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竹枝歌:巴渝辞的文学艺术形式

竹枝歌:巴渝辞的文学艺术形式

【摘要】:竹枝,词牌名,又名巴渝辞、竹枝词、竹枝子。因唱词中反复使用竹枝二字作衬词,所以又被称为竹枝歌。唱竹枝这种歌唱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很快就赢得了世人的青睐,成为人们所共同喜爱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太平寰宇记》:“巴之风俗……男女皆唱竹枝歌……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歌为乐。”

竹枝,词牌名,又名巴渝辞、竹枝词、竹枝子。

唱竹枝,是巴人特有的一种歌谣形式。因唱词中反复使用竹枝二字作衬词,所以又被称为竹枝歌。

唱竹枝这种歌唱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很快就赢得了世人的青睐,成为人们(包括文人墨客)所共同喜爱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刘禹锡,除了留有“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句外,还记录和仿作了十一首《竹枝词》,至今流传不衰……

另:

刘禹锡《竹枝》:“杨柳青青(竹枝)江水平(女儿),闻郎江上(竹枝)唱歌声(女儿)。东边日出(竹枝)西边雨(女儿),道是无晴(竹枝)却有晴(女儿)。”(www.chuimin.cn)

白居易《竹枝》:“巴东船舫(竹枝)上巴西(女儿),波面风生(竹枝)雨脚齐(女儿)。水蓼冷花(竹枝)红簇簇(女儿),江蓠湿叶(竹枝)碧凄凄(女儿)。”

皇甫松《竹枝》:“槟榔花发(竹枝)鹧鸪啼(女儿),雄飞烟瘴(竹枝)雌亦飞(女儿)。木棉花尽(竹枝)荔支垂(女儿),千花万花(竹枝)待郎归(女儿)。”

孙光宪《竹枝》:“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太平寰宇记》:“巴之风俗……男女皆唱竹枝歌……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歌为乐。”

《唐音癸籖·乐通》:“竹枝本出巴渝,其音协黄钟羽,末如吴声。有和声,七字为句。破四字,和云‘竹枝’;破三字,又和云‘女儿’。后元和中,刘禹锡谪其地,为新词,更盛行焉。”