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巴乡文化:喜丧风俗的独特魅力

巴乡文化:喜丧风俗的独特魅力

【摘要】:巴人的生死观与汉人是不同的。人们以歌当哭,以乐志哀,以舞寄情,形成哀而不悲,丧而不痛的氛围。所谓喜丧就是丧事当作喜事办,而且要办得热热闹闹的,叫闹丧。假如亡者父母尚在,除非有儿女抱灵牌,否则是不能闹丧的。闹丧,主要包含打丧鼓、跳丧舞和绕棺三个部分。丧事喜办,也正体现了巴人对待死亡朴素的辩证观念。

巴人的生死观与汉人是不同的。他们认为人死了以后,是去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了,所以通常会表现为送死如送生。一家有人过世,众乡邻不必相请,都会主动赶来帮忙。通宵不眠,称为伴亡,即陪伴亡者。

人们以歌当哭,以乐志哀,以舞寄情,形成哀而不悲,丧而不痛的氛围。凡是这种丧事通常为喜丧,也就是白喜事。所谓喜丧就是丧事当作喜事办,而且要办得热热闹闹的,叫闹丧。加之还要跳丧舞,所以又叫跳丧。川东鄂西的土家族至今还保留着跳丧的习俗。

闹丧既然是欢欢喜喜办丧事,热热闹闹陪亡人,所以只有走顺头路,即寿终正寝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跳丧。假如亡者父母尚在,除非有儿女抱灵牌,否则是不能闹丧的。

闹丧,主要包含打丧鼓、跳丧舞和绕棺三个部分。也就是说,跳丧不仅要有鼓乐、歌舞,还要有一个仪式。所谓的绕棺,通俗地讲就是绕棺而歌,类似于挽歌。歌唱的内容丰富而多彩:有歌颂先民们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的;有歌颂祖先落籍创业的;有歌唱图腾崇拜、捕鱼射猎的;有歌唱生产生活的;有歌唱风土人情的;有歌唱姓氏族史的;有歌唱亡者生平事迹的;还有说书讲古的……不一而足。

另:(www.chuimin.cn)

历史上的巴人虽迭遭战乱,频繁迁徙,历经坎坷,但他们从来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对未来始终有着美好的憧憬和不懈的追求,从而养就了他们乐观豁达的民族心性和民族气质。丧事喜办,也正体现了巴人对待死亡朴素的辩证观念。

隋书·地理志》:“始死,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箭扣弓为节。其歌词说平生乐事,以至终卒,大抵亦犹今之挽歌。”

《蛮书》:“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白虎之后也……初丧鼙鼓以为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

《方舆胜览》:“白虎人事道,蛮蜑人与巴人事鬼。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