数,对于人,KK=5~10;对建筑物要求安全无损时,裸露药包KK=50~150,埋入药包KK=10~50;

Q——同时起爆的最大的一次总装药量,kg。

3.个别飞石安全距离Rf

式中 n——最大药包的爆破作用指数;

W——最小抵抗线,m。

实际采用的飞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下列数值:裸露药包300m,浅孔或深孔爆破200m,洞室爆破400m。

4.爆破毒气的危害范围

在工程实践中,常采用下述经验公式来估算有毒气体扩散安全距离Rg

式中 Rg——有毒气体扩散安全距离,m;

Kg——系数,根据有关资料,Kg的平均值为160;

Q——爆破总装药量,t。

对于顺风向的安全距离应增大一倍。

(三)爆后安全检查和处理

(1)爆破后,爆破员必须按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点,检查有无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瞎炮等现象。(www.chuimin.cn)

(2)爆破员如果发现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瞎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标志。

(3)只有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经当班爆破班长同意,方准人员进入爆破地点。

(4)每次爆破后,爆破员应认真填写爆破记录。

(四)瞎炮及其处理

1.瞎炮含义

通过引爆而未能爆炸的药包,称为瞎炮。主要因爆炸器材失效、操作技术错误或起爆电流不足等引起。处理之前,必须查明拒爆原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慎重处理。

2.产生瞎炮的原因分析

(1)火花起爆法产生瞎炮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导火索、雷管贮存、运输或装药后受潮变质,导火索浸油渗入药芯造成断火。

2)起爆雷管加工质量不合格,造成瞎火。

3)装药、充填不慎,使导火索受损,或使雷管与导火索拉开。

4)点炮时漏点、带炮等。

(2)电力起爆法产生瞎炮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采用过期变质的电雷管。

2)爆破网络有短路、接地、连接不紧或连接错误;电雷管电阻差过大,超出允许范围;在同一电爆网络中采用不同厂不同批的电雷管。

3)爆破工作面有水使雷管受潮(纸壳电雷管和秒差电雷管的可能性更大)。

(3)导爆索起爆法产生瞎炮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爆破网络连接方法错误。

2)导爆索浸油(如在铵油类炸药中)渗入药芯则产生拒爆。

3)导爆索受潮,起爆量不够。

4)充填过程中导爆索受损或落石砸断。

5)多段起爆时,被前段爆破冲坏。

(4)导爆管起爆法产生瞎炮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产品质量不好产生拒爆。

2)对该系统的性能不了解、漏连等而产生拒爆。

3)起爆网络连接不好和施工中应注意问题没做好而引起的拒爆。

3.处理瞎炮方法

发现瞎炮后,应立即设置警示牌,附近不得进行任何与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瞎炮一般由原装药爆破人员当班处理。处理胶质炸药时,必须考虑其不安全因素,更要小心谨慎。

(1)重爆法。瞎炮系由于炮孔外的电线电阻、导火索或电爆网(线)络不合要求而造成的,经检查可燃性和导电性能完好,纠正后,可以重新接线起爆。

(2)诱爆法。当炮孔不深(在50cm 以内)时,可用裸露爆破法炸毁;当炮孔较深时,距炮孔近旁60cm处(用人工打孔30cm以上),钻(打)一与原炮孔平行的新炮孔,再重新装药起爆,将原瞎炮销毁。钻平行炮孔时,应将瞎炮的堵塞物掏出,插入一木棍,作为钻孔的导向标志。

(3)掏炮法。可用木制或竹制工具,小心地将炮孔上部的堵塞物掏出;如系硝铵类炸药,可用低压水浸泡并冲洗出整个药包,或以压缩空气和水混合物把炸药冲出来,将拒爆的雷管销毁,或将上部炸药掏出部分后,再重新装入起爆药包起爆。

在处理瞎炮时,严禁把带有雷管的药包从炮孔内拉出来,或者拉动电雷管上的导火索或雷管脚线,把电雷管从药包内拨出来,严禁掏动药包内的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